摘 要:隨著社會進入信息化時代,信息技術的運用滲入到各行各業。小學數學教育中信息技術的運用也顯得越來越重要,因此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教學意義和運用策略成為了一大研究方向。本文即是從這些方面加以闡述,提出了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作用和對于信息技術的實踐運用提出了幾點實用的策略。
關鍵詞:信息技術; 小學數學; 實踐運用
信息技術的普及已成為了今后發展的趨勢,各行各業的創新模式改革都將離不開與信息技術的結合。當然小學數學教育也是如此,信息技術的運用已成為現在教育研究的重要研究課題。新課改要求下的教育模式是師生之間相互交流、教學相長的過程,所以如何運用信息技術快速、高效地傳播有效的信息,實現個性化的教學互動成為當下的重要問題。因此,難題的攻克會為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應用和實踐帶來巨大的教學好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學習效率還有利于學生綜合能力和信息素養的鍛煉。
一、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實踐的作用
一個新興事物的出現必然有它存在的價值,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育中有著不可估量的優勢,能夠為學生的學習帶來很多積極作用。
(一)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教學效率
數學的學習是需要有相當的縝密的邏輯思維去理解一些抽象的數學概念。不能夠理解其中推理樂趣的人是無法體會到學習的快樂的,所以傳統的教學模式顯得枯燥無味,會讓一些學生產生厭學的情緒,甚至最終徹底的放棄數學,這是我們所不希望看到的。但是有了信息技術的加入就會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這樣的情況發生,信息技術的運用將抽象的概念具體化,平面的東西立體化,給學生帶來全新的教學體驗。通過視覺沖擊等一些感官的刺激,會給小學生提起相當大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學生產生了求知欲,開始主動地探究不理解的問題,這也就間接的提高了學習效率。
(二) 優化了課堂教學環境,發散了學生的思維
傳統的教學方式基本只局限于老師口頭傳授,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難免壓抑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而通過信息技術加入一些圖片、視頻等等改善傳統的單調的課堂環境,將書本上的呆板的死知識轉化為生動的模型,課堂環境不會再顯得單調死板,學生可以在一個愉悅的學習氛圍下學習。同時老師還可以加入一些拓展的故事、知識等等,學生不僅僅學到了書本上的知識,還能夠深入的了解拓展的內容,加深了知識在大腦中的印象,鍛煉了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這些通過信息技術能夠很方便的做到。
(三) 鍛煉了學生的團隊意識、協作意識
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老師起到的只是一個引導作用,所以老師通過信息技術聯系實際設置一些與知識點有關的問題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展示出來,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相互討論、相互幫助,共同解決問題。這樣放任學生自由思考的方式不會限制他們天馬行空的思想,從小就培養起他們的創新思維。這樣既鍛煉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又鍛煉了學生的組織能力,團隊協作的意識也能夠慢慢的形成。
二、 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育中實踐的策略
既然信息技術的運用會給小學數學教育帶來如此巨大的好處,那么如何更為高效地實踐成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教育就是老師通過某種渠道向學生傳播信息,從而導致學生的思想和行為發生變化的過程。因此,老師應該從書本出發,找到應用信息技術的切入點,從而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的能力。
(一) 剖析課本與知識點相結合
教學的形式可以多樣化,教學的方法可以多元化,但是教學的內容一定是從書本出發的。老師首先要確保自己對書本有著深入的了解,才能夠深入淺出的為學生講解。在此基礎上將知識點與信息技術相結合,通過多媒體的方式為學生呈現出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學生容易接受的同時知識點也已在腦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例如在學習第五章三角形時,就可以找一些現實生活中學生們熟知的三角形的物體,例如自行車的前架、埃菲爾鐵塔的一些鏤空的構成形狀等等都是三角形,在學生觀看圖片的同時老師還能夠順勢介紹三角形穩定的特點,最后再向學生詢問三角形的周長、面積的算法,在學生思考后做出評價,再公布正確的計算方法,如此的教學模式會大大地提高學生們的學習效率。
(二) 以學生為主體創造活躍的課堂氛圍
老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理念,讓學生成為教學的中心。課堂上不再是一味地講解,學生被動的接受,告別死氣沉沉的課堂氛圍。利用多媒體向學生展示書本上的知識點,讓學生自己主動地實驗是否正確。比如在教授角的認識這一章節時,通過多媒體展示生活中的角,等到學生們理解教的概念后,老師在黑板上隨便畫幾個角,讓學生上來利用工具測量度數后轉換單位,接著讓下面的同學評判是否正確。
(三) 聯系實際布置課題鍛煉學生團隊協作能力
老師在給學生布置相關的問題時,要注意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系,太過高深的問題表述小學生無法理解,但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學生在理解方便的同時也會熱衷于解決類似的問題,因為類似的問題在生活中也會出現,學生們對能夠學以致用的知識會更加的有興趣,所以會主動的解決,提高了課堂的效率。例如在教授四則運算的時候,你如果只是枯燥的算術題,雖然你的初衷是為了學生能夠更快的掌握熟悉四則運算,畢竟熟能生巧嘛,但是學生對于枯燥的算術題實質上是排斥的,如果你將現實生活中的買菜融入到算數中,學生會感覺這樣的習題練習我能夠在平常的生活中運用到,能夠幫助爸爸媽媽在買菜的時候計算,他就會感覺很開心,對于習題也不會排斥。
總而言之,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育中的運用已經成為無法逃避的趨勢,而且它的作用也逐漸的顯現出來。老師要在這方面跟上時代,轉變傳統的教育理念,合理科學的實踐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根據出現的問題進行完善,讓信息技術的運用愈來愈趨向于成熟。老師要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呈現有趣的、富有挑戰性的教學內容,讓學生主動地通過信息技術來探究和學習書本上的知識點,同時要將教學內容與信息技術相結合,不能夠敷衍的只是形式上的重合,僅僅只是簡單的疊加從而忽視教學過程中的重點和難點,這會對學生的學習產生誤導,降低學習收益。
參考文獻:
[1]林永強.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實踐運用[J].教育,2016(3):00009-00009.
[2]韓亞金.淺談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赤子:上中旬,2015(3):111-111.
作者簡介:王小潔,陜西咸陽師范學院附屬中學(小學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