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數學計算是數學學習中的一大重點,并且也是我們教學中的難點。在實施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不少小學生在計算過程中屢屢出錯,有的是因為粗心大意,但也有的是對基礎運算定律掌握不牢,還有的是缺少一定量的計算練習,等等原因造成了如今計算教學進度止步不前的現狀。針對于此,本文提出培養小學生良好計算能力的教學探究,望對各位同仁有所幫助。
關鍵詞:數學教學;計算能力;培養策略
高年級的小學生,顯然他們已經具有了一定的數學自主認知能力,因此,在培養其計算能力的實踐中,我們應當注意學生自主學習興趣的激發和引導。小學生各種能力養成的基礎階段,更是黃金時期,如何做好計算教學的引導工作,就成為了我們每一位小學數學教師值得深入思考的問題。
一、 構建生活化教學場景,搭建數學教學的橋梁
小學高年級學生無論是在生活經驗或者是數學認知能力上都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我們的培養其數學計算能力的實踐中,便可以一改傳統枯燥的計算練習方式,轉而結合更多的有效教學策略,比如數學教學的生活化就是其中之一,并且此種教學理念在實踐中的體現也是較為常見的。通過構建生活化數學教學情境,我們可以在數學知識與具體生活場景之間架設相互傳遞信息的橋梁和紐帶,從而使小學高年級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更加簡單和便利,提高數學教學有效性。
比如,在教導學生學習重量單位的換算知識時,我們可以將生活中常用的稱量工具電子秤帶到課堂上,讓學生動手稱一稱雞蛋、大米、食用油等生活物品的重量,根據重量和單價之間的關系,計算出最終應當付款的總價。其次,我們還可以組織學生動手量一量生活中物體的長度,比如課桌的長和寬、教室的長和寬等等,繼而引導學生依據以往所學的平面幾何計算公式,計算出最終的面積,如此,通過構建生活化的數學課堂教學,可以讓高年級的小學生計算興趣濃厚,有效提升數學計算能力。
二、 強化學生基礎運算定律,夯實計算基礎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眾所周知,在數學計算的實踐中我們要遵守必要的規則,而這些規則其中就包括:乘法分配律、乘法交換率、四則運算法則、計算符號的優先性等等,這些都是在數學計算中,學生應當知曉的計算基礎,試想如果連基礎的計算規則都不懂的,那么其計算結果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又如何保證?因此,我們首先應當明確的是,強化高年級小學生的計算基礎,夯實計算定理、定律等十分必要。但是,數學運算定理具有一定的概念性和抽象性,因此,小學生是不容易理解的,假如再加上教師枯燥、單一的說課式講解,那么學生“不配合”的表現,自然也在情理之中,若想讓小學生對基礎運算定理有效強化,教師應當結合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比如,情境導入式、呈現算法、觀察比較、明確算理,鞏固算法等,讓小學生體驗從直觀到抽象的逐步演變過程,從而促使學生抽象思維能力提高,良好的心算模式生成。
三、 組織趣味課堂活動,點燃計算積極情感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筆者認為,在任何教育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我們都應當謹記這一點,不能讓學生成為學習的機器,而應當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觀感受,善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如此,這種基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教學方式,才能最終取得我們想要的教學效果,并且在學生的內心中也能形成最深刻的學習印象。培養高年級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點燃其計算的積極情感,我們可以借助課堂趣味性的教學活動。
比如,開展角色扮演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自由選擇合作的伙伴,一人扮演商場的顧客,另外一名學生扮演商場的收銀員,當顧客選擇完畢合適的商品后,就會去收銀臺結賬,假設在收銀機器故障的情況下,看小學生如何完成這一商品價格匯總的場景模擬,如此,不僅可以滿足小學生的表演欲望,更能大大提升課堂教學的趣味性,活躍課堂教學氣氛,更能鍛煉小學生的快速反應能力,實為一舉多得的教學方式,在培養小學生計算能力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靈活使用。
四、 勉勵學生養成習慣,時常練習數學心算
實踐證明,任何能力的培養都并非一日之功,而越是決定成敗的能力,其養成的時間也就越長,因此,在高年級小學生數學計算能力的培養實踐中,我們一定要尊重這一客觀事實。通過教導學生自我監督和教師客觀督促的雙向強化辦法,勉勵學生養成良好的數學計算習慣,“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良好的計算習慣其存在的重要性,就是當其他同學都在休息的時候,自己依然處于進步的狀態,那么可想而知最終良好的計算能力將花落誰家。其次,從心理學的角度來分析,習慣的養成還有助于鍛煉學生堅強、不屈、持之以恒的品質,助力學生在學習道路中走得更遠、更深。除此之外,長期的心算練習,還有助于開發小學生智力,提高學生計算的準確性和速度,在他人面前更可以表現出驚人的數學優勢。
具體的實踐方式,比如,數學教師可以每天在課堂上抽出1~3分鐘的時間,采用快問快答的方式檢驗學生數學心算能力。又如,教師還可以定期舉辦一些數學趣味計算比賽,鼓勵大量的小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計算練習中,提高小學生數學計算興趣,優化基礎計算教學,全面提高小學數學計算能力。
概言之,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我們應當重視學生計算能力的培養,因為計算能力的培養過程,有利于發散學生的數學思維、幫助其樹立遠大的學習目標、堅韌學生的性格和品質,讓高年級小學生順利進入下一個數學學習階段,并且能夠依靠自己的力量,在數學學習的道路中走得更遠。而我們作為數學教學的引導人,就應當積極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探究多元、有效的教學策略,進而提升小學生數學計算興趣,優化高年級數學教學。
參考文獻:
[1]魯學俊.小學數學如何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A].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年課堂教學改革專題研討會論文集[C].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研究中心,2016.
[2]彭欽,陳麗云.簡析新時期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計算、思維及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03).
[3]張金麗.如何提高小學高年級學生的計算能力[J].中國校外教育,2012,(14).
作者簡介:
余兆芬,現就職于福建省尤溪縣溪尾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