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生的身心都處于快速發展的時期,但是由于生理、心理發展之間的不平衡,導致他們在成長中會遇到很多問題。在這個階段,初中生的性格、品質等都基本得以定型,因此,初中教育階段的德育教育便顯得十分重要。作為班級的中心人物——班主任,更應該擔負起德育工作的教育重任,為初中生的健康成長做好充足的準備。本文我就從在教育工作中出現的管理案例來分析有效的德育工作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初中;班主任;德育
“學校像地,學生像種子,像苗;校領導、教師像農民,像園丁。”有一些班主任將德育教育看成是一門學科知識,在教學中沒有將德育教育與初中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與知識經驗結合在一起,直接讓學生們背誦中學生德育行為規范等文件,這種教條化的德育教育是無法對初中生的思想品德進行有效熏陶的。因此,初中班主任必須要調整自己的德育教學策略,幫助初中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下面,我就介紹一個真實的德育管理案例,并據此進行分析,總結合理的德育工作辦法。
一、 案例經過與分析
在《氧氣的實驗室制取與性質》這一節課中,我將6個學生分在一個小組,讓學生們開展探究性化學實驗。每個小組內都各有兩名優等生、中等生、后進生,其中有一個小組在做實驗的時候,發生了劇烈的爭執。原來,在實驗中,這個小組內有一名平常在化學學習中表現十分優異的學生在做實驗的時候,沒有考慮其他成員的接受能力與化學實驗水平,自顧自地在小組內完成了制備氧氣的實驗。其余的小組成員在這位同學結束實驗之后再在小組長的組織下根據實驗計劃開展實驗。但是,在老師結束學生實驗的時候,這個小組的其他同學由于那位優等生占用了一定的實驗裝置,所以并沒有按時完成實驗。于是,這個小組內部有一個學生十分不滿,在小組內抱怨了幾句,而這個優等生也毫無悔改之心,認為是其他組員“太笨”所以才完不成。因此,二人大打相向。
在事情發生之后,我將這個小組叫到了教室外面,讓小組長說出事情的發生經過,其余學生要對這件事情進行補充說明。在了解了事情的原委之后,我先讓此優等生向其他同學道歉,并嚴正地指出他的錯誤行為,一是不顧集體,過于關注自己的學習,不懂得主動幫助其他同學;二是出口侮辱同班同學,不懂得尊重他人。其次,我再讓與這個優等生起沖突的學生反思自己的言行是否得當,是否主動與這個優等生進行了溝通。然后,我針對小組長的失職進行了嚴厲的批評,因為他并沒有很好地處理組員之間的矛盾,在優等生占據實驗設備的時候也沒有以團隊名義加以阻止。最后,我讓這個小組全員反思了自己的行為,并對他們進行了集體主義教育,進行了團結友愛、互幫互助等品質教育。之后,我又與這個優等生進行了單獨地交流,著重指出了他漠視集體利益的問題,并且認真傾聽了他在做實驗以及事件發生時候的想法。這個學生向我認了錯,他說當時就是太著急,忙著做實驗,想珍惜有限的實驗時間,所以忽視了其他人的感受。至于后面說其他組員“笨”,是因為聽到同學說自己的不足的時候,有些惱怒。這個學生認真向我反思了自己的錯誤,并且保證一定會改正自己的錯誤。在之后的學習過程中,這個學生嘗試積極與其他同學互幫互助,努力融入集體之中,對于他的這個變化,我也認真表揚了他。
二、 案例反思
1. 堅持公平的教育原則
在上述案例中,我對每一個學生的不當言行都進行了處置,讓每個學生都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整個管理過程體現出了公平、平等、公正的原則,這本身便是德育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際上,現在有許多教師在德育教育中無法堅持公平,總是因為一名學生的成績過于優異就寬于對待,對成績不好的學生就如“秋風掃落葉”般殘忍,讓許多初中生心生不滿、怨恨,也有許多優等生在班主任長期的“特殊待遇”下逐漸產生了驕傲、自滿等優越感,總是看不起他人,同時也經不起失敗。為了提高班主任所開展的德育教育的實效性,我們就必須要保證教育的公平性,讓初中生的學習、品質、個性、道德等都能夠得到良性發展。為此,班主任要以身作則,以自己的言行舉止來對學生產生隱性的約束效果。另外,只有堅持公平的原則,教師才能夠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讓后進生也能夠在公平的管理中享受師愛,讓每一個學生都知道,班主任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學生,也不會因為任何一個學生的成績優異而另眼相看。這能夠加強班主任在初中生心目中的威信,讓初中生自覺改正自己的壞習慣。
2. 及時溝通,避免誤會
初中生在學校生活、學習中所發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德育教育的良好資源,但是,在事件發生的時候,相較于懲罰來說,班主任應該更為重視的是及時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事情的原委經過,避免產生誤會,削弱班主任的權威。在上述案例中,事情發生之后,我并沒有直接訓斥學生,而是先讓自己與學生都冷靜下來,讓學生們講述原因、經過,了解每個學生的想法。這就可以讓我判斷哪位同學應該負主要責任,其余同學在這起打架事件中又發揮了什么作用,避免讓學生“蒙受冤屈”。另外,也只有與初中生進行及時的溝通與交流,班主任才能夠了解學生們在生活中、學習中所發生的變化,了解學生們內心的真實想法,以便對癥下藥。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教育技巧的全部奧秘也就在于如何愛護兒童。”班主任是德育教育的一把手,必須要重視德育工作的重要性。為此,班主任應該要以身作則,堅持公平的原則,用民主、平等、公正等管理原則來影響初中生,以及時的溝通來了解學生的內心想法,了解學生們的變化,肯定每個學生的進步,讓每個初中生都具備真、善、美的品質。
參考文獻:
[1]賀藝.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實效性的強化策略[J].黑龍江科技信息,2013(11).
[2]陳建華.走進學生心靈,打開學生心扉——淺談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藝術[J].學周刊,2014(25).
作者簡介:
陳以聰,廣東省中山市小欖鎮華僑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