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海霞
摘 要:本文以使用PPT制作宣傳相冊這一具體教學活動為例,依托超星學習通平臺,探索實踐混合式教學模式在課前自主學習、課中探究學習、課后拓展學習3個階段的實際應用效果。教學實踐表明,該模式有效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極大地促進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關鍵詞:超星學習通平臺 混合教學模式 宣傳相冊
中圖分類號:G43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8(a)-0156-02
1 超星學習通平臺與混合教學模式
1.1 超星學習通平臺
超星學習通平臺是由超星公司推出的交互式信息平臺,融合了資源、課程、學習、測評、交互一體的學習移動終端,是面向移動終端的移動在線教學平臺,它具有通知、簽到、直播、投票、問卷、評分、主題討論等基本功能。教師運用平臺建立課程,上傳教學資源、發(fā)布學習任務,組織教學活動,獲取學習成果分析數(shù)據(jù),發(fā)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課前課后可運用平臺自主學習,完成學習任務,上傳學習成果。而課中階段學生以超星學習通平臺為載體,成為課程學習的主體,綜合評分數(shù)據(jù)動態(tài)展現(xiàn)自己的學習成果。超星學習通平臺拓展了教學時間的寬度和教學內(nèi)容的深度,具有較大的實際運用價值。
1.2 混合教學模式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何克抗提出:“所謂混合式學習,就是要把傳統(tǒng)學習方式的優(yōu)勢和網(wǎng)絡化學習的優(yōu)勢結合起來。也就是說,既要發(fā)揮教師引導、啟發(fā)、監(jiān)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與創(chuàng)造性?!?/p>
縱觀各家對混合式教學模式的理解,混合式教學模式并非線上與線下簡單的結合,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2.1 豐富的線上資源
線上資源是開展混合式教學的基礎,只有運用好教程、微課等資源才能實現(xiàn)傳統(tǒng)課堂中簡單易學知識點的前移工作以及后期教學內(nèi)容的深度拓展。在課前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學習超星學習通平臺上的基礎知識,每個學生帶著較好的基礎知識和不少疑惑進入課堂,從而保證了課堂學習的高效性。同樣,在課后階段,學生可以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反復學習,鞏固所學知識,特別是學有余力的學生可借助線上資源,探究深度,拓展學習。
1.2.2 趣味的課堂活動
通過線上學習學生僅僅掌握了基礎知識,課堂才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關鍵。眾所周知,高效的課堂離不開對教學活動的精心設計。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發(fā)現(xiàn),趣味的教學活動更有利于調(diào)動課堂氣氛,更易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超星學習通平臺活動庫中的選人、搶答等活動極大地增強了課堂的趣味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地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1.2.3 多元的評價方式
不論是線上學習還是線下學習,多元的評價反饋都是不可或缺的。通過評價反饋一方面師生能及時掌握學習效果,另一方面客觀的、可視化的多元評價還具有一定的學習激勵功能。通過評價反饋,促使教學更有針對性和目的性,教師明明白白教學,學生明明白白學習。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成績管理功能特別注重過程性考核,通過權重設置教學過程中各類活動的比重,實現(xiàn)評價的多元化。另外,通過超星學習通平臺積累的相關數(shù)據(jù),教師能很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以便更好地得出每個學生的綜合性評價。
1.3 建構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的實踐意義
總體來說,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已無法適應新時代的教學需求,教學方式的改革勢在必行?;旌鲜浇虒W的“線上”+“線下”模式,一改傳統(tǒng)教學中教師一言堂的現(xiàn)象,有效地實現(xiàn)了教學的互動,促使學生由被動學習向主動學習轉(zhuǎn)化。而超星學習通平臺為混合教學模式的實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建構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具有實際應用價值。
2 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
2.1 教材分析與設計
(1)課程分析。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與九年義務教育信息技術課程相銜接,立足職業(yè)學校學生生活經(jīng)驗以及現(xiàn)代社會和科技發(fā)展需求,以提高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為宗旨,以培養(yǎng)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設計活動、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為主要特征,是國家規(guī)定的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必修的一門文化基礎課程。
(2)教材分析。計算機應用基礎為中等職業(yè)教育課程改革國家規(guī)劃新教材,體現(xiàn)了以生為本、能力本位、行動導向三大理念。全書分為6個學習領域、37個學習項目,依照《大綱》要求,圍繞信息獲取、加工和交流,著力發(fā)展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和信息素養(yǎng)。以項目為載體,以問題為紐帶,引導學生做種學、學中做,在主動解決問題中建構知識、提升能力。通過觀察與評價、反思與探究、修正與完善等,引導學生在反思評判、問題解決和過程優(yōu)化中實現(xiàn)能力的發(fā)展。
(3)學情分析。授課對象是導游服務專業(yè)一年級的學生,他們活潑大方,樂于接受新鮮事物。知識儲備方面,他們已具有一定的PPT操作技能,但缺乏創(chuàng)新意識和設計意識。他們能進行一定程度的自主學習,但自主學習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高。
(4)教學目標。了解電子相冊的制作步驟;了解動畫效果的類型,并能為對象添加合適的動畫效果;能靈活設置動畫屬性;初步培養(yǎng)PPT動畫設計的創(chuàng)新意識;培養(yǎng)學生勇于創(chuàng)新,大膽設計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5)重點難點。重點是PPT動畫的設置;難點是PPT動畫的創(chuàng)意構思。
2.2 教學過程
2.2.1 課前階段
本階段的學習任務是讓宣傳相冊美起來,教師應用超星學習通平臺的通知功能發(fā)布任務書,制作微課資源《PPT制作電子相冊教程》上傳至超星學習通平臺。學生依托超星學習通平臺自主學習《PPT制作電子相冊教程》微課視頻,完成宣傳相冊的初稿,上傳至超星學習通平臺。學生查閱所有作品,借助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投票功能票選出最佳作品。教師批閱學生作品,查看投票結果,有的放矢,設計課堂教學。
2.2.2 課中階段
本階段共設計了3個環(huán)節(jié):第一環(huán)節(jié)是課前任務總結評價,教師使用超星學習通平臺發(fā)布討論話題——課前最佳作品好在哪兒?引導學生各抒己見,分析課前最佳作品,導入本課內(nèi)容——PPT動畫的設置。順理成章進入第二環(huán)節(jié)——讓宣傳相冊動起來。教師先首先引導學生自主探究“進入”“強調(diào)”“退出”和“動作路徑”4類動畫的不同之處,而后運用超星學習通平臺活動庫中的選人功能進行展示交流,總結強化知識點。通過這一環(huán)節(jié),學生了解了動畫的類型,掌握了動畫的設置方法,為自己的宣傳相冊添加合適的動畫。至此完成了本課的教學重點。趁熱打鐵,教師在超星學習平臺上上傳優(yōu)秀案例資源包,通過效果對比,推進第三環(huán)節(jié)——讓宣傳相冊炫起來。這一環(huán)節(jié)中,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動畫屬性對話框的設置,探究動畫效果的構思和設計。此外,超星學習通平臺上提供較多的動畫效果教程資源包,幫助學生發(fā)散思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點,大膽創(chuàng)意構思動畫,真正使自己的宣傳相冊炫起來。為更好地突破教學難點,本環(huán)節(jié)采用三人小組協(xié)作學習,構思動畫效果,增強宣傳相冊中的動畫效果,完成作品,上傳超星學習通平臺。最后運用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投票功能進行評價,票選出最佳作品,取長補短,不斷提高。
2.2.3 課后階段
學生繼續(xù)查閱超星學習通平臺中的優(yōu)秀案例資源包,賞析優(yōu)秀案例,擴展思路,完善作品。遇到問題可使用超星學習通平臺的討論或直播功能尋求同學或老師的幫助。教師借助超星學習通平臺的綜合評分功能把握學生的教學目標達成情況。
3 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的教學反思
本文探究的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貫穿課前、課中和課后3個階段,主要創(chuàng)新點在于以下幾個方面。
3.1 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教學資源庫的建設
傳統(tǒng)的計算機基礎課程教學普遍采用教師講解演示,學生模仿操作。這種教學方式下,學生知識點的遺忘率較高,往往學到后面忘掉前面,需要課堂上教師反反復復講解演示,學習效果不理想。本次教學在超星學習平臺中建立了各類學習資源庫,學生依托資源庫自主學習的同時還有效解決了學生知識點遺忘,教師反復講解課堂學習效率不高的問題。
3.2 學生依托超星學習通平臺完成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和合作學習
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學生照搬教師的操作步驟,機械完成學習任務,缺乏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的學習不知其所以然,缺乏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創(chuàng)造性不足。本次教學中課前的自主學習完成宣傳相冊的初稿、課中階段的自主探究四類動畫的不同之處、三人合作學習構思動畫效果,使宣傳相冊炫起來以及課后階段自主探究優(yōu)秀案例,擴展思路,完善作品。這些環(huán)節(jié)的設置旨在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體現(xiàn)教學活動中學生的主體地位。
3.3 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開展豐富的課堂活動
傳統(tǒng)的課堂較為沉悶單一,教師按部就班講解演示操作步驟,學生被動完成課堂任務。在課堂上學生興奮點不多,學習積極性不足。本次課堂教學中使用了超星學習通平臺的討論、選人、投票、直播等功能有效調(diào)用了課堂氣氛,特別是選人功能,通過手機搖一搖的方式進行選擇,增強了結果的不確定性,學生對此反應強烈,課堂氛圍達到頂點。
綜上所述,基于超星學習通平臺的混合教學模式的運用促使師生、生生間的溝通交流增多,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打破了學習時間的限制,使手機轉(zhuǎn)變?yōu)閷W習工具。本次實踐研究是《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方式改革的有益嘗試。
參考文獻
[1] 王志麗.基于超星學習通的《綜合英語》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J].遼東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121.
[2] 章悅.基于超星學習通的三段混合式教學模式的實踐研究——以孔徑測量教學為例[J].職業(yè)教育,2018(14):65.
[3] 曹峰,宋小紅.基于超星學習通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實踐——以《機械零部件繪制》課程為例[J].辦公自動化,2018(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