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曉靜
摘 要:目前我國的互聯網技術與計算機技術迅猛發展,從企業檔案管理的工作實際來看,互聯網技術能夠給檔案信息存儲、共享、查詢、利用等提供一定的便利條件。因此“互聯網+檔案”的概念由此產生,對此本文將對該理論條件應用進行全面的分析與討論,通過建設性的意見展出,以期給廣大企業或從業人員帶來借鑒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檔案”;檔案管理理論;實踐工作研究
企業的檔案信息資源對于其內部決策與文化建設都有著積極作用,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之中,通過對相關的業務、活動、研究等工作實際,經過文件檔案的形式進行存儲,能夠實現對企業發展回顧并展望未來的基本作用。而在現代社會的背景條件下,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將檔案信息資源進行電子化的存儲,建立目錄輸入系統有利于用戶檢索,就會改變以往的檔案管理工作的弊端問題,簡化必要的操作流程提升企業檔案管理部門的工作效率。其次從企業的資金投入或人力配置等方面來看,“互聯網+檔案”有助于企業合理配置勞動力,開展信息平臺建設并提升可靠性,對于企業來講也是控制運營成本的有利條件。
1 “互聯網+檔案”理論條件及其管理模式
“互聯網+檔案”的管理模式,其實就是企業在開展檔案管理工作期間,通過對計算機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的融合利用,將企業管理工作融合體現。這種管理模式對互聯網的發展要求較為明確,經過對合理利用,能夠將員工或企業的發展實況利用電子化的信息資源進行存儲,不僅僅是利用文檔內容,還包括錄音、圖片、音頻等形式,經過網絡化的管理以及信息存儲,能夠為有關工作人員查找、宣傳、管理等有關工作提供極為有利的基礎條件。這樣就能將實體檔案信息資源與電子檔案信息資源整合利用,拓展企業檔案信息資源的應用范圍,給企業帶來更加廣闊發展機遇。
目前我國國務院和其它政府相關部門,已經建立了國家政務信息化發展的計劃目標,這樣也就在檔案管理工作領域中率性施行與引導,尤其是國家領導人在提出互聯網+的戰略發展目標之后,很多社會產業或企業都看到了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所以檔案管理工作領域勢必要圍繞國家經濟建設與科技發展的總體目標,遵守檔案管理現代化、標準化的管理體系建設原則,開展技術產業革新的發展領域
拓展。
2 企業“互聯網+檔案”在實踐環節常見的問題
“互聯網+檔案”在我國推行的年份較短,而且這種檔案管理模式究其根本是需要在技術條件引導之下,經過長期的實踐摸索才能將企業發展的目標達成,拓展檔案管理的方式方法。而就目前的實踐工作而言,企業對檔案信息的現代化發展,在檔案信息轉化、補充、調整等方面還有這明顯的不足。由于企業內部的制度或管理手段應用形式還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就會導致核查工作落實不夠完善,甚至檔案信息資源失察同樣也出現失真的問題。“互聯網+檔案”模式需要加強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與開發,在檔案信息存儲以及利用期間,保證企業內部的信息資源有效性,以及相關工作的高效機制運行。
但實際上很多的企業在檔案信息歸類或匯總期間,缺乏管理機制依據條件,這樣電腦檢索檔案信息資源的效率也比較慢,企業管理工作人員在開展決策工作期間,由于不能及時獲取檔案信息資源,就導致檔案信息的利用率降低,限制企業檔案資源的文化傳承與引導的基本效果,對檔案資源的持續性利用帶來了極大的困阻。
3 企業“互聯網+檔案”應用的策略研究
3.1 重視檔案管理的信息化與自動化
企業檔案管理隨著計算機技術與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不斷提升,所以現階段的企業管理過程之中,開展信息化、自動化的檔案管理工作模式,是實現企業發展的必要條件。數字化的檔案管理有助于企業加快對檔案信息管理模型的建設,這樣管理工作人員就能指導有需要的企業員工多個角度的進行檔案信息檢索,這樣就會將檔案檢索的自動化目標完成。期間對檔案信息資源的搜集、存儲與利用都能流程化、規范化的進行。其次就是對于一些已經有發展歷史的企業來講,盡管員工的檔案、企業業務、決策規劃等都主要是以實體紙質資源的形式為主,但是檔案管理部門也應加強信息處理的有效性,為了體現個人的優秀管理水平與實踐操作的能力,首先是個人加強對相關專業書籍的學習,其次企業也可以適當的開展員工培訓或講座交流的活動,這樣就能保證企業在信息化的發展背景之下,員工能夠依據自己的技術水端,將檔案的裝訂、組卷、電子化、核對等工作根據不同的時間進行分類或排列,這樣就極大的方便了后期有關人員的查詢或利用檔案資源的基本效率。
3.2 建立檔案服務網絡化的系統
為了推動檔案管理部門的工作進展,開展數字化、網絡化的黨性信息資源整理,要求企業與檔案管理有關部門的緊密聯合。尤其是對于信息平臺建設期間,不僅僅要加強與用戶個人之間的協調與溝通,還要對上級檔案監管部門加強聯動,建立一種紙質與電子檔案信息雙向應用的管理模式,通過互聯網將檔案信息上傳或移交。其次就是要加強高層管理工作人員對檔案服務網絡化開展的重視力度,理清受眾或企業員工員工的基本訴求,全面提升檔案管理工作部門的團隊建設與工作效率,進而能夠發揮檔案信息資源的潛在價值。
3.3 強調檔案資源的替換、修正或補給
檔案管理工作加強實踐技術應用,需要企業對檔案管理部門的工作重視程度增加,因此對于檔案信息資源存儲,應該注意改變以往只利用紙質存儲的形式,而是經過搜集、整理、補充等各項工作的融合,實現對企業運營、科研、管理等方面的信息資源進行匯總以及分類的處理。由于這些最原始的數據信息能夠反映現階段的企業文化與內涵,所以“互聯網+檔案”模式之下,檔案管理有關工作人員,要注意加強對檔案資源的電子化的轉換,按照定期進行核實或補充歸類的作用,保證每月每周都能將電子檔案信息處理到位,后期經過其它部門的轉告與協調,改變員工對檔案信息資源的傳統認知。其次就是要加強對電子檔案信息數據庫的建設步伐,在開展有關管理工作期間,考慮對檔案編號的編寫以及員工生活實際的記錄工作同步進行,這樣就能保證對每一位服務于企業的員工進行較為完整、全面的信息積累,強調員工能夠在服務與企業的工作之中,獲得個人進步與發展的機會。對于企業的文化建設,可以利用檔案管理形式創新,并結合一個個階段性的企業管理文化理念,進而經過漫長的發展逐步確認。
3.4 加強電子檔案對企業文化發展的引導作用
經過實踐應用表明”“互聯網+檔案”是能夠依據檔案信息資源,給企業帶來文化建設的機會的,尤其是對優秀員工事跡記錄期間,每一個發展階段的貢獻員工都有著優秀的精神品質或專業能力,經過對其發揚或傳承的引導,那么企業的文化就能在良好氛圍或環境條件下“茁壯成長”。企業依據檔案信息資源,開展員工的宣傳教育工作,鼓勵老員工對新員工的幫扶與引導,這樣就能對一些技術應用持續下去。其次對于一些新員工來講,在開展業務培訓、企業文化、專業理論等實踐工作期間,企業的發展歷程與基本形象也就深深的印刻在員工的內心深處,長期的引導與鼓勵支持,必然能夠促進員工對企業文化的認同感,對增強員工的集體凝聚力與創新能力都有著莫大的幫助。
4 結束語
“互聯網+檔案”在企業單位中的實踐應用,需要企業重視對檔案管理系統的建設,經過對紙質資源與網絡資源的結合利用,加強網絡平臺的建設與維護,繼而給企業的發展與戰略性目標達成提供堅實的保障條件。
參考文獻
[1]唐春蕾.針對“互聯網+檔案”理論與實踐的三點思考[J].辦公室業務,2017(21):89-89.
[2]張延冬,蔣其祥.“+”檔案事業,還是“+”檔案產業——對“互聯網+檔案”的思考[J].蘭臺世界,2017(7):37-39.
[3]游成梅.“互聯網+”時代對高校檔案信息化建設的思考[J].城建檔案,2017(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