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華 蘇欣 羅勇
摘要:如何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充分發揮高校創業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高校創業教育的重點。本文從高校學生創業發展成長過程中的共性出發,將創業過程分為創業準備階段、角色適應階段、主動發展階段等三個階段,提出應根據創業學生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和需要,結合創業教育的激勵目標,遵循階段性、多樣化的原則,實施相應的激勵策略,并從情感激勵、環境激勵、物質激勵、目標激勵、評價激勵、發展激勵等六個方面對構建高校創業教育激勵模式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高校;創業教育;成長過程;激勵模式
在當前的高校,創業教育已經成為普遍趨勢,但仍然多集中于操作層面和技能層面,且往往流于形式,未能形成完善的創業教育激勵機制,不利于提升學生創業素養、促使創業教育向更深層次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構建能激發創業學生積極性、適合大學生創業團隊成長過程需求、滿足他們發展需要的創業教育激勵模式便顯得尤為重要。
一、 高校創業教育的激勵目標
其一,使高校創業學生個體積極性得到激發。高校創業教育激勵模式應當符合不同創業學生的不同需要,或同一創業學生或團隊成長過程中的不同階段的需要,進行有針對性、個性化的激勵內容及途徑。其二,使高校大學生創業團隊和諧發展。在創業的初期,創業的效果通常是不外顯的、需要集體合作的。通過有效的激勵,能促使大學生創業團隊積極向上,互幫互助,共同克服創業中的困難。高??筛鶕嶋H情況,實行創業導師制,對創業團隊進行一幫一、結對子的培養工作;也可以經常面向創業學生開辦創業指導班,搭建平臺讓創業學生可以和優秀企業家面對面交流,盡快成長;在理工科高校,還可以建立科研顧問導師團隊,發揮學校的學科優勢,將創業的方向引導到科研中去,與科研相結合。其三,使創業學生個人發展目標和高校創業教育目標相統一。創業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要求學生在大學階段通過接受創業教育,了解創業的基本規律和路徑,為未來的職業選擇或創業活動準備必要的知識、素質和能力,尤其是創新式思維能力?!蓖ㄟ^構建創業教育激勵模式,對創業學生進行激勵,一方面能幫助創業學生實現個人發展目標,使其能得到良好的發展;另一方面,也使學校的創業教育目標得以實現。只有二者統一,創業學生才會認同學校的創業教育,并積極響應,努力去規范自己的創業行為;高校創業教育才能真正達到培養創新型人才、緩解社會“就業難”形勢的目標。
二、 高校創業教育的激勵原則
在構建高校創業教育激勵模式時,應遵循以下兩個原則:1. 階段性激勵原則。高校創業教育激勵模式發揮作用的前提是要正確把握大學生創業每一階段的特點和需求,根據創業學生或團隊在成長過程中不同階段的特點和心理需求,建立動態的、階段性的、具體的激勵模式。2. 激勵方式多樣化原則。物質激勵主要滿足學生創業的資金需求;情感激勵、目標激勵、評價激勵和發展激勵主要滿足創業學生的尊重、成就、自我實現等高水平的需要,具有持續的內驅力作用;環境激勵能通過學校內外的環境保障,從政策、設施等各方面增加創業學生的滿意感。創業的大學生具有高成就需要,在創業過程中,他們希望擁有良好的創業環境、學習和培訓的機會,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創業潛力,取得被人認可和尊重的成果,獲得社會地位。針對這些需要,高校在制定激勵方案時,需要有針對地采取多樣化措施,滿足創業大學生的高成就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
三、 高校創業教育激勵模式的構建
(一) 高校大學生創業成長過程的特點及需求分析
高校大學生創業的成長過程,大致分為三個階段:創業準備階段、角色適應階段、主動發展階段。在創業準備階段,大學生有強烈的自我發展意識,但由于學校對學生創業意識和創業精神啟蒙不充分,高校的創業教育課程設置不科學、創業教育支撐體系不健全等原因,他們會感到困惑。在這個階段,創業學生的需求主要圍繞如何盡快確定創業方向、如何在學校的創業指導機構、創業導師等的幫助下盡快度過心理迷茫期,如何獲得家人朋友支持、課程培訓等精神支持,以滿足自己創業準備階段的需要。在角色適應階段,創業學生的創業參與意識強,創業信息來源較廣,他們的創業態度較為堅定,創業行為積極向上,進入創業角色的適應階段。在這一時期,創業學生的需要主要集中在如何在社會激烈的競爭中生存下來,如何獲得更好的培訓和交流機會,提升自己的創業知識水平,如何獲得校內外環境的保障,滿足創業發展的需要。在主動發展階段,創業學生的創業水平較為平穩,已經能運用知識對創業實踐經驗進行總結、概括并運用到后續的創業發展中,能將一定的創業價值觀和創業方法滲透到創業活動中,達到較好的創業實踐水平。這一時期中,創業學生的需要主要集中在如何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盡快在創業規模上有所擴大,實現自我實現和受人尊重的需要;如何在創業的道路上到達一定的高度,實現自己追求高成就的需要。
(二) 基于成長過程分析構建的高校創業教育激勵模式
在把握創業大學生成長過程特點和需求的基礎上,可以構建動態的、階段性的、具體的高校創業教育激勵模式。高校創業教育激勵模式對高校創業學生的激勵分為激勵措施和環境保障兩大方面,激勵措施主要為基于成長過程分析的階段性激勵措施,環境保障氛圍社會環境保障、學校環境保障兩部分。其中,構建高校創業教育激勵模式的核心是要確立高校創業教育階段性激勵的指導思想和工作重點,在不同的階段運用不同的激勵策略。也就是說,在創業準備階段,其重點是對創業學生進行情感激勵和環境激勵;在創業角色適應階段,針對其需求特點主要進行物質激勵和目標激勵;在主動發展階段,針對其特點和需求進行評價激勵、發展激勵。
1. 針對大學生創業準備階段的激勵策略
(1)情感激勵
情感激勵強調需要和情感之間合乎規律的聯系,通過重視人的情緒、情感,以尊重、信任、鼓勵為前提,激發人的積極性、肯定的情感和情緒。高校創業學生在創業準備階段,對精神滿足的渴望比其他階段更高,他們對創業的大環境、各項創業政策、創業的知識和技能還不太了解,處于心理迷茫期,急需學校老師和家人、朋友的幫助和支持。高校創業教育工作者應根據這個特點進行情感激勵,在開展創業教育活動之初即著重針對學生進行創業意識的啟蒙,通過豐富多彩的創業教育教學方式,采取活動開展、案例研究、混合討論、模擬創業等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活動,幫助學生確定創業方向、著手創業準備,讓他們了解學校對他們的期望和信心,滿足創業學生對歸屬感的心理需求。endprint
(2)環境激勵
環境激勵能通過學校內外的環境保障,從政策、設施等各方面堅定創業學生的創業決心,使他們對創業環境感到滿意。在高校中,一方面,高度重視創業教育,明確創業教育目標定位,注重創新創業精神的培養,注重強化學生的事業心和進取心,培養學生敢于嘗試的精神。另一方面,營造濃厚的創業校園氛圍,培養鮮明的創業文化,使學生認識到創業的深遠意義。此外,高校應設置完善的創業教育課程教學體系,分配合理的創業教育師資力量,鼓勵在校專業課教師進行創業教育研究,結合學科背景為創業學生提供知識、技術方面的指導和保障。
2. 針對創業角色適應階段的激勵策略
(1)物質激勵
創業本身能使創業學生感受到努力的喜悅、自我價值的實現,而創業所需的物質條件在考驗著創業學生的毅力。在實際創業的初期,創業學生對于資金、設備等的需求較大,物質激勵作用明顯。在此階段,高校應搭建有效的創業實踐平臺,提供相應的創業資金和創業場所,從物質上對創業學生進行保障。
(2)目標激勵
在創業角色適應階段,高校在實施創業教育時,根據不同學科專業創業學生的需求,根據不同的教育目標,通過針對性的目標激勵,可以提高創業學生的成就導向。對理論學習較為扎實的文科學生,提高創業教育層次,設置增強創業實踐能力方面的目標;對部分有較好創業的理工科學生,高校應注重培養學生將創意結合創業理念轉化為實物,進一步把專利技術產業化。在創業學生的能力范圍之內,運用弗魯姆期望理論,以最大限度地激發創業學生的創業動機,為實現創業目標而奮斗。
3. 針對主動發展階段的激勵策略
(1)評價激勵
設置科學的創業教育評價體系,加強目標實施過程中的信息反饋。在創業學生個體目標不斷實現的過程中,高校要適時地對創業學生取得的成績進行及時的評價和肯定,將目標實施過程中的效果反饋給創業學生,使他們關注創業的結果、效率和標準,并通過物質激勵和情感激勵相結合的方式積極加以強化,鼓勵創業學生的自信心和創造欲,同時及時引導與輔助創業學生制定、實現新的發展目標。通過評價激勵,高??蓪W生的創業成長過程進行全方位、全過程的關注,加速創業學生成才過程。
(2)發展激勵
在創業學生的主動發展階段,高校通過建設大學生創業教育基地,通過依托創新教育基地建設大學創業孵化園、產學研結合建設創業實踐基地、發揮高??萍紙@作用轉化創新教育成果等方式,為創業大學生的繼續成長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建設大學生創業教育基地,能“有效地跨越傳統的學術邊界,成為高校與外界聯系的橋梁”。這些平臺融合了校、企資源,可以為創業學生解決創業中的難題、提供創業教育實踐,還可以提供一系列的服務支持,從發展的角度,為處在主動發展階段的創業學生提供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創造更多的可能,使大學生創業擁有了更為廣闊的前景。
四、 結語
高校創業學生是思想活躍、接受新事物快、富有發展潛力的學生群體,他們大多具有創業上的自主要求,需要得到有益的指導和實際的幫助,有較強的成就需要和自我實現需要,但又局限于國內高校創業教育體系未健全的現狀,在自主創業過程中面臨較多的困難。創業教育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高校如何有效地實施創業教育,如何構建合理的創業教育激勵模式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高校需要結合本校實際情況,在正視創業學生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和需要的基礎上,遵循階段性、多樣化的原則,根據學生從創業準備階段到創業發展階段的特點,實施相應的激勵策略,逐步引導、培養創業學生,在實踐中構建最適合自身情況的創業教育激勵模式。
參考文獻:
[1]童曉玲.研究型大學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研究(博士論文)[D].武漢:武漢理工大學,2012.
[2]李雪華,蘇欣,羅勇.基于成就導向理論的高校創業指導激勵模式研究[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6):91-93.
[3]羅勇.理工科高校創業教育模式探索[J].教育與職業,2015,(05):115-116.
[4]紀玉梅.理工科高校創業教育模式的研究——以大連理工大學為例(碩士論文)[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2009.
作者簡介:
李雪華,蘇欣,羅勇,江蘇省南京市,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