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基岡+侯全會+朱龍英
摘 要:《汽車維修技術》課程是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的核心課程,打破傳統的理論+實踐的分段式教學模式,建立了理論、虛擬仿真、實踐一體化的教學模式,這種結合慕課和虛擬仿真實驗為代表“理虛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充分發揮了慕課與虛擬仿真技術的作用和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了教學質量。教學模式值得應用性本科院校推廣到其他課程改革實踐中。
關鍵詞:汽車維修;“理虛實”一體化;虛擬仿真
《汽車維修技術》課程作為培養與學習汽車服務工程的基本素質能力的主干課程,其重要性獲得一致公認,各院校依據其定位和特色對汽車維修課程的教學方法進行了相關探索與改革,形成了較成熟的教學思路與方法。由于汽車技術及市場的蓬勃發展,傳統的汽車維修教學模式難以適應汽修行業飛速發展帶來的新要求,開展汽車維修課程改革勢在必行。
一、 汽車維修課程教學現狀
1. 理論教學與實訓脫節
在傳統的汽修教學中,教師們注重理論講解,卻忽視理論和實踐的有機結合。傳統教學中教師為主導支配的地位,學生為從屬接受的地位,教學過程易形成定式思維。一般情況下,學生還沒完全理解理論知識,所以后期難以將理論知識與實訓操作內容相結合起來,后期實訓作業效果欠佳,傳統理論教學與實訓脫節,學生缺乏對汽修的學習興趣,教師也付出了教學精力,而教學成果卻難以提高。理論教學周期長、多學期,這容易造成學生在理論知識認知上缺乏整體性,缺乏邏輯性、系統性,浮于理論知識表面,研究深度不足。
汽車維修由不同的教師進行理論和實訓教學,教師教學方式不同,自成體系,這不利于學生形成系統知識,容易出現理論與實踐脫節,在目標、方法上不同的教師難以做到兩者完全融合,因此普遍存在教學邏輯混亂、內容不統籌的現象。
2. 教學資源不足
汽車服務工程專業較為側重實訓與應用,能夠做到理論與實踐兼具的教師較少,師資力量不足,教師實訓操作水平不高。教材的單一和固有化,陳舊、落后的教材已經不能適應汽車技術的發展。大部分院校受自身限制,實驗、實訓室建設落后于現代汽車技術發展等因素,導致新型實驗、實訓設備不足,例如駕駛輔助系統和新能源汽車技術設備,學生在實訓中獨自動手操作時間少,缺乏動手的機會,學習樂趣下降,導致實訓能力的培養受到制約。
二、 汽車維修“理虛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改革
針對汽車維修課程知識系統性強、技術復雜、新技術多的特點,我們按照理論教學、虛擬仿真演練與實訓操作相結合的一體化模式進行改革。主要分兩個方面,一是引入慕課(MOOC)和虛擬仿真技術;二是打破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的分段式模式,構建“理虛實”一體化的課程教學模式。
1. 課程改革亮點在慕課和虛擬仿真
本課題研究中,課程組聯合機械工業出版社,在“中國大學MOOC”平臺上推廣自制的汽車維修課程。課程組有著一支從企業專家到名師的跨界組合教師團隊。通過知識體系規劃—教學及課件設計—現場授課拍攝—后處理等步驟,將“零散化資源”整合成“系統化課程”,實現課程的“結構化設計”。課程取材于學校與企業,并融合慕課技術,縮小了目前學校教學與企業人才需求的差距,達到教師易教、學生易學的效果,如同一個“教學工場”型的綜合性實訓平臺。
汽車維修虛擬仿真軟件運用互動型三維虛擬仿真技術培養汽修技能。軟件特色:詳細、真實的汽車模型;直觀的零部件三維運動仿真;豐富、逼真的交互式原理動畫;特定的零部件裝配功能;多功能故障設置與檢測。汽修虛擬仿真實驗軟件集教、練、考三個功能于一體,極大地緩解了教學資源緊缺的壓力,有助于節約教學成本,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2. 課程改革手段是“理虛實”一體化
一體化教學就是將理論與虛擬仿真和實訓有機結合,是一種新型的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教學方式。一體化教學就是教師一體化,雙師型教師將理論教學與虛擬仿真和實訓教學結合在一起;教材一體化,知識體系將即理論與虛擬仿真和實訓結合在一起;教室一體化,三位一體新型教室將理論與虛擬仿真和實訓結合在一起。這種教學打破理論與實踐分階段模式,解決了兩者脫節的問題,減少理論與實訓知識的重復講述。一體化教學是以項目任務為載體,以模塊化教學為手段,以考核結果為目標,將理論知識、技能應用、情景展現、團隊合作精神融為一體,培養學生綜合職業能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達到更滿意的教學質量。
三、 汽車維修“理虛實”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應用
汽車維修“理虛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注重培養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以虛擬仿真訓練和實訓操作促進理論知識的學習,虛擬仿真訓練作為理論向實訓過渡的紐帶,整個流程實現了理論與實訓的緊密結合。如圖1所示,汽車維修課程教學過程分四個階段,前三個階段均
在三位一體新型教室進行,第一階段教師進行理論授課,以視頻講解、動畫演示等多媒體形式輔助理論教學。教師借助慕課平臺進行模塊化教學,學生可以在慕課平臺上預習、復習汽修課程,慕課還可以理論考核。第二個階段是汽修虛擬仿真操作,首先學生需詳細了解汽車零部件的檢修方法及操作步驟,然后分組在虛擬平臺上對汽車零部件進行檢修和拆裝操作。第三個階段是學生通過理論和虛擬仿真考核后進行實車和臺架總成維修實際操作,學生通過虛擬訓練對零部件原理、故障診斷、維修步驟產生一定認識后再進入實際操作階段,強化了動手技能。操作過程中發現問題再回到理論知識學習,找出原因,使理論學習與實訓操作相互促進和印證,實現在做中學,在學中做。第四階段是學生進4S集團企業汽修實習,培養學生汽修現場操作和應變能力,汽修實習由汽車學院與森風集團聯合實施。
“理虛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改變了傳統的汽修教學模式,教學模式變學生為主體,老師為引導。虛擬仿真的應用激發了學生的汽修學習興趣,企業實習考驗了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訓能力。虛擬仿真訓練融合到理論教學與實訓操作之間,實現“理虛實”一體化,保障了汽車維修的教學質量。
四、 結語
“理虛實”一體化的教學模式把汽修理論知識運用和實訓緊密結合,將虛擬仿真訓練融入到課程中,虛擬仿真軟件作為實訓前的準備和演練,為學生搭建了從理論到實際的橋梁,易學易用,是“理虛實”一體化教學思路的亮點所在,汽修實習為課程的真實企業情景檢驗。這種教學模式更能把空間和時間有效地利用,明顯提高教學效果,在應用性本科院校的同類型專業課程改革中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葉向群,王嬌君,單巖.“理虛實”一體化教學思路實踐[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7,34(5):1-5.
[2]王建峰,陳香香.仿真軟件在汽車維修實踐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6):135-137.
[3]王志剛,劉杰,閆雪艷.“汽車構造與拆裝”“理、虛、實”一體的課程改革探索[J].交通職業教育,2016,(4):44-46.
[4]柯玲,周春平.基于德國“雙元制”的理虛實一體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7,(17):54-58.
[5]謝三山,陳春霞,廖忠誠.德國雙元制對我校汽車維修類專業教改的啟示[J].成都電子機械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8,(2):40-45.
作者簡介:劉基岡,侯全會,朱龍英,江蘇省鹽城市,鹽城工程學院汽車工程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