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看圖寫話是小學生學習寫作的基礎。在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中,教師應當選擇恰當的圖片,激發學生看圖寫話的興趣,注意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教會學生更為科學的方法,同時嘗試著在教學中融入生活情境,讓看圖寫話真正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從而不斷地提升小學生看圖寫話的能力,讓看圖寫話與日常寫作相銜接,提高小學生的寫作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策略
看圖寫話能夠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引導學生提升觀察能力,并且從一種更為細致的角度將自己觀察到的內容有邏輯地寫出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小學生的寫作水平。特別是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看圖寫話從低年級開始存在,一定程度上伴隨著整個小學語文學習的始終。可以說看圖寫話教學效果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小學生對語文作文寫作的興趣,也關系著小學生寫作基礎的高低。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重視看圖寫話教學,采取更為科學的手段開展更受學生歡迎的教學活動。
一、 選擇恰當的圖片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高效地開展看圖寫話教學,首先需要教師注意選擇恰當的圖片。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結合小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本班學生相對感興趣的圖片,比如可以選擇學生喜愛的卡通圖像或者學生喜歡的運動項目。從而保證當圖片展示出來之后能夠引起小學生的注意。同時,教師還需要注意,所選擇的圖片上繪制的內容應當傳遞正能量,幫助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當近期發生一些國內外重大新聞時,教師可以與之相聯系,選取學生近期會感興趣的內容作為課上的圖片素材。
例如,教師可以對每次的看圖寫話教學內容作出分類。諸如可以多選擇一些卡通圖案,利用這些卡通人物向學生傳遞不同的信息,讓學生在觀察圖片的過程中寫出自己得到的信息。選擇學生喜愛的卡通人物,能夠讓學生更主動地去探究這些人物在圖片上的動作,并且結合自己對這些人物的了解,想象出與之相關的情節。這樣從學生更為感興趣的角度選擇圖片,同時結合小學生的年齡特點,選取其能夠理解的,對其成長發育有一定幫助的圖片,可以保證每次的看圖寫話教學一舉多得。另外,老師還要根據學生的理解能力來適當地選擇圖片,尤其對于低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還不能夠理解較為復雜的內容,所以老師必須要根據學生的能力進行選擇。對此老師可以選擇一些小故事的圖片,或者進行客觀描述的圖片,盡量減少過于繁復的圖片。
二、 注意循序漸進的教學
其次,教師應當注意循序漸進地開展看圖寫話教學活動,保證學生在每次上完課之后都能夠有所提升。針對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教師可以先要求其觀察畫面簡單的單幅圖片,讓學生從整體上觀察圖片之后能夠說全圖片上的內容,再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順序將圖片上的細節展現出來。而針對中年級的學生,教師就可以向其展示兩至三幅圖片,并要求其將這幾幅圖片聯系到一起,組成一個完整的小故事。高年級學生在觀察圖片時,教師就可以選擇一些與社會現實相關的圖片,可以是單幅,也可以是多幅,要求學生能夠從主到次地敘述圖片內容,并結合社會現實展開合理的想象,完成寫作。
例如,在針對中年級學生展開看圖寫話教學時,教師可以將《拔苗助長》《龜兔賽跑》等學生熟知的成語故事搬到課堂上來。但是需要通過圖片對這些耳熟能詳的成語作出改編,讓學生認真觀察,改編之后的圖片與學生熟知的成語故事有哪些區別,并且以這些圖片為基礎創作出新的故事。教師這樣做就能夠從易到難地開展看圖寫話教學活動,幫助小學生從不同的年齡段入手,有針對性地提升自身的看圖寫話能力,從而反哺于學生的寫作。另外,老師還可以利用一些繪本,來給學生進行適當的說話教學,首先老師選擇一些較為簡單的繪本,也就是每頁只有兩三句話的小故事繪本,讓學生反復的閱讀這些繪本,研究繪本中作者是如何描述圖畫中的故事的,然后老師再讓學生觀察無字繪本,先讓學生描述單張的圖畫,再讓學生描述整個繪本故事,從而讓學生循序漸進的進行寫話。
三、 嘗試融入生活情境
最后,在看圖寫話教學中,教師盡可能地融入生活中的情境,幫助學生認識到語文學科與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在日常生活中學生也能夠獲得語文知識與技能。為此,教師可以結合每節課不同的看圖寫話的主題,適當地選取一些與日常生活有關系的圖片,圖片中可以包含日常生活中學生熟悉的生活元素,或者與學生相對理解的日常生活的情景相關聯。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直接創設生活中常見的情景,并根據不同的情景展示不同的圖片,讓學生將之聯系到一起完成看圖寫話。
比如教師可以以“校園”為主題來展開看圖寫話教學,向學生展示幾幅日常生活中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可能發生的情景,讓學生指出這些情境中每個人的做法是否得當,并結合這些圖片以及自己對日常校園生活的理解,完成寫作。老師也可以給學生一些較為抽象的圖片,讓學生把這些圖片想象成生活中所遇到的事物,并進行寫話,這樣可以較好地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在此基礎上,學生的看圖寫話內容就能夠不僅僅局限于寫圖片之中,還可以聯系到自己的日常生活,讓寫作內容更加豐富。因此,教師在看圖寫話教學中合理地融入日常生活元素,將之與生活聯系到一起,可以讓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獲得一定的寫作素材,并在看圖寫話的訓練中獲得素材加工能力的提升,為其今后各方面的寫作做好準備。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看圖寫話教學中應用更為科學的手段,需要教師注意選取恰當的圖片,注意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同時在教學中嘗試著融入生活中的情景或元素。從而引導學生能夠將語文學習與日常生活聯系到一起,并在教師傳授的科學的看圖寫話的方法之下,不斷地提高自己看圖寫話的能力,再經過系統化的訓練,提升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參考文獻:
[1]王彩萍.借助美麗圖畫,讓小學生寫話五彩繽紛——淺談小學生看圖寫話訓練[J].語文知識,2017,(04):90-92.
[2]楊春容.依托繪本巧嫁接 增添寫話錦上花——小學低段看圖寫話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4,(10):16-17.
[3]王美青.小學語文低年級段寫話教學整合圖畫書資源的實踐探究[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4,(02):14-16.
作者簡介:黃金濤,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南靖縣龍山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