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英??
摘要:隨著現代化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已然進入了信息化的發展時代,許多電子設備都被廣泛地應用于人們的生活中,甚至許多企業都對應聘者提出了必須要具備相關的電子信息技術技能。而在我國的教育領域,許多教師也已經可以非常成熟地使用多媒體、投影儀等各種高新的教學輔助設備,由此便可以看出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在信息技術發展的大背景下高中學生的信息技術素養也日益被推上日程。本篇文章將從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中核心素養的培養視角出發,淺談如何利用核心素養的教學觀念來提升高中生的信息技術水平。
關鍵詞:信息技術;核心素養;形成策略;高中生;教學
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核心素養主要指的是學生應該要具備的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術思維,由于高中階段的學生學習任務較為繁重,再加上信息技術課程并沒有一定的考核標準,所以大多學生都覺得這是一門“可學可不學”的課程,甚至還有一些學生雖然都準時到機房上課,但是他們往往都是沖著玩游戲而來的,所以基本上他們很難真正地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和技能,那就更別說要提升學生的核心學習素養,為此我將在下文中提出相關的課堂優化策略。
一、 以有趣的任務引領學生核心素養的形成
因為受到應試高考的影響所以高中階段的學習氛圍是十分緊張的,在這基礎上教師要想吸引學生全身心地將學習心思放到信息技術學習中是十分不容易的。因此,要想更好地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階段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那么最重要的第一點便是要激發學生的信息技術學習興趣,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覺地提升高度的信息技術學習熱情,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信息技術課堂的教學效率,使學生們能夠真正地參與進來。在這基礎上,教師可以利用設計信息技術趣味學習任務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由此讓他們在有趣的任務學習情境中展開探究與學習。除此之外,在電腦十分普及的情況下大多數高中生都已經掌握了一些使用技能,像如何瀏覽網頁與保存圖片這些技能大多學生在生活中都已經掌握了,如果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還要重復講解的話無疑就是在浪費時間,甚至還會讓學生覺得信息技術完全是一門可以自學的學習科目,所以教師必須要在教學的過程中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借助任務情境來提高信息課堂的學習氛圍,以此引導他們在掌握教材學習內容的基礎上還能不斷拓展他們的學習知識面。例如,在“瀏覽網頁”和“保存圖片”這兩個章節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將兩個內容結合起來給學生布置趣味任務,如讓學生在教師所給的網頁中找到四張四個不同季節的相關圖片并保存下來,最先完成的學生可以獲得神秘獎勵。這樣的教學模式不但給學生營造了許多期待值,而且還在很大程度上調動了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使得他們以最好的狀態參與到競爭的學習情境中,以此提高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的學習氣氛,進而為培養他們的信息技術素養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
二、 以有效的合作引領學生核心素養形成
因為家庭條件的不同導致許多學生的信息技術技能也存在較大的差異,像一些家庭條件較好的學生,他們家里基本上都會安裝電腦設備,學生在平時的課余時間都會自主的對電腦設備進行操作和研究,而像一些家庭條件稍弱的學生,他們可能接觸電腦設備的機會相對來說較少,基本上只是掌握了十分簡單的基本操作技能。而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因為課時時間非常有效,教師根本不可能完全照顧到所有學習層次的學生,長時間下去很容易出現嚴重的學習分化現象。在這樣的教學問題下,教師必須要照顧到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才能借助個體的進步來促進班級整體學習效果的發展。在這基礎上,利用合作學習的方式,教師可以以“優勢互補”原則合理地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學習小組,讓學習基礎較好的同學來帶動信息技術學習較弱的同學,引導他們在相互幫助、共同進步的學習氛圍中展開高效的信息技術學習,使得所有的學生都能在信息技術課程學習中受益。例如,在學習“制作多媒體幻燈片”這一章節的內容時,教師可以在小組分配結束之后讓學生再組合自行進行任務分配,并在幻燈片中羅列出詳細的工作任務分配,如:哪一位同學負責幻燈片題材的選取,哪一位同學負責幻燈片中文字的制作,哪一位同學負責幻燈片中圖片的采用等等,這樣才能有效督促小組內所有的成員能夠更加積極地參與和完成自己份內的學習工作。除此之外,為了幻燈片能夠迎合小組內所有成員的意愿,他們還會因此而展開討論和溝通,由此使得學生能夠在傾聽他人意見、學習他人長處的基礎上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信息技術學習能力,并逐漸地在學習中樹立良好的信息意識。
三、 以成功的喜悅引領學生核心素養形成
學習成功的樂趣是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最有效的內推動力,當學生在信息技術課堂學習的過程中收獲了成功,那么便會使之樹立良好的學習自信心,使得他們能夠在愉悅的心情中感受到信息技術學習的趣味性并且越學越有勁,由此打從心底里愛上信息技術學科,這樣學生便會在學習的過程中自覺地形成良好的信息技術學習意識,自覺地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展開思考和探究,進而從根本上提高他們的信息技術核心素養。例如,學生往往對應試考試非常上心,在這基礎上教師便可以自行設置一定的考核標準,即在每學完一章節的內容之后便以實際操作的結果來給學生打分和選取每一堂課的“網絡小達人”,由此一來便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的操作積極性,使得理論學習與操作得以更好地結合起來。
四、 結語
總的來說,高中信息技術教學課堂的發展是完全符合現階段社會對我國人才需求的,在核心素養培養的過程中教師一定要積極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信息技術學習意識,并且引導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地發散自身的邏輯思維,以此幫助他們更快地掌握信息技術學習知識。
參考文獻:
[1] 中國教育技術協會信息技術教育專業委員會.《基礎教育信息技術課程標準(2012版)》.
[2] 張秀英.基于項目的學習(PBL)在我國中小學教學中的應用[J].甘肅科技縱橫,2005(04).
作者簡介:鄭英,福建省晉江市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