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職院校電氣類專業是當今培養電氣人才的重要渠道,對于電氣相關行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因此,中職學校應該加強對于電氣類專業教學方案的研究,培養適合企業需求的關鍵性人才,使院校電氣類專業教學質量得到進一步的提升。通過打造專業的教學團隊,培養高質量的人才,提高學生的就業率。本文就基于企業需求,進一步對于中職院校電氣類專業教學方式的改革進行探討。
關鍵詞:企業需求;中職院校;電氣類專業;教學改革
一、 引言
近幾年,電氣相關行業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相關技術的進步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反過來對于它們的發展也起到一定的輔助作用,形成一個良好的循環。因此,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也更加迫切,相關電氣行業迫切需要理念與實際操作能力并重、繼承與開拓并存的重要人才,特別是需要具有前瞻性、開拓創新精神的優秀人才,這就需要專業的人才后備中心——高職院校能夠做好本職工作,實行理論與實踐并行、研究與探索結合并具有創新性的教學方案。
二、 企業需求
(一) 規范操作理念
我國電氣相關行業的發展歷程過于短暫,很多方面不如國外發達國家,因此,在體系上存在較大的缺漏,需要后來人一一進行補足,從而使中國的整體實力實現較大的進步,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力。而在發展的最初,構成人員一般而言是沒有條件經歷系統性的學習的,經過較長時間的工作,相關經驗或許可以達到專精的程度,但是繼續進步的可能性已經大大降低。此外,也因為沒有經過系統性的學習,理論知識匱乏,遠遠達不到全能型人才的標準,已經漸漸地不適合現代化社會發展的節奏。所以,企業迫切需要經過全面、系統性學習的年輕化人才,只有這樣,才能夠適應企業的發展需要,為企業實行規模化、專業化的生產經營模式提供保證。
(二) 解決問題能力
學生經過中職教育往往能夠具備專業化素質,對于新知識的接收程度更高,學習能力更強,為企業發展現代化生產經營,研究先進的行業技術能夠提供有力的保證。這樣的人才,不但可以深入一線,帶動企業其他員工,豐富他們的理論知識,也可以補足技術崗位人才缺口,為新產品、新系統研究發揮作用,其創新性想法也能夠為研究團隊提供新的思路,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也能夠為企業發展注入全新思想。
(三) 團隊協作能力
當前,隨著電氣相關行業的大力發展,工作流程不斷地被簡化,被精細化,企業日常事務處理一般是由各個部門、各個團隊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因此,企業對于具有團結精神的人才更加重視。這樣,有助于企業形成新的向心力,對于企業的整體抗壓能力也是極大的提升,對于企業的長遠發展更具有重要的意義。過去單人單干的模式已經不適用現代企業的發展需求,因此,企業對于個人能否與團隊達成團結協作的模式以及其快速適應環境的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
(四) 開拓創新思維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我國電氣相關行業的重要性已經在不知不覺中被凸顯出來了,除了對于所有用電行業具有重要意義,也對人們的日常生活質量的提高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我國電氣相關行業急需較大的改變,通過創新性的發展,從而跟上世界的發展,適應國民的發展需要。所以,企業急需創新性人才,能夠為企業的未來發展方向提供一些前瞻性的建議,為企業相關產品的研發提供建設性的意見,進一步增強企業的綜合實力。
(五) 良好職業素養
社會的大幅度進步使人們忽視了對于精神文明的建設工作,忽視了對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在這種大環境下,促使人們價值觀發生極大的改變,從而對于自身的認識嚴重不足,無法適應從校園到社會的大落差,職業院校的畢業生沒有形成正確的擇業觀,在當前人心浮躁的社會難以實現就業。而企業需求的人才是在兼具高水平專業素養的同時具備一定職業素質的人才,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的正常發展和進步,保證企業永遠擁有較強的競爭力,保證企業的內部團結,形成良好的企業氛圍。
三、 教學存在問題
(一) 企業需求意識不足
現在很大一部分的中職院校并沒有深入意識到學生的課本知識、日常的教學內容是否能夠為學生的能力成長帶來實際性的幫助,為學生日后的就業帶來有效的作用,因為當前社會的大環境并不是很好,促使人心也變得浮躁,使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變得復雜起來。企業在錄用人員的過程中,首先注重的是這個人有沒有相關的經驗,他的學歷幾何。中職院校在學歷上并不占任何優勢,因此,有大部分的院校知識為了教學而教,沒有深入地探討符合企業人才需求的教學方案,學生出了校門,往往會遇到找不到工作的情況。
(二) 實踐操作存在漏洞
大部分的中職院校經常會因為種種原因,造成在教學的過程中只是照本宣科,實踐的內容幾乎沒有,造成了純理論的教學情況,這樣往往會造成兩種情況。一種是學生的理論知識很扎實,但是不會在實際工作中實現有效的運用,造成經驗的缺失,對于學生能夠迅速找到自己的工作定位造成負面影響;另一種,長此以往,理論知識得不到有效的運用,理論不能聯系實際,造成學生知識的選擇性遺忘,對于自身的認識往往也會出現偏差,增加就業的難度。
(三) 企業需求相關性差
在中職院校進行電氣類專業教學過程中,課本知識往往與企業如今實際情況都不符,學生一直在學習已經過時的知識,而這對于電氣相關行業后續發展要求并沒有起到應有的作用,因此,針對于這種情況,我們應該實時對于企業現如今的發展進行相關性的了解,在必要時列入教學內容,選擇性地進行灌輸,使學生們能夠及時地了解到現如今電氣相關性行業的發展情況,做到心中有數。如果沒有進行相關性的聯系,在一定程度上,學生也會漸漸地對此忽略,浪費學習知識的最佳時間。
(四) 基礎知識重視度低
電氣類的專業課程繁多,而學生在進入校園之前,并沒有相關性地進行學習,對于電氣類專業會有一定的陌生感。如果沒有對此進行一定程度上的認識,學習起來就比較吃力,長此以往,會對學習失去興趣,造成越來越難學的情況,后期的學習效果肯定要大打折扣。因此,對于中職院校的教學情況而言,這樣的情況是導致教學質量降低的重要因素,一旦不加以重視,會造成后期工作難以為繼。中職院校應該加大這方面的力度,注重基礎知識的教學,對于教學知識的系統化進行歸納總結,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系統思維。endprint
(五) 團隊協作培養缺失
中職院校是踏入社會的最后一個門檻,是企業關鍵人才的有力支持。中職院校學生偏年輕化,正值青少年時期,人格還沒有完全地建立,責任意識還沒有形成,因此,缺乏良好的協作意識,這一點并不符合現代企業的用人需求,在就業過程中會帶來較大的阻礙。而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卻沒有認識到這種問題的重要性,更沒有進行有效針對性培養,老師只是局限于講完課本知識,學校的教學工作部門也沒有對此重視,造成教學工作的不完整。學生沒有形成團結協作的能力,在實際的工作中,面對更加棘手、更加復雜的情況,就會漸漸地失去對自己的信心。
四、 教學改革探討
(一) 強化意識,明確企業需求
具備工學結合的意識是實現電氣類專業教學改革的重要前提,應該對此加深重視的程度,在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將其考慮進去。具體應該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改善教學的環境,讓學生將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起來,鞏固課堂知識,以加深教學的效果。第二,改善學生實習實踐的場所,按照以往的情況,學生只能自己找相關的企業進行實踐,但是這樣往往有較大的問題:一是,學生對于自身認識存在不足,找的工作不符合自己的實際需要,浪費時間;二是,現在的市場較為混亂,中職院校的學生年齡較小,對于社會認識不足有一定的危險性,這對于學生的安全有較大的威脅;其三,結合企業的發展現狀,對于教學課本及時地進行更新換代,以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
(二) 增強實踐,完善操作規范
實踐是教學工作的另一個方面,是教學理論知識的進一步鞏固,也是進行教學改革的必要步驟。進行實踐教學需要注意以下幾點。其一,灌輸安全操作的意識,安全是進行實踐教學最重要的保障,不管是在進行實踐教學的過程中,還是在實際的工作中,都需要加強安全意識,這是對于工作和自身負責的表現,也能夠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責任意識。其二,注意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對于實踐教學的工作,老師要提前做好準備工作,確保實踐的內容與理論緊密結合,加大對于實踐機會的利用,確保實踐教學的效果。其三,實踐教學操作規范性的指導,規范性、專業性的操作一方面能夠確保學生操作的安全性,另一方面要能夠確保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養成良好的操作習慣,能夠進一步地理解教學內容,加強對于自身技能的培養。
(三) 校企合作,提高就業導向
實行校企合作是當前中職院校培養人才,確保學生就業率非常重要的途徑。但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企業需要更加專業、具有更深層次理論知識的優秀人才來幫助企業實現技術上的突破,而中職院校提供的大部分的人才只能放到一線執行操作工作。而學校也應該正視這一點,加大合作的范圍,深化教學的模式,多實踐,進行專業型人才的培養,以適應企業對于人才的需要。在學生就業之前,實行具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幫助學生對于自身的優點和劣勢能夠有進一步的認識,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就業的難度,實現有效就業。
(四) 夯實基礎,提升綜合能力
電氣類專業綜合性和實用性并重。近年來,國家對于電氣相關行業也有許多的政策,因此,這類行業也被稱作是朝陽行業,由此可見,企業的發展前景非常廣闊,而這也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就業機會。行業在發展現有業務的同時,也在隨著相關技術、市場實際情況進行實時的調整,近幾年,更是研究出了不少的科技產品以豐富人們的日常生活,因此,對于專業人才的需求也就更加迫切。學校應該及時地認識到這一點,可以采用以下的幾點實施教學改革。其一,根據教材實施系統性的教學方式,以多樣性的教學方式,如實物教學、網絡教學等方式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地提升教學效果;其二,實行科學的考核制度,對學生日常的學習成果進行定時檢測、查漏補缺,以促進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五) 組織活動,培養團隊精神
學校是培養學生團隊精神的最佳場所,對于學生以后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從以下幾點來增強學生的協作能力,培養團隊精神。其一,在教學的過程中,實行分組管理,組織相關教學活動來增強學生的競爭力,以達到學生相互鼓勵、相互促進的效果。其二,組織實際的比賽,可以是理論式的,也可以是實踐性的,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合作完成,激發學生的好勝心,促進學生養成優秀的團結協作精神。其三,將電氣類專業以專業進行分組,制定合理的評比標準,增強學生集體榮譽感,促進學生合作意識的增強。
(六) 加強教育,注重職業素養
在這一方面,可以采用與企業合作的方式,加深學生與企業的聯系,組織參觀活動,進行實地實習,以增強學生對于職業的認知度,養成正確擇業觀,形成對自己明確的定位,以增加教學工作的效果,并在一定程度上為以后學生就業提供良好的機會,進一步提高電氣類專業學生就業率。
五、 結束語
通過對企業需求的探究,對于教學工作存在問題的分析,對于實現電氣類專業教學工作改進的建議,我們可以看出,電氣相關行業是現如今國家發展的重要性基礎行業,對于社會的進步,相關科技的發展,經濟的提升,國民生活質量的改善具有不可忽視的意義。因此,中職院校應該針對性地改革電氣類專業教學工作,為我國電氣相關行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堅實的人才基礎。
參考文獻:
[1]靳大立.基于企業需求探究中職電氣類教學改革[J].科技與創新,2017(5):127-127.
[2]李曉寧.由企業的需求來探究中職電氣類的教學改革[J].科技與企業,2013(4):228-228.
[3]孔方.基于企業需求探究中職電氣類教學改革[J].信息系統工程,2016(7):158-158.
[4]焦向軍.適應企業要求,改革電氣專業教學[J].教育,2015(23):117-117.
[5]劉西洋,許可,張野.卓越工程師背景下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教學改革[J].高教學刊,2016(12):144-145.
[6]肖俊明,李燕斌,王曉雷等.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卓越工程師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中原工學院學報,2013,24(6):55-57.
[7]張旭隆,王峰,曹言敬.新能源背景下“電機學與運動控制系統”課程教學改革與探索[J].中國電力教育,2014(32):89-90.
[8]李海波.職業標準引領下的專業核心課程改革探究——以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為例[J].安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4):74-77.
作者簡介:張秋懷,天津市,天津市經濟貿易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