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現如今我國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其宗旨是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而愛國主義教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中之重。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必須要貫穿到學生的日常教學中,實現學生課堂認知與思想觀念的同步發展。而作為中職語文教師,更應該身體力行,在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升學生的自身修養,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滲透;核心價值觀;策略
中職生大多是來自普通高中切線后剩下的生源,由于中職校生源緊張,到學校來就讀的學生,基本不要什么分數。因此這些學生基礎弱,學習習慣不好,成績自然就不理想,甚至有一部分學生染上了一些不良的行為習慣。另外,根據家訪調查也發現,許多中職學生由于父母常年外出務工,成了留守孩童,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導致這些學生的性格冷漠、孤僻,在思想道德上容易出現問題。因此,在中等職業學校加大思想教育尤為重要。而當前黨中央明確指出“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國民教育全過程”。與此同時,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三個層面中,公民層面“愛國、敬業、誠信、友善”與語文教學息息相關。隨著社會主義國家經濟轉型的需求,職業教育更應當培養出不但有高技術,而且有愛國、敬業等優秀品質的產業工人。作為中職語文教師,應該結合中職語文特點,在課堂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在中職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呢?語文教師應當結合當前中職學生的特點和學習需求,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學習知識過程中能夠順其自然的接受思想教育,從而逐步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一、 以語文教材為載體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新課程改革后,語文教材的內容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優化,其中不乏一些具有思想教育價值的優秀文章,對于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培養學生的奉獻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都有積極作用。教師在開展語文課文的教學時,要注重深入挖掘這些課文的內涵和價值,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愛國是學校教育永恒的主題。我在上艾青的《我愛這土地》這首現代詩時,由于這首詩寫于1938年抗戰時期,當時日本侵略者占領了我國大片領土,中國正處于民族危亡的緊要關頭,艾青滿懷對祖國的愛和對日本侵略者的憤恨寫下了這首慷慨激昂的詩。這對于處在和平年代,衣食無憂的學生來說根本很難感受到其中的情感。我采取創設情景的方法,通過多媒體播放抗日戰爭的影片,聽抗戰時期一些激發群眾抗戰熱情的演講,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當年的抗戰氛圍。然后讓學生說說自身的感受,教師介紹詩歌背景,再聽伴奏朗誦。在這些情景中學生們已經能夠深深地感受到詩人艾青的愛國情懷,此時當學生朗讀這首詩時已經熱淚盈眶了。在上《士兵突擊》(節選)這篇課文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播放相關的影視視頻,學生在觀看視頻的同時,能夠被許三多那種不怕犧牲、勇于奉獻的精神所感動,從而激發起學生的愛國熱情。
人無信不立,誠信是立身之本。作為語文教師應該認識到誠信教育的重要,自覺將其滲透到教育教學中去,落實中央精神。比如,在學習莫言《賣白菜》這一課時,作者莫言在算賬時對“刻薄”的老太太故意多算了一毛錢,結果被老太太發現,白菜被退回,母親一句“你今天讓娘丟了臉……”令人深思,也讓學生感受到人窮不能志氣短,再窮也需要真誠實在。在講授本文時,我沒有停留在課本,適時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讓學生從身邊抄作業,考試作弊現象開始,列舉社會上不誠信的現象,并在班上開展辯論會,形成了共識。在我的倡議下,班級建立了誠信墻,上面貼著有全班同學簽名的誠信宣言。這一課讓學生深刻的認識到了誠信的重要。
其實,中職語文課本中還有許多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素材,比如友善、敬業、感恩等等,這些都需要我們在教學中用心去思考挖掘,讓這些思想觀念在學生心中生根開花結果。例如,在學習《我的母親》與《合歡樹》時,讓同學們感受親情的珍貴,感受母愛的偉大,認識到做人要懂得感恩;在學習《好雪片片》時,讓學生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的友善,認識到人性的善良,不要被任何環境所淹沒。
二、 通過寫作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寫作是中職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每個學生必須具備的一項語文技能。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會不自覺地流露出個人的真實情感,表達個人的價值觀念,為教師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的所思所想提供了一種重要的途徑。在寫作訓練中,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首先,在觀察中辨別美丑。幫助學生樹立明確的是非觀念,準確辨別“真善美”和“假惡丑”。例如,教師可以結合當前社會上的一些新聞熱點或生活實例,讓學生對這些新聞事件發表客觀的看法,并通過作文寫作的形式,弘揚正能量;其次,在日記中抒情言志。寫日記能夠鍛煉一個人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質。學生將每天生活中、學習中發生的事情和自己的感悟以日記的形式記錄下來,逐步完善個人的價值觀。
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的閱讀興趣向學生推薦課外讀物,將社會主體核心價值延伸到語文課外閱讀中去。例如,有的學生喜歡人物傳記,可以向他們推薦《周恩來傳》《史鐵生傳》等;有的學生喜歡古典文學,可以向他們推薦《陶淵明傳》《歷代名人故事》等。這些課外讀物大多都閃爍著人性的光輝,通過引導學生進行仔細閱讀,一方面能夠拉近學生與作者、歷史人物的距離,使學生設身處地地感受這些人物的內心世界,激發情感上的共鳴;另一方面也能夠發揮榜樣作用,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身體力行,約束個人行為,提高道德水平,獲得精神力量。除了閱讀相關的雜志、書籍外,還可以通過朗誦的形式,加深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實現情感的升華。
學生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應當只停留在課堂理論知識學習,需要在社會實踐中去檢驗。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親近自然、走進社會,讓學生在具體的社會實踐活動中樹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例如:前年暑假我帶領班級學生去體驗環衛工人一周的生活,與環衛工人一起清掃大街。在實踐活動中,學生們被環衛工人們的敬業精神所感動,認識到了只要干一行愛一行,平凡的工作崗位也能做出不平凡的事。清明節,教師還可以通過帶領學生祭掃烈士墓,講述革命烈士的光榮事跡,感受革命前輩的精神,從而培養孩子們的愛國情感。除此之外,中職語文教材中也設計了許多課外實踐活動,教師可以根據學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選擇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認同并形成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例如通過開展“專業——助我點燃信念的燈”的主題班會活動,在活動中播放《大國工匠》的紀錄片,通過工匠們的成功事跡,讓學生懂得愛崗敬業,每一個平凡的崗位都能成就我們的人生。
總之,在中職學校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十分有必要。作為中職語文教師,更要認識到語文學科在育人方面的獨特優勢,并且結合中職學生的性格特點、興趣愛好和成長需要,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為中職生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念和今后的健康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安建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思考——基于歷史經驗的回顧與啟示[J].植物醫生,2011(6):40-41.
[2]陳翠麗.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契合性研究[J].求知導刊,2013(4):145-147.
[3]佟芳.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環境問題探析[D].天津師范大學,2015.
[4]肖婷.談語文教學中如何正確地貫徹思想政治教育[J].語文建設,2015(12):19-20.
[5]李建明.高校形勢與政策課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方法探析[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4(2):29-31.
[6]郭開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與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學[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2(8):110-112.
作者簡介:吳建華,福建省三明市明溪縣職業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