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陶??
摘要:“隨文練筆”是一種根據教材內容展開的一種有效的讀寫訓練方式。教師先要對文章中心思想、情感態度、寫作手法、遣詞造句進行研讀梳理,結合課標要求、教學要點和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確定隨文練筆訓練點。然后針對學生的不同現狀構建一個多元化的讀寫訓練平臺,合理的運用到語文教學中。鼓勵學生全方位多層次深入閱讀分析,進行不同形式的隨文練筆。使得學生在閱讀學習時擁有寫作的同步收獲,讓學生在積極和快樂中進行讀寫訓練。
關鍵詞:語文教學;“隨文練筆”;實踐
一、 引言
“隨文練筆”顧名思義是一種讀寫訓練方式,如何有效地與語文教學有機的結合,充分利用現有教材內容構建一個多元化的讀寫訓練體系,是在“隨文練筆”實踐中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隨文練筆就是給學生創建一個多元化的讀寫鍛煉平臺,讓學生在閱讀學習過程中都能發散思維,積極性被充分調動,將語文學習中被動抵觸情緒轉變為自主探索,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和思考。在隨文練筆實踐探索中獲得了“制定目標、整理序列、填補空白、讀后感言、研讀詞句、借鑒布局”的一些淺顯認識。
二、 多元化“隨文練筆”探索性踐行
1. 制定目標整理序列
在小學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過精心挑選的具有代表性。隨文并不是隨意,何時進行隨文練筆,該不該練筆,這些都需要老師根據課程標準、教學目標、具體學習內容的特點和需求及學生的學習現狀進行綜合考慮。隨文練筆要有目的性和針對性。課文中獨特的特點一般都是隨文練筆的訓練點,老師要對隨文練筆的序列進行詳細的劃分整理,始終保持訓練的系統性和整體性。因此在教學準備階段,老師就應該把語文課本中的每篇文章的訓練點列出來,依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和學習情況來進行合理地選擇,逐步形成以小節、單元、學期、學年為形式的隨文練筆訓練序列。
2. 填補空白訓練
在小學語文的教材中,有些課文作者會以簡練、含蓄的筆觸體現中心思想,文章的留白為學生提供了想象空間。教師在課堂上要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填補這些空白,學習在想象的過程中獲得寫作靈感。如《半截蠟燭》文末“杰奎琳慢慢端著燭臺走上樓去,在踏上最后一級樓梯時,蠟燭熄滅了。”是驚心動魄的開始還是終止?課堂上學生議論紛紛爭得面紅耳赤,此時用續寫的方式填補空白成為是“文思泉涌”輸出的最佳方式。借助填補空白的方法,學生在不斷的“隨文練筆”訓練過程中,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思想感情,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的積極性,合理的展開語言訓練。
3. 讀后感言訓練
語文教學可以讓學生的整體素質和語言表達能力得到提高,為學生以后的學習發展奠定基礎,小學語文教材中有很多優秀的文章,可以讓學生的思想得到啟蒙,提高學習興趣,是學生寫讀后感的非常好的素材。當學生在進行課文學習的時候,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和學生的情感交匯時候,這樣就會產生情感磁場。語文老師需要準確地把握文章情感,正確指導學生在進行隨筆練習的時候提高對文章的認識和感悟,使情感得到升華,表達能力得以加強。學習《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面對文中父母截然不同的態度,學生慢慢理解并感動于父母之愛,盡管方式不同但愛得深沉。情到此時,“你如何看待巴迪父母對他的愛,聯系生活實際談談自己的感想并寫下來。”這樣的隨文練筆水到渠成,學生樂于表達,也善于表述。這樣可以起到隨筆訓練的作用還可以與原文進行互動更好的理解文章內容。
4. 研讀詞句訓練
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大部分都是名家名篇,在遣詞造句方面不僅精準,還有豐富的內涵以及情感。老師可以在課堂上及時的引導學生去揣摩文章中不同語境下的詞語運用,如果進行替換會是什么效果。長期的研讀訓練會讓學生在寫作用語時有更多的斟酌和推敲。對于精美語句的仿寫,也是課堂上容易實現并且立竿見影的一種練筆方式。長篇大論離不開只言片語,日復一日的浸透在精美語言之中,哪怕是長期的“照貓畫虎”,也會讓學生在語言表達方面潛移默化的進步和影響。這樣的練筆契機隨處可見,又能及時進行,是當堂練筆的常用方法,但是仍然需要教師在教學前反復思考練筆之處,實現閱讀和寫作相得益彰的狀態!
5. 借鑒布局訓練
學生在寫作時最難的就是謀篇布局。學生的練筆中常常會出現千篇一律的格式,無新意、無重點、無技巧。小學語文課文大多篇幅適中,布局精美,非常適合學生寫作時學習借鑒。比如學生經常困惑自己有很多事例可寫,苦于不知如何自然銜接。寫童年就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那么學習《冬陽童年駱駝隊》時,就可以有意識的著重強調這一點。文章要表達作者對于童年的眷戀和不舍。童年有太多事情可講,作者選取不同時間但與“駱駝”有關事情作為素材,行文時每兩件事情之間用過渡句連接起來。這樣情感的脈絡就會讓事例不再是孤獨的,而是一脈相承的。一次深入的謀篇布局的引導訓練,會讓學生將寫作方法不斷遷移到其他方面,在寫作方面會有長足的進步。
三、 淺談認識
多元化“隨文練筆”在日常語文教學中的實踐取得了良好效果,學生在讀寫訓練中更加積極和快樂,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語文教學過程中,不斷地要求學生重復閱讀會枯燥,不斷地要求學生練習寫作也枯燥,在通過長期多元化的“隨文練筆”踐行和總結中,深刻認識到語文教學的目標不光是讓學生能夠認字、寫句,還需要學生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表達習慣和思維習慣,在閱讀的過程中找到寫作的靈感和方向,用寫作幫助學生深入思考領悟閱讀的真諦。
2. 在多元化“隨文練筆”的平臺下,學生可以根據個人的思維特長在不同的“隨文練筆”教學中找到自己的讀寫方法,通過不斷練習形成自己的讀寫風格,讓自主學習伴隨著每一次文字閱讀,真正地做到讀寫自如。
3. 好的讀寫能力是學習和表達的基礎,多元化“隨文練筆”鍛煉了學生發散思維和多角度視角,有助于增強理解能力,提高了表達水平。
參考文獻:
[1]李彩霞.例談小學語文教學中隨文練筆的有效策略[J].考試周刊,2015(26):48.
[2]黃仕祝.淺談小學語文隨文練筆有效教學之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5):45.
[3]史尚宏.隨文練筆隨亦有方——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隨文練筆的策略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4(6):135.
作者簡介:
馬陶,陜西省西安市未央區鳳城四路長慶八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