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互聯網+”時代的來臨,為初中物理教學的改革提供了新的契機,有效依托“互聯網+”的魅力,構建智慧課堂將成為初中物理信息化發展的全新方向。本文采用理論結合案例的論述方法,探究了初中物理智慧課堂“三段式”教學的策略,該策略由課前、課中、課后三個部分構成,并有效借助“互聯網+”的社交、APP等媒介平臺,構建先進性、智慧性十足的物理課堂,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教學優化的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三段式;初中物理
一、 引言
“互聯網+”環境下的智慧教育,是一種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構建而成的智能化、虛擬化、高效化教學形態,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主流。自2015年3月5日,李克強總理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首次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以來,歷經2年時間“互聯網+”的理念已經深入至我國的教育行業,在具體的實踐中,依托“互聯網+”時代出現的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微信、微博APP等社交網絡媒介,初中物理教學可改變舊有的“師授生學”和“一言堂”教學模式,開展無線虛擬、O2O交互教學等活動,為學生創設別具一格的新穎智慧課堂。
二、 “互聯網+智慧物理”教學策略分析
(一) 一段:課前智慧溝通
前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學生與老師開誠相見,是有效教學施行的基礎。”由此可見,老師和學生之間的溝通交流對教學效果的促進意義十分顯著。傳統教學形態下,初中物理課堂的課前溝通大多流于“形式主義”或“完全沒有”,師生之間的溝通很難實現交互有效,而在“互聯網+智慧物理”背景下,依托高效互聯的網絡社交平臺,在物理課程教學前,師生之間完全可以實現點對點、一對多的高效溝通,效果大大提升。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嘗試了一種基于未名課堂智慧教學平臺的課前師生溝通模式,效果十分完美。以《大氣壓強》教學內容為例,課前我要求每一名學生家長在智能手機上安裝“未名課堂智慧教學平臺v1.0”,通過教學平臺我會推送有關《大氣壓強》的相關教學內容,例如:視頻資料、習題資料、學習理論資料等,班上的學生在課前可以利用閑暇時間登錄平臺觀看教學資源,如果遇到問題,可以利用平臺上的“@教師”功能與我在線溝通,為學生掃清了課中教學的障礙,增進師生之間的情感。
(二) 二段:課中智慧教學
課中是智慧物理教學的重要環節,而創設有效的課中環節對智慧物理教學效果的提升有著積極的價值。古羅馬著名詩人Quintus Horatius Flaccus曾在《詩學》中提出了“寓教于樂”思想,意在告誡教育者開展“樂趣型教學”的重要性,然而傳統物理教學模式下,手段單一,套路深重,確實很難實現寓教于樂。而在“互聯網+”時代,豐富的網絡教育技術手段,能夠讓中學物理課中教學變得智慧性十足。例如:在《聲現象》一課的教學中,我依托互聯網平臺,為學生創設了“微課鑒賞—現場實踐—錄像拍攝—網絡反饋”的寓教于樂教學模式。首先,我利用教室的多媒體設備,為全班學生播放聲音現象的相關視頻,主要包含“鐘表放在鞋盒內與鞋盒外,人耳聆聽聲音大小發生了變化”“在真空瓶內的手機,來電振動,卻沒有聽到聲音”等,以視聽效應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我帶領學生進入實驗室,要求他們根據微課視頻中的內容進行動手實踐,以驗證實驗現象。再次,在各小組的操作中我利用智能手機拍攝現場的趣味性內容。最后,我利用“視頻制作大師”將錄制好的現場視頻轉化成教學資源,上傳至優酷、土豆等網絡平臺,引導學生課后在線觀看,并分組交流,看到自己逗趣的練習鏡頭,很多同學忍俊不禁。在上述教學過程中,有效依托互聯網平臺為學生創設了一種智慧教學的情境,先進性和智慧性得到體現。
(三) 三段:課后智慧分享
課后智慧分享環節,也是智慧物理教學中的重要環節,此環節的主要目的在于:利用多元化的網絡媒介,構建教師學生,教師家長,學生學生之間的課后交互環節,總結分享課內教學的成果。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我建立了“初中物理課后分享”微信公眾號,以微信平臺為媒介展開智慧教學分享。分享的途徑有很多,例如:同學們可將學習的心得,或課內實驗的圖片、課外實驗的視頻等都發送到公眾號上,公眾號內部分為學生組、家長組,通過課內學習心得和資源的交流,家長能夠及時了解孩子的物理學習情況,教師與學生之間也可以進行點對點的實時交流,有效抓住了課后的碎片時間,開展物理無縫化教學交流,效果十分顯著。
三、 “互聯網+智慧物理”教學優化建議
(一) 教師:提升自我的教學素養
我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智慧物理教學與傳統物理教學有本質區別,其先進性更強,因此對教師的專業綜合素養也提出了頗高的要求,為適應智慧物理教學,各級初中物理教師應做到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我的教學素養。具體來說,一方面,積極學習“互聯網+智慧物理”的相關理論知識,例如,物理信息化教學知識、物理網絡化教學知識等,充實自我的教學理論素養;另一方面,積極探索形式新穎且實效性高的“互聯網+智慧物理”教學策略,并大膽應用在日常教學中,以此不斷提升自我的教學實踐能力。
(二) 學校:完善物理智慧教學設施
為使初中物理智慧課堂教學能夠有序高效地開展,各級初中學校還應該不斷完善物理智慧教學的軟硬件設施。其中,硬件設施包含:高速校園網、教室內的WiFi網絡、電子書包、一體機、物理智慧教學APP等;軟件設施包含:優質的師資力量、智慧物理教學軟件平臺等。在具體的完善建設過程中,各級初中學校必須做好短、中、長期規劃,投入必要的財力、物力和人力,建設運維物理智慧課堂,確保初中物理智慧教育順利推進。
參考文獻:
[1]李宏亮,趙璇.基于“互聯網+教育”的課堂教學重構[J].上海教育科研,2016,(5):80-83.
[2]李茜.“互聯網+教育”:辨析與思考[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6,(3):28-29,36.
[3]黃蔚.奔跑吧,智慧教育——2015年“互聯網+”計劃起航[EB/OL].中國教育新聞網www.jyb.cn[2015-3-10].
作者簡介:熊茜,江西省撫州市金溪縣左坊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