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現(xiàn)代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與發(fā)展,我國高中化學的教學目標不僅僅是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化學概念,而是要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幫助學生從灌輸式教學中解放出來,能夠進行主動的學習。
關鍵詞:高中化學;引導;知識體系
現(xiàn)代社會對于創(chuàng)新型人才有著很大的需求,新課程改革讓我們意識到傳統(tǒng)教學模式并不能夠滿足社會對于創(chuàng)新型人才的需求。為了迎合新課改之后的教育規(guī)定,需要在課程上進行改革。以高中化學課程的學習為例,以往的學習不注重知識之間的關聯(lián)性,教師在課堂上一味的對學生灌輸知識,導致學生無法獨立思考,無法將前后所學串聯(lián)起來,因此構建高中化學知識體系顯得尤為重要。
一、 知識體系的定義以及重要性
知識體系的構建就是把一些零碎的、分散的、相對獨立的知識點或觀念加以整合,使之形成具有一定聯(lián)系的知識系統(tǒng)。日常的生活學習中,學生通常可以獲得大量的信息和知識,而教師要做的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將這些看似無關的知識通過特有的方式聯(lián)系到一起,加強自身的記憶。
例如生活中的食鹽潮解現(xiàn)象,原因是食鹽中含有氯化鎂,氯化鎂在空氣中有潮解現(xiàn)象。為了防止食鹽潮解,一般可對食鹽干炒,氯化鎂高溫下會水解,進而完全生成氧化鎂,失去潮解性。通過觀察生活中的現(xiàn)象,聯(lián)系所學化學知識得到現(xiàn)象解釋,一方面加強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另一方面加強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理解。
二、 學生構建知識體系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
要想學生能夠獨立地構建完整的知識體系,首先要解決學生在構建過程中出現(xiàn)的根本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 高中化學難度大,覆蓋面廣
初中化學重點進行的是基礎知識的學習,概念性的理解較多。隨著學生進入高中,化學學科難度逐漸增大,學習內(nèi)容變得更加抽象化,需要學生深入思考。這種情形之下,對于基礎不牢固的同學,化學課程的學習便愈發(fā)艱難。
2. 教師無法面面俱到,學生無法獨立思考
在我國的初中,化學這門學科并不是重點學科,因此并未引起大多數(shù)學生的注意,升入高中,化學儼然是重點學科,但多數(shù)學生仍選擇漠視。而任課老師由于時間精力的有限,無法兼顧每一位同學,加之大多數(shù)教師會將關注的焦點放在優(yōu)秀的學生身上,導致同一個班級化學成績兩極化。另外一點,很多學生對老師有很大的依賴性,遇到難題第一時間就找老師解答,很少獨立思考。
3. 教師忽視化學實驗,學生對自身認識不足
化學這門學科可以延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學習過程中也需要進行大量的化學實驗,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而很多老師在教學過程中,對于學生成績過度追求,忽略化學實驗。且學生對于自身錯誤的學習方式并不能敏感地察覺改正,往往造成學習積極性不高、知識理解度不高等問題。
三、 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的措施
1. 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jié)合
化學是一門實用的學科,在改善人類生活、促進社會進步、保護環(huán)境、開發(fā)新能源等方面起著重要作用。新的社會形勢下需要動手能力、實踐能力強大的社會人才,高中生作為未來社會的建設者,應該重點鍛煉實踐能力,讓其在化學實驗中學習到新的知識,從而更好地構建知識體系。
2. 按知識體系復習,不放過每一個知識點
整個高中時期,最大的目標就是考個名牌大學,高一高二進行基礎知識的學習,高三除了學習知識之外,最終要做的是對整個高中生涯所學知識進行總結(jié)。時間有限,無法對每部分知識進行復習,頭腦中若有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就可以幫助高三考生系統(tǒng)全面地進行復習,在一定程度上緩解時間不夠所帶來的壓力。
當學生遇到一個穿插著其他知識點的問題時,便可以由此入手,將所涉及的問題一一進行梳理,以便后期的復習。
3. 把握整體,補充細節(jié)
高中化學知識體系所包含的內(nèi)容,有理論知識、元素及化合物、有機化學、化學實驗、推理計算等。
(1)對于理論知識,可以利用一個貫穿全體的知識點進行串聯(lián)。以化學平衡的學習為例,通過學習,可以知道化學平衡包括氧化還原平衡、沉淀溶解平衡、配位平衡、酸堿平衡。通過進一步的歸納總結(jié),牢牢掌握化學平衡這一知識點。
(2)對于元素及其化合物的學習,元素周期表的記憶非常重要,這一部分內(nèi)容的學習,一方面學生通過對于元素周期表的記憶,將元素與其化合物的性質(zhì)、特點有機結(jié)合。另一方面,通過教師課堂講解,學生熟練掌握各種官能團的性質(zhì)以及各類有機物之間的轉(zhuǎn)化。
(3)對于化學實驗部分的學習,主要包括兩部分,一是化學實驗器材,二是化學藥品。構建這部分知識體系時要求學生熟知各種化學藥品的特性、儀器的安裝等知識,同時要了解實驗注意事項、操作技巧等。只有學生明確各個實驗知識點,才能構建出層次分明的知識體系。
例如化學實驗中很重要的酸堿中和滴定實驗,可以通過實驗目的、實驗儀器、實驗藥品、實驗現(xiàn)象、注意事項等對這個實驗進行分析記憶。除此之外,還需熟知各種常見氣體制備方法,包括氧氣、氫氣、二氧化碳等。
(4)對于化學計算,以計算化學當中物質(zhì)的量為例,這部分的學習要求學生理解物質(zhì)的量的含義,熟練掌握與其相關的單位換算。了解相關概念并能利用質(zhì)量守恒、物質(zhì)的量守恒等定律解題。
四、 總結(jié)
綜上所述,在高中階段的化學教學中,積極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有助于加強學生對化學整體學科的理解,幫助學生掌握這門課程。知識體系的建立是一場漫長的戰(zhàn)役,需要教師幫助學生對高中化學雜亂的知識點進行總結(jié),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在教學過程中,也要求教師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從而提高學生化學成績。
參考文獻:
[1]劉競?cè)A.淺析當前高中化學教學中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J].赤子(上中旬),2015,(19):260.
[2]王麗媛.高中化學教學中引導學生構建知識體系的探討[J].中國職工教育,2014,(6):169.
[3]張海峰.讓高中化學課堂如旅游般輕松愉快[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5,(3):262.
作者簡介:楊燕,廣西柳州市民族高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