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在短短一學期的教學時間內,為低年級的孩子打造出語文的高效課堂呢?今天,我就把自己在授課的過程中,總結出的一套比較適合低年級語文的五步教學法,總結如下。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高效課堂;識字
一、 課前預習
預習是學生學習的重要一環,預習的好壞與否與學生的學習緊密相連。為了落實預習環節,真正發揮預習的作用:
1. 我首先讓學生認識預習的重要性,如:如何看待預習,表揚主動進行預習的學生,并且讓學生進行自我感悟與分享,號召大家預習,知道預習的重要性。
2. 讓學生了解預習的方法和技巧。我會專門花時間教導學生如何預習,對于預習的方法和技巧進行指導,讓學生學有所得。
3. 要落實預習的檢查環節。由組長根據預習要求逐項對照檢查,由語文課代表和老師臨時抽查,課代表登記預習好的和差的學生,在這樣的措施之下,學生的預習情況就非常的透明,對認真預習的學生進行表揚以及獎勵,對不認真預習或者沒有預習的學生要進行一定的批評和懲罰,不斷地監督學生,讓學生養成預習的習慣。在每次新授課之前,我都要安排預習內容,提出預習要求,設計自主探究的題目,將預習具體任務化,讓學生的預習具有一定的目的性,這樣的預習效果更好。
二、 認讀生字
低年級識字教學是重點也是難點。有了課前預習的鋪墊,就為我們上課學習生字節省了大量的時間。課堂上利用大約15分鐘的時間,先讓學生自己讀(拿不準的看書溫習)——然后點名讀、開火車讀(來進行檢測)——再同桌互讀進行互幫式的合作學習。最后就輕而易舉地到了第三個環節,總結識字方法。
三、 總結識字方法
識字方法有很多,大約有一二十種,但我們低年級常用的有:加一加、減一減、換偏旁,猜謎語、同偏旁、加一筆、熟字加偏旁、利用形聲字等等。低年級語文每一課基本上都有十幾個“我會認”生字,如果讓學生一個一個進行分析,非常浪費時間,一節課后面二十五分鐘的講課文時間就不能得到保障,也就不能完成教學任務。斟酌之后,我把學生分析字形,變成了預習后的識記檢測,以練習題的形式出出來進行檢測、夯實、歸類。在講《雷雨》一課的生字時,我出了兩道檢測題。
1. 我把帶有蟲字旁的:虹、蟬、蜘蛛,以加一加的形式出現,讓學生總結出來:是熟字相加和都是蟲字旁的字,在此基礎上進行偏旁歸類。你還知道哪些帶有蟲字旁的字,學生又說出了很多,如:蝴蝶,蜻蜓、螞蟻等。
2. “逃”跑的“逃”字,可以通過哪些字換偏旁來識記,學生又總結出:桃、跳、挑、姚等。這樣做既練習鞏固了生字,讓孩子們見識了題型,又教給孩子們漢字的識字方法和規律。最后強調了“垂”字的筆順和“越”字最容易錯的一筆。和前面的第二步認讀生字合起來大約用了15分鐘左右的時間。
四、 講讀課文
作為教師,在課前自己也要做好準備工作,將課本吃透,將課堂延伸,在講解課本知識的同時,也要對課外進行一定的延伸,讓學生的視野打開,了解和接觸更多的層面。
(1) 巧妙設置一定的情景,刺激學生學習的興趣
貼近學生的生活和實際,這樣的情景才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共鳴。因此我在教學之中,會刻意地創設一些這樣的情景,讓學生自己把自己帶入其中,去感受課本的語言和魅力。同時自身也要飽含熱情,和學生一起融入其中,刻意創造出更好的課堂效果。
例如,在學習《雷雨》這一篇課本的時候,我就設計了一套引導語:“在炎炎夏日,有時會出現這樣的情景,一會兒驕陽似火,一會兒又烏云滿布,風雨聚下,來去匆匆,這就是我們熟悉的雷雨天氣!我們接下來就要學習這樣的一篇文章,用你們的感知和情感去把它朗讀起來吧!”
(2) 研究提問的技巧,激發學生的好奇心
在課堂之上適時地進行一些提問、反問和設問,學生的思維才能一直跟著老師的解說走,同時才會真正地動腦筋,不然只是將課文走馬觀花了一遍,并不會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在學習《雷雨》的時候,我便設問:雷雨之前、之中、之后的景色分別是什么樣的,有何不同?作者抓住了哪些細節來寫?你感覺哪些語句或者詞語寫得好、用得好?面對這些問題,學生在閱讀的同時就不得不進行思考,一邊閱讀一邊找出答案,一舉兩得,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和印象,學生的主動性得到了突顯。
(3) 加強學法的指導,提升學生的閱讀和寫作能力
教學不僅僅是教學生一些課本的知識,更是教授學生如何學習,如何獲取知識。因此在教授學生基本的課本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學法的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了。只有學生掌握了科學的學習方法,有了學生的主動性和自覺性,這樣的學習才能長久,并且學有所成。
為了能夠讓學生有一個好的寫作基礎,我在講解課文的時候,經常會讓他們先對文章有一個整體的了解,弄清楚思路,課文講了什么,從哪些方面講的,運用了一些什么方法和技巧,這些都要總結起來,并且在學生自己的寫作之中還要運用起來。一開始可能學生用得有些生硬,但是長期下去就可以發現,學生運用得越來越順手了。這對于學生的閱讀和寫作都大有好處。
五、 寫字課上指導寫字
寫字課上除了講一些字的間架結構,對一些重點的、難點的、易錯的字要再次強調,達到鞏固漢字的目的。
總之,在新課程條件下,強調要關注每一個學生,是保證課堂高效的必須。在課堂40分鐘內要最大限度、始終讓學生在歡樂和諧中提高學習效率,才能獲得最優的學習效果,以達到課堂教學的最大效益。
參考文獻:
[1]樊英輝.優化小學低年級語文誦讀教學的實踐[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4(01).
作者簡介:
王曉慧,陜西省咸陽市武功縣普集鎮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