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教學模式涌現而出,翻轉課堂就是其中的一種,它是指對學生的課堂內外時間做出一個調整,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利用課堂時間自主的進行學習,對問題進行探究和解答。它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還為教師的教學開展帶來了一定的便利。目前這一創新的教學模式也被應用到了小學數學的課堂上,因此本文以基于翻轉課堂模式下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研究為探究話題,分析與闡述。
關鍵詞:翻轉課堂;小學數學;教學研究
一、 前言
處于小學時期的學生身心都在剛剛發展的階段,他們的觀察力和思維想象能力都還未成熟,而數學作為一個抽象性很強的學科,小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會遇到很多的困難,這也是導致小學數學課堂效率普遍不高的原因之一。翻轉課堂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這一現狀,突出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將學習主動權從教師過渡給學生,增強課堂互動,尊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全方面的幫助學生拓展思維能力,從學生的實際角度出發,從根本上提升小學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
二、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際含義
對于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有人也習慣稱之為顛倒課堂,之所以被稱之為顛倒課堂的原因,主要還是因為這種教學模式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了一個徹底的顛倒。它通過在學生課前或者課下的時間以教學視頻為載體來幫助學生展開自主探究學習、小組合作學習等有效的教學模式,翻轉課堂采用的是先學后教,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注重在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將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真正的凸顯出來,真正的做到在教學中以學生為主。
三、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主要特征
關于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主要特征,首先它轉變了師生之間的角色,在傳統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起指導者的作用,是課堂上的主導者,而學生只是一個接受知識的被動者。在應用了翻轉課堂之后,學生自己進行學習,自己掌握自己的學習節奏,教師則是發揮引導、促進的作用,真正將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凸顯出來。除了師生的角色得到轉變,學生的角色也產生了變化,在課堂上學生可以自主選擇學習的時間、地點、內容,營造出一種愉悅活潑的課堂氛圍,增強學生的參與性,做課堂的小主人。
其次翻轉課堂將教師的教學時間重新進行了分配,將一部分應該在課堂上傳授內容轉移到了課下,在課堂上為學生留出充足的時間來主動學習,改善了傳統課堂教師占用教學時間過長的弊端,加強了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互動,為實現高效課堂提供了充足的條件。
翻轉課堂在一定的程度上也轉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在課程開展之前,教師會從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出發來制定相關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及與實際相關的探究課題,讓學生們以制定好的中心課題開展開自主探究式的學習。在這樣的教學模式下,小學的數學課堂再也不僅只局限于課上,打破了教師教學的限制,學生也能結合自身實際的學習情況以及在學習過程中的重點、難點進行一個突破,利用視頻或者微課的方式,無論在何時何地都可以進行知識的學習或聯系。
翻轉課堂也有效的促進了家庭與學校的有效交流。在傳統模式下的家庭和學校,學校往往會定期的開一些家長會來讓家長知道學生在校期間的表現以及學習情況,但是由于一些家長工作繁忙,學校只能通過電話來進行溝通,實際效率很低。學校與家長的溝通內容大概包括學生的學習成績是否有進步,在課堂上是否認真聽講,作業能否完成,完成的質量如何,與老師和同學的相處是否融洽等等。在應用翻轉課堂的模式后,讓學生的課堂更加的貼近學生的生活,突破了教學課堂上的條條框框,學校更加希望能與家長一起來對學生實施教育,對學生的身心發展越加重視。同時家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的機會也越來越多了,進行溝通的內容也變得更加的深入,符合現階段學生的特點,能夠使教師的教學更加的具有針對性。
四、 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有效應用
(一) 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
為了在小學課堂上更好的應用翻轉課堂,教師在開展之前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教學目標要適用于學生并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這就要求教師要對學生的知識掌握程度有一個相關的了解,再從總體上出發,設定出一個清晰明了的教學目標,在樹立正確的教學目標之后,教師要對課堂上所運用到的教學內容進行設計和整理,在教學內容上教師可以適當的運用多媒體來進行教學,將抽象性的概念以生動具體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可以更容易的接受。
例如教師在講解“長方體的表面積”時,就可以在翻轉課堂的模式下進行,教師首先要確定好教學目標為“讓學生學會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以及公式的應用”,在確定目標之后,教師就可以根據目標來展開教學內容,可以讓學生先說一說身邊的常見的長方體物體,在正式進入課堂內容前要讓學生先觀看自己制定的教學視頻,讓學生對公式有一個初步的概念,為接下來的學習打好基礎。
例如在學習“平移與旋轉”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課下時間讓學生觀看微視頻,讓學生觀看平移的過程,對平移形成初步的認識。在觀看過后教師就要給學生進行平移的演示,將物體原本的位置用點或線進行標注,以標注的點或線做參考的標準將物體平移,讓他們形成初步判斷物體平移的距離的能力。對于學習能力稍弱的學生,教師要反復的多演示幾次,直到學生看懂。
(二) 加強同學之間的互動
在翻轉課堂中一定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以往的課堂中課堂氛圍壓抑緊張,學生之間的有效交流受到阻礙,為了更好的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教師在教學過程之后可以適當的加入一個學生互相討論的環節。這個環節可以放在教學開展之前,讓學生對課前預習中所遇到的問題作出一個討論,教師不僅可以考察學生的課前準備情況,也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實現自主學習。
例如在學習三角形面積時,先讓學生作出兩個完全相同的直角三角形,讓同學將兩個三角形拼在一起組成一個長方形,然后給學生提出一個問題:三角形原來的邊和拼成之后長方形的寬和長有什么關系嗎?讓學生們結合已經預習的知識進行思考并展開討論,最后得到答案:三角形的高和底就是長方形的寬和長,再從已經學過的長方形面積公式=長×寬導出三角形的面積=底×高÷2。在學生討論的過程中教師不要給予太多的干涉,教師要相信學生的學習能力,給學生足夠的思考空間。但也不是完全的放任不管,假設過程中出現嚴重爭執的情況,教師也要及時的制止。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要仔細的對學生進行觀察,要知道他們產生的問題和討論的內容,以便在接下來的課堂可以更好的為學生解惑答疑。endprint
(三) 以小組討論開展學習
翻轉課堂的主體是學生,教師則要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發揮引導的作用。幫助學生更好的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進行學習與探究。
例如在教師進行“觀察物體”這一課的教學時,教師首先要選擇在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體讓學生進行觀察,例如杯子、鉛筆盒、洋娃娃等等,之后讓學生們以小組的方式對自己的觀察物體進行自由的討論,讓學生闡述自己觀察物體的感受,讓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對物體進行觀察,這樣的教學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在學生觀察結束后,教師通過播放視頻讓學生再次感受不同物體的不同角度,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
(四) 教學總結和評價
傳統的課堂總結可能只是教師一個方面的,但是翻轉課堂下的教師總結以及評價,指的是師生要共同參與,教師對學生進行的評價也不是像傳統課堂的以學習結果為衡量標準,翻轉課堂對學習的過程更加的側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學習情況與學習成果等方面做出一個綜合性的評價。教師趁這個時機也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個隨機調查,比如問問學生“今天的數學課堂你學到了哪些知識啊?”“在課前提出的問題在課堂的過程中得到解決了嗎?”“自主學習與教師引導學習有什么不一樣的感受?”“對過程中還有什么不懂的問題?”等等,不僅掌握了學生這節課接受知識的程度,也有效促進了師生互動,增強了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性。之后教師要根據學生發表的觀點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對自己的教學做一個調整,并且找出過程中出現的錯誤和不足,以便下次及時的進行完善。
五、 結論
綜上所述,翻轉課堂模式是新課改之后出現的一個大膽的教學模式,是教師提高課堂效率的一個有效的教學手段。但很多人對此方式出現了質疑,認為它破壞了傳統的教學概念,其實翻轉課堂可以說是一種全面創新的教育理念,它強化了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落實了新課程所強調的以生為本的新型課堂模式,讓理論知識更好的轉換成素質能力,是教師創新教學模式的有效途徑。但目前在實踐翻轉課堂的過程中仍然存在著很多的問題,需要我們在未來時間中不斷的探索和完善。
參考文獻:
[1]左洪真,毛蕊.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以人教版《兩位數加一位數的進位加法》為例[J].科技創新導報,2016,(18):137-138.
[2]王建林.“借助微課,翻轉課堂”——微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17):67.
[3]張鋒.如何應用網絡學習平臺打造小學數學翻轉課堂[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6,(12):26-27.
作者簡介:
趙夢,浙江省溫州市,溫州市鹿城區歐江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