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新課程改革大力推進以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和學生家長的高度贊揚,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新課程改革中強調了合作學習的重要性和基本思路,可以提高所有學科的教學質量。高中生物教學也要遵從合作教學的理念,探究合作教學方式。本文綜合了合作教學在高中生物課堂上的應用水平,結合實例,分析了合作教學的方式在課堂運用環節中容易出現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策略和建議。
關鍵詞:合作學習策略;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應用
一、 合作學習策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應用的優勢
(一) 有利于提高學生生物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中,往往忽視了以學生為主體的中心教學思想。新課程改革中以學生為本位的理念,就是要把學生團體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合作教學的模式通過學生之間合作的形式,強化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意識,可以大大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將學習過程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克服學生對學習的厭煩心理和消極懈怠的心理。
(二) 提高學生的生物綜合能力
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是通過學生在課堂上自由結組,對所學的知識系統和教材內容進行共同討論和發散性的聯想。合作學習的方式不僅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還能通過思想的交流和碰撞,提高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能力。通過合作學習,既提升了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又能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在合作學習的過程中,統一學習小組的角色能夠互相幫助,共同探討解決問題,既鍛煉了學生的思考能力和創新能力,又培養了團隊協作能力,對學生以后學習和工作的開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二、 開展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的可行性方案
(一) 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地位
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老師必須對學生的主體地位有清晰的認識,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合作教學的過程中,老師要清楚每一位學生的學習情況以及對知識的掌握能力。在分組的過程中要把每一個層次的學生平均分到各個組里,確保每一組中能有學習成績較好的學生帶動學習情況較差的學生,學生之間的互相幫助,往往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在具體的課堂探討環節中,強化學生的學習意識。每個小組中的成員都要有明確的分工,同時每位學生都要清楚自己的職責。高中的生物知識重點、難點較多,合作學習中老師要參與進去,對于難以掌握的知識點,老師要發揮積極引導的作用,循循善誘,讓學生徹底掌握教材知識。同時對每個小組的學習進度進行記錄,跟蹤了解小組的學習情況。
(二) 設計合理的評價機制
學生學習熱情的另一大來源,就是熟練掌握知識以后得到的贊揚和滿足,能給學生帶來極大的學習動力。合作學習的模式要緊緊抓住學生這一學習心理特點。在分組學習之后,可以在課堂上讓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對于學習成果比較豐富的小組,要給予表揚的提倡,讓這個小組發揮出模范帶頭作用,既能激發其他小組的學習熱情,也讓優秀小組更有學習的動力。比如,在學習《DNA的分子結構》一節時,可以讓學生們分組并且親自動手,使用教學模具制作DNA分子結構的模型。最后在課堂上讓每個小組的模型得到展示,并且由所有學生進行打分,對分數較高的小組提出表揚。
(三) 選擇合適的課本內容開展合作
并不是所有的課本知識都能通過合作學習的方式展開教學,因此要求老師在備課時就要熟悉教材內容,熟練掌握教材中各個知識點,并且能夠敏銳地捕捉到教材中能用來進行合作教學的章節。同時,合作學習的開展還應具有現實意義,學生的學習目的不是一味地為了考出更高的分數,而是通過學習能夠拓寬學生的視野,并且能夠利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比如課本中有關于細胞的章節,老師就可以將這一部分開創性地引入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在學習細胞的相關的知識時,老師可以給每個學習小組配備一臺顯微鏡,以供學生觀察了解細胞的形態。通過對多種細胞的觀察,不同的學生會產生不同的看法,這些不同的看法最終會統計到每個學習小組的學習心得之中。最后全班開展心得交流,又能讓每個小組將自己觀察到的信息都放到課堂上。通過這一方法,就能將全班同學觀察細胞的心得得到交流,最后老師再進行補充和拓展性的知識延伸,能夠提升教學質量,并且讓學生更加熟練地掌握教材內容。
三、 結束語
總之,合作學習的教學模式對學生來說有百利而無一害,而且它是根據新課程改革制定的創新性的教學方法,充分體現了新課程改革“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和生動教學、興趣教學的方針策略。但是合作學習在我國高中生物課堂上的研究和應用才剛剛開始,雖然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但是應用過程中涌現出來的問題也不在少數。作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廣大高中生物老師應該充分總結教學工程中的經驗,并且靈活應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手段,進一步完善合作學習在高中生物課堂上的應用。
參考文獻:
[1] 岑如婕.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應用及效果探析[J].教育教學論壇,2014,15.
[2] 王尚達.高中生物教學中合作學習策略運用和效果[J].赤子(中旬),2014,4.
作者簡介:周春香,貴州省六盤水市第七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