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前教育作為當前中職教學的重要專業,應發揮其創新意識應用于美術繪畫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觀念,將美術課程恰當融入專業教學中,轉換教學模式并豐富教學內容,實現美術教學的主要目的。本文通過對當前中職學前教育美術繪畫教學的分析,揭示存在的弊端并提出改進建議,為美術創新教學提供基礎。
關鍵詞:中職教育;學前教育;美術繪畫;創新意識
近些年,我國對中職教育的重視程度逐漸加深,中職院校也展現出全新的發展模式,學前教育專業中的美術繪畫教學是培養學生特殊技能的關鍵環節,也是中職院校必須要進行探索的重要課程。與普通高校中的教育模式不同,中職院校的教學目的在于培養出具有良好實踐操作能力的人才,以就業為最終標準,讓接受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日后步入工作崗位能夠發揮自身價值,但就目前來看,我國學前教育專業中的繪畫教學部分存在尚待解決的問題,阻礙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因此要結合中職院校內部條件作出改革。
一、 當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繪畫教學中存在的弊端
美術繪畫教學本身是一門需要發揮專業技能的課程,必須要經過多次實踐練習才會形成一定風格,才能實現教學的最終目標,但在中職院校的專業美術繪畫課程中,很少有教師較為關注實踐操作,而是把時間放置于理論基礎知識的學習中,這除了中職院校領導層的觀念沒有發生轉變之外,與教師自身的專業素養也息息相關,中職學校的教師很多都沒有經受過系統的培訓教育,在大學階段也并未了解學前教育的系統內容,而是讓學校中的其他任課教師安排美術繪畫教育課,這種業余型教師很難把握美術的要領,只能將美術繪畫的淺層知識點傳授給學生,幾乎無法進行創作欣賞,這種情況可能會導致學生在結業后無法對繪畫形成理想認知,與受過專業教育的學生有很大差距。
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日后將要面對一些年齡較小的孩童,中職教師在開展美術繪畫課程時要同時訓練學生的耐心以及領導力,再加上美術課是一門需要從整體高度思考的學科,所以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獨立操作,但現在大部分中職院校的教學還是過于依賴課堂,教師也將自身視為主體,沒有徹底遵循新課程改革提出的意見,學生在課堂中模仿教師所繪畫的形象,很難突破自我實現自主創作,對學生的創新意識而言無非是最大的阻礙,繼而嚴重降低了學生對學前教育專業的興趣。美術繪畫教學注重實踐操作,倘若沒有經過長時間的訓練,便很難將繪畫技能融合于自身基礎,由此可見,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之所以沒有形成專業的美術繪畫技能,部分原因在于教師的教學模式存在一定局限性。
傳統模式下的考核評價方式也阻礙了美術繪畫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當前針對美術繪畫教學的評價方式多以考試為主,教師對學生的成績評定很難從整體高度進行,大部分源自于教師的第一印象,缺少學期考核的公正公開性,使評定的標準一直處于靜止狀態,沒有打破傳統成績考核的弊端,給學生帶來身心壓力,這種技能實踐動態衡量的機制太過匱乏的情況是長期以來限制學生創新意識的根本,同時對中職學前教育專業能力的提高也有一定阻礙,所以必須要及時解決學前教育專業美術繪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適應中職院校創新型教學的目標。
二、 培養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繪畫教學創新意識的措施
1. 制造創新機會
無論在何種領域,要想實現一定成就,必須要對所從事的任務具備專注的精神,使自己全身心投入其中,美術繪畫教學也是如此,中職學生要想在短期內領悟到美術繪畫的內涵,必須要對此感興趣才能繼續堅持下去,欣賞學前教育美術繪畫教學的內涵作為首要任務,是為學生的理解力而服務的,因此教師要為學生制造創新機會,在課前或課下布置一定量的作業由學生合作完成,明確創新精神的重要性,滿足學生內心的求知欲與好奇心,比如在上課之前安排學生借助日常生活中所要廢棄的物件進行再次利用,于美術繪畫中得以實現價值,通過獨立思考或相互討論完成作品供教師上課點評。
2. 構建創新環境
中職院校里的專業大都根據社會相應崗位設置,重在鍛煉學生的社會適應力,由學生充當主體,在學前教育的美術繪畫課中更是如此,學生要在掌握教育素養的同時了解美術內涵,以便后期把所學知識奉獻給社會,也有利于自己的事業發展,那么在中職教學中,教師就要不斷為學生構建一個良好的創新氛圍,鼓勵學生在上課時主動提出問題,讓學生從現實物品中進行合理想象,教師充當引領者角色,激發學生潛在的想象力,盡量讓每名同學都體會到創新的樂趣。
3. 重塑評價機制
教師評價從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看法,在對學生的繪畫作品進行評價時,首先要給予肯定,再提出合理的修改意見,并要求學生在創作時不能完全仿照以往大師或教師的作品,倘若有學生固執己見,依舊為了應付作業而潦草完成任務,教師可以標記學生的作業不合格,以示懲戒。在美術作品中擁有獨特人格的作品要予以表揚,可以讓學生當堂表達自己的獨到見解為其他學生樹立榜樣,激發學生的好勝心,所以教師的專業評價在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也正是學生擁有的自我價值觀保證學生在一個沒有思想束縛的環境下進行創作,有助于意識的培養。
4. 提升教學質量
要想培訓中職院校學生的專業技能,教師自身必須具備相應的高水平能力,獲取學前教育資格證明,同時參與學校教師的定期考核,以此來從教師的層面提升教學質量。教師除了在學前教育專業上課時妥善發表自己意見,而且要關注學生在課下的興趣點,幫助有困難的學生建立學習的良好平臺,對整個班級學生的學習進度、反饋意見有一個清晰了解。當然,并非學歷高的教師就有較高的教學水平,由于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與教師思考問題的角度尚有不同,教師要按照學生的思路去發現問題、提出意見并協助學生創新發展,也可以通過分配學習小組來提升教學效率,讓學生在相互溝通中發現自己的不足。
三、 增強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美術繪畫教學創新意識的模式
1. 理論與實踐相融合endprint
任何專業的學習都需要具備相應的創新意識,在中職院校的學前教育專業中也是如此,僅僅重視美術繪畫教學中的理論知識是不可取的,要與實踐相結合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學前教育專業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學生要時刻謹記教學主體是幼兒,不斷猜測幼兒所要學的內容要以何種方式展現才能被接受,所以中職院校教師要允許學生以“教師”的身份在課堂中提出問題,在美術教學中提供案例供學生參考,在動手進行美術繪畫實踐之前先讓學生欣賞部分典型的名家作品,在體會到其中內涵時運用到自己的作品當中,對訓練學生的創新能力將會有一個很大的幫助。
2. 模仿與創新相結合
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除了在校園中扮演學生角色以外,日后踏入社會時還要充當教師的身份,所以中職教師在開展美術繪畫課時要讓學生在模仿的基礎上創新,形成一套自己的繪畫風格以便將來帶到幼兒課堂中,比如先簡單畫出橋、山、樹等簡單風景,再讓學生在這些風景上發揮想象力構建一幅極具創意的作品,即便在繪畫初期學生的作品存在很多缺點,但只有在逐漸完善中才能獲得成長,增長經驗并激發潛藏于心中的學生個性。
3. 課堂與社會相關聯
除了在課堂上進行美術繪畫教學任務外,定期在社會街道舉辦繪畫大賽也是創新教學的模式之一,可以讓中職學生與周邊幼兒園的學生多多接觸,激發教學潛力,不斷提高自身的美術繪畫能力,從而彌補課堂教學的缺陷,在社會實踐中總結經驗,抓住學習的關鍵點,真正感悟到美術繪畫教學中的創新模式。無論在課堂中學習多少文化知識,將來都要在社會中加以施展,因此要全面發展素質教育,將創新意識貫徹到中職學生的學習生活中,不斷更新觀念。
四、 結語
概而言之,中職院校中的學生理解能力相對較弱,在學前教育專業中貫徹美術繪畫創新意識并非易事,需要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模式來為學生量身打造學習計劃,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學習,鼓勵學生于生活中不斷創新,轉變固有的思維模式并敢于挑戰權威,最終發展成為社會有用之才,為社會主義前進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程鵬.淺談學前教育專業美術繪畫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J].戲劇之家,2016,(02):156.
[2]劉洪巖.淺談學前教育專業繪畫教學中創新意識的培養[J].大眾文藝,2013,(16):224.
[3]王玉銀,呂立剛.從傳統寫實走向現代創意:中職色彩教學改革實踐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13,(21):56-59.
[4]趙金霞.淺談學前教育專業中的美術教學[J].美術教育研究,2012,(06):126.
作者簡介:
黃茜,江蘇省揚州旅游商貿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