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畢業大學生就業問題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也是政府和高校要解決的難題。文章首先選取兩個基本點,從職業規劃教育、學生兼職這兩點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與意義進行研究分析。
關鍵詞:服務體系;兼職現狀;研究方法
一、 前言
近些年來,每年都有六七百萬的大學畢業生參加就業。在這么多畢業生同時找工作的情況下,我們憑什么優勢搶得頭籌呢?求職知識、技巧必不可少,職業規劃教育就是大學生獲得就業知識的主要途徑,每所高校都會開設就業指導課來幫助學生,傳授學生求職知識、技巧。還有很多大學生在學業空余時間選擇兼職鍛煉自己,提升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以此來增加就業的競爭力。但是,從目前來看,大學生所選擇的兼職大都與自己所學的專業少有關聯,隨意性太大,一般只要工資還行就可以接受,從事兼職缺乏目的性,對未來就業也沒有鋪墊性。筆者為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大學生職業規劃教育和兼職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專門開展了此次調查研究。
二、 文獻綜述
(一) 國外職業規劃教育現狀
1. 完整、高效的就業指導服務體系
國外針對大學生就業難問題,政府和高校以及社會企業構建了一個就業指導服務體系,這個體系分為就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兩個部分,就業服務是提供就業信息、分析符合自身發展的職業等短期內服務,而就業指導則是貫穿整個大學四年。
2. 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國外高校對就業指導老師的要求非常高,老師本身要有豐富的閱歷,還要懂得心理學,能明白學生的想法,針對性地給學生進行就業心理指導,老師還要了解政府公布的就業政策,了解市場對人才的需求等等,對政策、就業市場充分了解才能給學生提供最有效的指導,有的學校甚至還會要求老師取得相關資格證書。
3. 完整的就業信息化服務
美國高校就業信息收集非常完整,收集信息的能力非常強大。就業指導中心很注重信息的收集,通過信息網絡以及其他渠道能夠及時收集全州甚至全國的就業信息,就業信息的收集量龐大無比,這些信息會分門別類井然有序的儲存在電腦數據庫和閱覽室里,畢業生可以通過查閱這些信息來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
4. 社會化的職業規劃教育
國外的職業規劃教育會與社會企業相結合,學校教師在給學生做規劃前,會安排學生多參加社會實習,學生通過不同的實習發現自己的興趣,然后學生會結合自己的興趣,找到符合自己興趣的工作,再通過不斷地實踐,興趣就會變成特長,畢業后學生在找工作的時候就會有針對性,再結合自己的一技之長,相信找工作就是一件輕松容易的事了。
(二) 國外大學生兼職現狀
1. 國外大學生兼職原因
在國外,由于社會環境和家庭環境的影響,大學生更加獨立自主,渴望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認可和成功,而兼職是他們邁向社會追求獨立最好的途徑,通過兼職,大學生們不僅可以獲得經濟上的獨立,同時還能獲得精神上的獨立,人格上的獨立。追求獨立是他們兼職的部分原因,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為畢業后找工作做準備,因為國外的企業包括如今國內的企業,都越來越重視工作經驗,大學生通過兼職磨練,獲取相關工作經驗,這會為找工作提供很大的幫助。
2. 國外大學生兼職特點
(1)國外企業對大學生兼職的大力支持。在國外,有很多企業給大學生提供兼職平臺,并且保證大學生兼職的利益,企業用實際的行動鼓勵、吸引大學生參加兼職,用實際的行動表明對大學生兼職的支持。
(2)國外企業與高校緊密合作。國外一些企業和高校會相互合作,企業給高校學生提供工作平臺,高校提供相關專業大學生給企業工作,高校和企業相輔相成,相互促進,共同進步,取得共贏的局面。
(3)國外注重培養大學生創業能力,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以法國為例,法國政府為了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采取了很多支持大學生創業的措施。“創業中心”就是其中效果不錯的一項措施,它開辦在大學高校內,創業的大學生可以享受不少優惠,比如辦公室、桌椅等,這些全由學校提供。它還可以提供大學生一些別的服務,比如如何注冊公司,如何申報賬務等,它都有專業的老師解答疑惑。
(4)完整嚴格的勞動管理制度。國外對勞動者的利益有很完善的保障制度,比如法國學生兼職的報酬是每小時不低于6歐元。這些制度可以很好地保護學生的利益,避免學生兼職的時候受到不公平待遇。
三、 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 研究對象
1. 兼職情況調查對象
隨機選取三峽大學、三峽大學科技學院的大學生作為樣本,隨機問卷調查200名區域院系不同的大學生。這樣可以降低樣本誤差,提高準確度,增大代表性,更加準確地了解整體大學生兼職情況,得出更加符合實際的結論。
2. 職前教育、兼職與就業關系調查對象
選取三峽大學2014年至2016年畢業生進行網絡問卷調查,還包括2017年即將畢業但已找到工作簽訂就業協議的學生。調查人數為80人,其中大部分是體育學院畢業生,還有部分其他學院畢業生,如醫學院、中文系畢業生、數學系畢業生、英語專業畢業生等。
(二) 研究方法
1. 調查問卷法
本次調查通過筆者自制問卷,采取現場不記名答卷形式進行調查,并對結果進行統計分析。
2.文獻查閱法
筆者搜集了大量關于教育、兼職與大學生就業的國內外文獻,并對所有文獻進行閱讀、分析,通過閱讀大量的文獻,為研究奠定良好的理論基礎。
四、 研究結果與分析
1. 大學生兼職比例
目前越來越多的在校大學生選擇走出校門步入社會去兼職,針對這一現象,作者于2016年12月到2017 年4月在三峽大學各學院隨機抽取200名學生進行調查,調查方式為問卷調查,問卷樣本見論文附件A。
然后對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結論:此次調查大四學生居多,為86人,參加兼職人數為80人,占93%;大三其次,為62人,參加兼職人數為58人,占93%;大二最少,為18人,參加兼職人數為16人,占88%;大一34人,參加兼職人數為24人,占70%。200人中參加過兼職學生為178人,占89%;繪成表格如下:
以上數據說明大學生兼職人數眾多,占學校總人數的比例也很高,表明現階段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參與到兼職大軍中。
2. 學生兼職與上課
通過對兩百名在校大學生的采訪調查,兼職過的大學生為178人,其中大部分學生對兼職和學業還是分得比較清楚,幾乎沒有逃過課去兼職,有112人,約占總人數的63%;但也有大學生會偶爾出現曠課去兼職的情況,這類大學生人數也不少,有58人,約占總人數的33%;也有大學生似乎沒有分清作為一個大學生的主要責任是學習,他們會經常曠課去兼職,這類大學生有8人,比例為4%。制成柱狀圖如下:
五、 結論與建議
無論在什么時代,影響就業最主要的因素還是自身因素。自身因素又有很多方面,包括專業知識能力素質、道德素質、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等,每一項素質都會在選擇職業的過程中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大學生在大學應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在德、智、體、美各方面上提升自己。在就業的時候大學生也應結合自身素質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職業,正確地認識自己可以在求職的時候更好的自我定位,以便能夠在工作中發揮自身的最大優勢。
作者簡介:張靜,湖北省宜昌市,三峽大學體育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