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清
摘要:應用經濟學研究自出現以來便在推動經濟發展、維系市場穩定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與一般的理論研究不同,應用經濟學可以為現實經濟活動提供科學的指導,保證經濟活動的合理性和有效性。自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了經濟改革的進程,不斷加深開放的程度,在現今開放的經濟環境下如何將應用經濟學應用于實踐并發揮良好的推動作用就成為當前研究的重點。文章就我國經濟實際的發展狀況進行了分析并探討了應用經濟學的研究方法和理論體系。
關鍵詞:開發經濟環境;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
一、前言
現實環境對于科學研究往往會產生深刻的影響,因而開放經濟環境下的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也與封閉或者是半封閉經濟環境下有所不同。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升級的關鍵時期,通過相關經濟學理論的研究為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提供理論基礎和科學指導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我國開放經濟發展環境分析
20世紀70年代后期我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開放經濟環境逐步形成并不斷深化。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及全球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使得國際市場的商品以及資本的轉換速率明顯提高,在這種環境下我國對外貿易的規模也不斷擴大。在開放經濟環境下我國的經濟發展方式以及產業結構等也發生了一些深刻的變革。
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了產業結構調整的進程,大力發展服務業、文化產業等第三產業。傳統工業、建筑業等第二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恢復和發展的初期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這些產業的發展往往需要以耗費資源或者是污染環境作為代價,不符合可持續發展戰略的要求。通過政府和社會近些年來的努力,目前我國第三產業的規模不斷擴大,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率已經超過第二產業,成為拉動經濟發展和提供就業崗位的主力軍。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我國的首創,因而發展的經驗較為缺乏,需要摸著石頭過河。在進行經濟發展方式變革和產業結構調整時可結合自身的實際經濟發展狀況并借鑒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經驗和教訓,提高改革開放的成效和效率,達到資源配置和產業結構的優化,促進國民經濟的發展。
開放既指對外開放也可以指內部市場環境的開放,因而我國的開放經濟環境也具有雙重的含義。近些年來我國經濟制度不斷完善,政府的作用弱化市場的限制逐漸減少,開放的內部環境逐漸形成且日益深化。此外我國對外貿易的種類和規模也在不斷擴大,由最初的產品貿易向產品服務貿易并重發展,對外的相關法律法規也日益完善。我國的經濟發展體系已經日益優化,市場規范程度不斷提高,金融業也加快與國際市場接軌的腳步,在開放經濟環境下我國已經融入國際經濟的發展體系。
三、開放經濟環境下應用經濟學研究存在的問題
(一)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的落后
經濟在不斷發展,社會也日益進步,但是目前應用經濟學大部分還是采用以往的研究方法,研究的內容也無法與當前實際的經濟環境相適應。理論應當是先于實踐的,也就是說研究方法應當是較之現狀更為進步的,只有這樣才可以為實踐提供指導,但是這種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的落后會對我國的經濟發展產生一些負面的影響,阻礙經濟的發展。有關的學者專家等應當提高對該問題的重視程度,政府也應當采取相應的鼓勵措施促進研究方法的進步,促進我國社會經濟的進步。
(二)研究體系的不完善
體系是研究應當遵循的基本框架,體系的不完善進而導致了研究內容的片面性以及研究結果準確性出現偏差。目前很多學者在進行應用經濟學的研究是往往只停留在理論層面以及表面,沒有結合現實去挖掘其內涵,導致研究結果缺乏深度,難以讓人信服,直接影響了應用經濟學的發展和進步。開放經濟環境下各種思想、理論等不斷涌現,市場的復雜程度也不斷提高,給應用經濟學研究也造成了巨大的挑戰,因而針對目前研究方法和研究體系與社會現狀不相適應的情況相關學者必須要加快調整。
四、開放經濟環境下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調整的措施
(一)轉變研究方法
在計劃經濟時代我國的經濟發展遭受了嚴重的挫折,計劃經濟體制嚴重違背了經濟發展的規律。此后在不斷地探索中我國實施了改革開放政策,在20世紀90年代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在此過程中以及后續經濟的發展和體制的完善過程中應用經濟學都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馬克思主義是社會主義國家發展的理論基礎,因而開放環境下的經濟學研究方法也應當是與中國國情相適應,同時符合馬克思理論的要求的。應用經濟學研究作為我國經濟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針對研究方法落后的現狀必須要加快調整,轉變研究方法。
應用經濟學中需要應用到應用統計學和計量經濟學的知識。轉變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首先要提高各個學科知識理論融合的成效,以經濟學的理論為基礎并結合我國經濟發展現狀恰當應用定量分析、實證研究等方法。要善于從各個領域各個方面提出當前經濟發展存在的問題,利用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對其進行分析后要將研究結構反饋給有關的經濟管理部門作出相應的經濟政策的調整。同時可以將應用模型法應用到應用經濟學研究中,用非線性方程代替傳統的方程分析方式,從而提高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和研究結果的準確性,實現研究方法的轉變和提升。
(二)構建新型研究體系
構建新型的應用經濟學研究體系可以提高研究內容的合理性以及研究方法的科學性,從而促進應用經濟學理論體系的完善以及社會經濟發展。長期以來我國學者較多采用定量實證分析法進行應用經濟學的研究,但是開放環境下的市場構成更為多樣,因而對于研究人員在進行實證調查時的操作規范性的要求日益提高。不規范的操作除了導致數據、樣品的可信度難以保證,經濟學研究的科學性也會下降嚴重的甚至會對經濟發展產生不良影響,因而必須要構建完善的應用經濟學研究體系,規范研究人員行為的同時提高調查內容的全面性和合理性。
我國實行全面開放的經濟政策要明顯晚于發達國家,因而開放環境下的相關經濟理論也不夠成熟和完善,也需要借鑒其他國家的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每個國家的國情都存在明顯的差別,因而相關學者必須要對應用經濟學的模型進行完善和更新,包括研究內容、研究方法、分析方法等多個方面,切實提高應用經濟學研究模型的適用性和客觀性。研究模型是研究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因而模型的組成和內容必須與研究體系相適應。
(三)多樣性選擇和實證研究方法的建立
建立多樣性選擇同時采取實證研究方法是促進我國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進步和發展的關鍵措施。選擇是在非單一研究方法的基礎上實現的,因而必須要提高研究方式的多樣性,轉變現有的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在世界范圍內沒有先例,蘇聯及東歐國家早期的社會主義經濟發展模式以及經濟理論體系與當前的世界經濟形勢不相適應,因而我國應當深入學習發達國家的經濟發展理論和發展經驗,并結合自身的現狀進行研究方法的選擇和經濟理論的借鑒。
多樣性選擇就是要擴充原有的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的數量和范圍,同時擴大研究內容的范圍,提高研究的全面性。充分利用實證研究并促進其在我國應用經濟學研究中的普及是目前研究方法轉變的重點。傳統應用經濟學研究更為重視理論研究和規范研究,真正利用實證研究進行的試驗、調查等并不常見,實證研究最大的優勢在于其對于經濟現象本身以及其過程的真實性的追求,因而實證研究的結果往往更具有真實性和參考性。規范研究更多的是注重價值標準的判定,但是由于個人對于經濟活動參與程度、實際看法的不同極有可能導致研究理論的主觀性。將實證研究與規范研究相結合,通過實證研究為規范研究提供現實依據可以大大提高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的科學性。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應用經濟學研究在開放經濟環境下有著更為廣泛的應用和成效,這也是其受重視程度提高的主要原因。傳統的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已經無法適應當前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趨勢,因而相關的專家以及從業人員需要加強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與現實經濟環境的聯系,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結合,促進應用經濟學研究方法和理論體系的進步,同時推動我國國民經濟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