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杰
摘要:經營管理對于企業的生存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煤炭企業相繼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煤炭企業經營發展的政治措施.煤炭企業經營管理已成為我國煤炭產業發展的一個新趨勢,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關鍵詞:煤炭企業;經營管理;問題;思考;對策
煤炭工業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產業,黨和政府歷來高度重視煤炭工業的發展,近年來,相繼制定實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煤炭工業改革發展的政策措施,確定了以煤為基礎,多元發展的能源戰略,國家下發了《關于促進煤炭工業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頒布實施了《煤炭工業“十一五”發展規劃》和安全生產規劃,放開煤炭價格,推進煤炭市場化改革進程,推進大基地、大集團戰略的實施。“十一五”期間,全國建設十三個大型煤炭基地,以市場運作為主,扶持發展優勢企業,進一步加快跨行業、跨所有制、跨國戰略合作。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直接決定著企業的效率,加強管理、提高企業經營管理現代化水平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永恒主題,我國加入WTO以后,煤礦企業經營管理落后的矛盾更加明顯,信息網絡技術的發展對企業經營管理的理念、體制、方法等也產生了全方位的影響。鎮城底礦選煤廠根據集團公司大力推行市場化運作的總體思路,以創新為導向,以轉換機制為重點,推進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提高,適應新形勢,迎接新挑戰。針對國有煤炭企業在管理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應加強煤炭企業管理。
1煤礦企業經營管理存在的問題
1.1在成本管理方面
傳統觀念認為主要是加強成本的計劃、控制和考核管理。這種觀念遺漏了一個首要的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就是生產技術設計環節。
1.2在努力提高產量方面
傳統的認識主要是增加工作面的個數與長度來廣種薄收,這種方式是可以確保產量,但卻忽視了如何在同等的條件下多產煤,即提高采煤效率這一環節。
1.3在確保經濟總量方面
傳統觀念認為主要以增加工作面的生產能力,正常組織生產、多產煤為主。這種傳統認識忽視了提高采后回收率這一環節,一般很難做到產銷平衡。
1.4在營銷管理方面
傳統觀念認為主要以提高市場占有率,確保運力,實現供、產、銷平衡為主。這種觀念忽視了產品銷售的價格管理環節,在銷量確定的前提下,價格是影響銷售收入的主要因素,根據市場的行情,不失時機地變動產品的價格,才能為企業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
1.5經營管理的主要職能方面
經營管理的主要職能通常是由主管部門承擔,材料成本由供應科負責,工資成本由勞資部門負責等,這種傳統的認識主要是通過計劃及控制手段來實施的,但作為成本發生的主要環節在基層往往與實際情況脫節。
2現階段煤礦經營管理應注意的問題
2.1經營決策方面
一個企業經濟效益的高低主要取決于經營決策是否正確,要綜合市場變化、內外部條件、自身基礎和實力等多方面的因素,優化工作思路;把握經營決策的科學性、可行性和戰略I生。要在企業內部建立民主化、科學化的經營決策體系,召開礦經營例會等形式減少或避免經營決策失誤。
2.2財務管理方面
煤礦的經營管理一定要以財務管理為中心,牽住資金管理這個牛鼻子。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有市場才有效益,煤炭產品只有進入市場,通過銷售收回資金,才算完成商品生產的全過程。
2.3目標成本管理方面
眾所周知,企業是以產品生產經營為主的經濟實體。實現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是企業進行各種經濟活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因此,任何決策失誤、管理目標的不明確及經營管理意識的單薄,都會對企業的生存和長遠發展產生不好的影響。實行目標管理是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一定要把握住成本目標確定的科學性、合理性和考核措施的嚴密性。要抓住構成成本的幾大要素,充分挖掘內部潛力,群策群力,節支降耗。
2.4產品營銷管理方面
煤礦企業要從以生產為中心轉向以市場為中心,由“以我為主”轉為“以客戶為主”,重視客戶價值,圍繞客戶推進營銷機制創新,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以銷售為龍頭,帶動煤礦的經營鏈條按市場機制良性運轉。要重視了解市場、研究市場、預測市場,按市場需求調整。同時,注意營銷策略的研究和銷售隊伍的培訓,在當前認真執行國家政策的同時,不要忽視與客戶的密切聯系,并要加強煤炭的售前和售后等服務,從而提高本礦煤炭產品在市場上的占有率。
2.5質量管理方面
盡快由產量效益和速度效益型的戰略轉移到品種質量效益型的經營戰略上來,這是當前煤礦經營管理的一個主攻目標。煤礦企業加強質量管理主要是兩個方面,即產品質量和工作質量,要以各個生產環節,各個工種崗位工作的質量保證產品質量,保證經濟增長的質量。
2.6人本管理方面
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必須注重人這一最活躍的生產經營要素,將傳統管理由以物為中心轉向以人為中心,突出人在企業各項管理之中的主體地位。這些都要求企業始終堅持以人為本,構建以人為本的企業文化。徹底改革煤礦企業現行的人事制度,創新用人機制。煤礦企業內部應普遍實行競爭上崗、末位淘汰制度,使上崗員工有壓力而努力工作,下崗員工努力學習新知識,組成重新上崗預備隊,形成崗位競爭態勢。煤礦基層各單位領導和職能部門負責人實行競聘上崗,定期考核,末位淘汰制。同時,相應改革分配制度,對有特殊貢獻的煤礦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班組長等提高職務津貼標準,拉開收入差距。
2.7信息技術方面
在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諸多企業管理層對信息化提升企業經營管理水平的重要性給予了足夠的重視,且能夠積極地推進企業信息化建設,實現企業管理方式、管理思想與現代信息技術的有機結合。創新煤礦經營管理手段,煤礦企業要充分利用信息網絡技術,建立功能齊全的企業信息資料庫,管好用好各類信息。要用信息技術實現煤礦企業經營管理的集成化。要實現企業信息集成化管理,需要進一步投入人力、物力,改革現行業務自成體系的流程,再造以市場鏈為重點的業務流程,統一規范,確保企業信息的一致性和有效性,為煤礦企業經營服務,促進煤礦企業的改革和發展。
3煤礦經營未來發展的對策及建議
3.1以信息技術促進煤礦經營發展
煤礦要實現發展戰略目標,當務之急是在生產技術中運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技術。一是加強產學研究的聯合,二是加強聯合攻關,三是加強地質科技成果的轉化,形成實際生產力。通過科技創新提高煤炭資源的保有程度,研究開發深部礦產的勘察和開發技術,大幅度提高煤炭資源保有程度,大力提高采礦回采率。發展煤礦產品深加工技術,新能源、新材料技術,節能、節材、節水、降耗技術和工藝,降低資源消耗水平。同時推進潔凈煤技術的開發,優化能源結構。加快煤礦技術和裝備設備的更新步伐。
3.2以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煤礦企業經營
煤礦企業要積極參與市場競爭,發展集約型增長方式,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盡快改變傳統的靠增加資金投入,拼設備、拼人員、拼能力,改變單純追求產量優勢,而過度消耗資源,污染破壞環境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建立起依靠科技進步,科學合理開發煤炭資源,提高煤炭產品質量,改善區域環境集約型的經濟增長模式,努力提高煤炭資源的利用效益,以最小的資源消耗和環境破壞,換取最大的經濟效益。
3.3更新經營管理手段
煤炭企業要從企業發展的現實需要出發,積極推進管理信息化建設,采用先進的電子技術和計算機網絡技術,改造、淘汰落后的生產和管理方式,實現重點領域動態監控監測,逐步延伸到企業經營管理的各個環節,不斷提高企業管理現代化水平,為煤礦企業經營實現效益最大化提供有力保障。
總之,煤礦企業只有逐步推進經營管理向更高層次發展,通過轉變觀念、強化責任、嚴格考核、建立健全人本管理機制,切實開展好人本管理過程等一系列工作,才能提高煤礦企業的經營管理水平,也只有這樣煤礦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勝利,才能真正實現煤礦企業與員工的共同發展。因此,在今后的發展中,煤炭企業必須結合本企業的具體實際,不斷地探究和創新生產經營管理方式,以轉變粗放型生產經營模式為重點,實現企業在新形勢下的可持續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