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
摘 要:讀與寫結合就是指從課文內容出發,以文本為載體,設計相輔相成的寫作訓練,把讀、寫、思有機的融為一體,在讀寫結合的練習下,發展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能力。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老師要做到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機融合,在閱讀中引入寫作,在寫作中加深閱讀理解,引導學生多讀多寫,在閱讀課的教學中,充分利用好讀寫結合的載體作用,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讀寫結合
朱熹曾說過:“讀書,始讀,未知有疑;其次,則漸漸有疑;中則節節是疑。過了這一番,疑聽說讀寫,攻克語文堡壘?!边@句話很好地詮釋了讀與寫在語文學習中的重要作用。所謂讀與寫結合就是指從課文內容出發,以文本為載體,設計相輔相成的寫作訓練,把讀、寫、思有機的融為一體,在讀寫結合的練習下,發展學生的思維,提升學生的能力。因此,在小學語文的教學環節中,讀寫結合的訓練顯得尤為重要。
一、 讀寫結合模式的內涵
小學語文讀寫結合就是指依據新的語文課程標準,結合課本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指定相應的教學目標,將語文閱讀和寫作結合起來,進行系統性、序列性、目的性地訓練,用閱讀促進寫作,用寫作增強閱讀能力,使每個學生掌握知識,提高學生的讀寫綜合能力。
著名的教育家葉圣陶曾說過:“語言是思想的定型。”語言不但確定思想的外在形式,同時也確定思想的內在質料。語言的材料和思想的質料是合二為一的。思想必須通過語言被人知曉,寫下來可以讓別人看見。由此可知,語文閱讀教學包含讀和寫兩方面。學生閱讀教學的學習過程的最終目的就是讓學生能說會寫。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我們語文老師應該將閱讀和表達統一結合起來,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體悟文本情感,學習文本的寫作手法,提高語言的運用能力。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引入小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與學生探討交流,在師生和生生之間的交流下,閱讀能力提升到更加高的層面上。在這一基礎上,學生將感受及時記錄下來,讓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快樂。
二、 讀寫結合模式的意義
小學語文老師在教學過程中一直關注閱讀教學,閱讀教學既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學生只有充分地閱讀課本的內容,才能透徹地把握語文的知識點,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在寫作訓練的同時,又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力。閱讀和寫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密不可分,環環相扣。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運用好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是讀寫有機融合,給學生完備的閱讀材料,為學生創造寬松自由的寫作空間,從而切實提高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
三、 讀寫結合的有效策略
1. 立足課文,拓展寫作思路
蘇教版小學語文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編者精心挑選編輯成冊的。每一篇文章無論是選材還是立意,都是學生很好的范本。所以,我們每一個語文老師應該深入挖掘教材,鉆研教材中讀寫有效的結合點,在閱讀教學中無痕滲透作文教學。小學生由于年齡的特點,他們的思維還處于形象思維階段,這就決定了仿寫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價值。讓學生在學習課文的同時,把握課文的選材、立意、語言。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進一步深入感悟文本的內容。例如在教授《莫高窟》這篇課文時,課文中的第三小節,雖然只有短短的四句話,但用了總分的結構介紹了莫高窟,第一句總說它的彩塑和壁畫,后面分別介紹各種各樣的壁畫,這種總分的結構給小學生寫作帶來很好的示范作用。因此,在教課文的過程中我讓學生談談這段中你們認為寫得比較好的細節,有的學生說這里用比喻的修辭比較好,有的說這里的排比句式比較好。在學生暢所欲言后,我順勢讓學生按照課文的結構、修辭、句式來寫一寫學校的花圃。學生有針對性的模仿,起到非常好的效果。在今后的作文中,我想總分的結構方式已經在學生心中根深蒂固了。
2. 課外拓展,加深課文理解
小學的六年時間,靠課文中的兩三百篇課文的閱讀量,對與小學生來說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在教課文的同時,還需要加大學生的課外閱讀量。只有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例如在學習《負荊請罪》時,可以布置學生去查課外的相關資料,去把握這個詞語的出處來源。學習《小草和大樹》時可以布置學生去課外讀一讀《簡·愛》。在教《裝滿昆蟲的口袋》這篇課文,可以布置學生去閱讀法布爾的《昆蟲記》。在課外閱讀的同時,布置學生做好讀書筆記,寫自己的體會。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讓他們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
3. 有效評價,提升語言能力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評價應盡量從正面加以引導,以鼓勵、表揚等積極的評價為主,采用激勵性的評價。這就要求我們語文老師課堂上充分尊重學生的獨到感悟和見解,對于學生的錯誤和缺點進行正確的引導。有效的評價可以引導學生、喚醒學生、激勵學生。教師的積極評價語言可以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情感體驗。比如在閱讀課中,老師提問:你第一遍的朗讀好在哪里?生:在第一遍中,讀得富有感情,聲音洪亮。老師說:看來你課前做了很好的預習工作。而且注意了朗讀中的輕重音。學生很自信,就更樂于展示自己,激發了學生課堂學習的興趣。在作文批改時,教師應該多尋找學生作文的亮點,多表揚少批評,甚至還可以邀請家長參與評價。在評講作文時,根據學生寫作的選材、立意、構思、語言進行評價,同時推薦他們去課外閱讀和他們有類似寫作風格的名家作品,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小學是學生構建基礎知識的重要階段,作為小學的語文老師要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闭Z文的學習是日積月累的過程,讀寫能力的提高不能一蹴而就。在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老師要做到閱讀教學和寫作教學有機融合,在閱讀中引入寫作,在寫作中加深閱讀理解,引導學生多讀多寫,在閱讀課的教學中,充分利用好讀寫結合的載體作用,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參考文獻:
[1]李希才.讀寫結合發揮語文教學的整體效能——“讀中學寫”教改實驗的實踐與思[J].湖北教育,1999,(04).
[2]羅大同.讀寫結合是語義教學的一條規律[J].湖北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2,(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