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茜
【摘要】相對于大企業,我國中小企業的籌融資的渠道和能力較弱,因此提高內部資金的規范使用,有效避免資金不足或過剩現象,是保障企業長期穩健經營的首要因素。本文通過分析中小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成因,提出相應改進措施。
【關鍵詞】中小企業 資金管理 問題 原因 措施
作為企業發展的核心,資金管理是企業開展一切工作的基礎。中小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必須根據自身內外部實際情況進行資金規劃管理,在提高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同時,也保障了企業未來的有序發展。
一、資金管理概述
資金是價值在流通環節的貨幣體現,是企業運行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企業的資金管理主要是依據市場和自身情況,合理預算資金,并管控其使用流通全過程的方式。其目的在于:提高生產效率,節約企業成本,以期達到利潤最大化的效果。企業資金管理包含了對企業固定資金、流動資金和專項資金的統籌管理。其中流動資金管理是重中之重,直接關系著企業資金鏈的運行順暢和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
近年來,我國中小企業的籌融資渠道、國內外訂單量和企業利潤空間不斷收窄,市場競爭環境也日趨激烈。要適應上述情況,要加強企業自身的資金管理能力,保障企業資金的長期穩定運營,避免因無規劃的隨意使用資金、少依據的錯誤收支資金和缺監督的資金控制不規范等問題,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企業投資與實際情況背道而馳等情況發生。
二、現階段中小企業資金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一)缺乏管理意識,高層認知較淺薄
相比成本控制和市場開拓,資金管理在企業管理層的重視層級上,往往處于較低的層次。究其原因在于:企業管理層總是以實現企業短期絕對收益為目的,對于有助于提高企業長期和邊際收益的資金管理能力認識淺薄。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企業高層更愿意把資源投入到產品開發和市場營銷拓展上,從而導致提高企業資金管理能力的各項措施,難以的有效的落實和推廣。
(二)缺乏準確信息,決策前提依據不足
做好企業資金管理的前提是掌握真實準確的量化信息。但由于受企業各部門(或環節)的溝通不暢影響,企業主匯總所得的信息往往存在偏差。小企業的主要財務管理人員,經常是外聘的代賬會計,其數據整理只能通過核實企業交易單據等進行匯總,缺乏對生產和交易環節的直觀認知。一旦出現單據丟失或存放混亂的問題,其量化數據更難反映企業真實的運營信息,企業主在做出決策時往往是盲目或者完全與企業實際相悖的。
(三)缺乏監督機制,全流程監控不力
中小企業的資金管理,對于資金的來源、去向和收回的監管力度相對不足。企業主關注的角度更偏向于產品或服務的銷售環節,對于資金的管理出現重視應收多過應付的,一旦出現計劃外的資金支出,很容易造成資金短缺問題,從而給企業造成嚴重的損失。在投融資環節,由于缺乏對企業資金收支、或有負債和股東權益分配的有效監督,企業主往往只能根據歷年經驗進行判斷,加大了財務風險,導致企業資金鏈出現短缺。現階段很多中小企業在融資時,自認為是理性的,但在到期歸還時,不得不借助過橋或借新還舊的行為,便是由于全流程監督機制的不完善導致的,這也是企業財務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因素。
(四)缺乏使用規劃,資金使用較隨意
規范健全的資金管理制度是企業做好資金管理的首要條件。但是中小企業的資金管理較為隨意,沒有形成一整套完善規范的資金管理制度,缺乏資金集中結算的環節或部門。中小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對于哪些是近期必用資金,急用保障資金和未來投放資金缺少統一計劃,資金的投放缺乏針對性,從而導致應用資金的時候出現資金短缺問題。從現實情況來看,由于企業資金使用規劃的缺乏,是很多中小企業無法采用零庫存政策的主要推手。企業的產品積壓嚴重,占用了太多的流動資金,導致企業不得不向銀行甚至個人進行借貸,并承受較高的財務成本,不利于企業長期有效發展。
(五)缺乏專業人員,財務管理較無力
為節省人力成本,中小企業往往忽視對專業財務人員的引入和使用。企業財務人員多數情況下僅根據企業資金的收支情況,編制企業財務報表和相關明細表,缺乏主動分析企業財務現狀和控制資金收支的意識。在需要財務數據支撐決策時,只能根據既往的數據進行臨時編纂和整理,數據的可靠性和及時性都難以保障。對于中小企業的財務人員而言,其薪資結構較少包含有益提醒和主動控制獎勵,從而導致財務人員即使發現企業資金管理中的問題,但受限于績效考核模式和自身利益的考慮,往往不會主動控制,也較少對其提出有效建議。
三、中小企業資金管理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科技支撐不足,數據信息提取困難
中小企業普遍缺乏適合自身實際需求的資金管理和信息交互系統,大多數企業的系統,開發時沒有根據自身需求進行設計。個別企業完全忽視科技系統管理,純手工式的記錄和部門間口頭溝通,往往造成信息的遺漏和傳達不利。而由于缺乏部室之間的信息交互系統,各部門或環節在信息交流時,容易根據自身的利益需求截留有效信息,甚至提供虛假信息。
(二)財務管理結構有缺陷,主觀思維影響較大
由于中小企業的資金使用隨意性較大,其財務管理的結構容易受企業主個人的主觀思維影響。從而出現企業將用于正常經營、短期償債的資金進行對外投資,無規劃少監督的盲目投資,最終會影響企業的正常運轉。對于使用代賬會計的小企業而言,其資金在流通時,企業財務人員基本不會對資金使用的正確與否提出警示,缺乏了必要的制衡機制,往往是發現了問題已經來不及整改。
(三)財務使用未與企業遠期規劃掛鉤,中高管財務收支即期性過強
中小企業因全面預算管理的相對落后,難以對企業內部生產流程進行預算編制和分析考核,企業利潤目標往往不能與遠期發展規劃相匹配。企業高層因追求短期利潤增長,而過度使用即期資金,導致企業運行后期出現資金短缺的現象屢見不鮮。與此同時,大部分企業在資金使用過程中,內部中層出于對本部門或環節的利益需求,不斷提出資金使用需求,導致資金分散收支的情況發生,資金的利用效率不可避免地收到影響,從而出現一方面資金沉淀嚴重,另一方面卻資金缺口大增的情況,最終只能通過非必要借貸的方式,進一步增加了財務成本支出。endprint
四、中小企業資金管理的改進措施
(一)提高信息處理能力,避免信息截留和虛假信息問題
中小企業因根據自身需求,開發獨立的財務管理和信息交互系統,推進企業財務與業務的一體化管理,從而實現企業管理的信息透明化。最大程度避免人為的信息截留和虛假信息問題。企業高層可根據市場環境,結合企業實際情況進行決策,確保資金的統一調度,避免出不當時、入不應需的情況發生。這樣既保障了資金的投放合理性,又提高了資金的利用效率。
(二)建立資金集中結算模式,加強運用環節監督與管理
通過完善企業內部財務管理體系,建立健全企業內部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資金管理。在日常工作中,實施全面的預算管理,從資金集中管理入手,完善資金集中結算中心,加強資金的統一管理。在企業生產流通各個環節實施預算編制、分析與考核。通過持續的財務分析,分析資金管理各環節存在的問題,并尋找合理的解決方案。企業管理者不斷秉承追求零庫存的理念,降低庫存積壓和資金使用成本,優化企業資產負債結構。
(三)優化資金使用結構,平衡遠期發展與即期目標的關系
中小企業應加強對財務的定量分析,以遠期發展為著眼點,進行長期的財務規劃,不能一味追求短期內銷售收入和利潤增加。企業主在使用資金時,避免因主觀因素隨意使用資金,應從企業發展全局進行籌劃,平衡遠期發展和即期目標的關系,做到財務管理系統化、生產流通協調化和資金利用高效化,從而保障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有鑒于此,企業主必要的資金運營管理能力需要不斷培訓提高,避免出現企業現金持有不能滿足后期業務需求,應收賬款到期及時收回難和庫存積壓超過企業合理資產結構等情況。
(四)建設專業化團隊,激發財務管理人員的主動性
要做好資金管理,企業首先要搭建完善的財務管理團隊,并將財務管理人員的績效,與企業資金管理實效掛鉤。在考核財務人員對企業資金管理有效性之前,須將企業資金管理的各環節,如:資金收支的合理性、預算編制的有效性和財務建議的全面性等進行量化,最大程度避免經由主觀因素對財務人員資金管理能力進行評價。企業管理層也應明確財務人員為企業資金管理的負責人,對于資金管理效果的好壞承擔首要責任。唯有如此利用獎懲結合的手段,才能激發財務管理人員在資金管理工作中的主動性和有效性,避免其因工作懈怠而對企業資金管理工作產生的一系列負面影響。
(五)提升管理層認知,明晰資金管理在企業運營中的意義
企業管理層在重視成本控制和市場營銷的同時,也要充分的認知到資金管理在企業穩健運行和長期獲利方面的重要作用。企業財務管理團隊,要多以實際案例向企業管理層傳導,資金管理對企業發展的有利作用。企業高層也應該加強自身的培訓和學習,以保障企業穩健運行的前提下,主動運用資金管理的手段,嘗試多樣化的企業管理方式。并通過實際效果,回顧歷來在資金管理方面的缺失,最終予以補足和提升。
五、結論
隨著市場環境的不斷變化,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小企業必須明晰自身缺陷,根據科學的管理方式,控制資金的持有數量的同時,防止資金運營不足的情況。以追求企業長期穩定收益為目標,切實做好資金管理工作,提高資金利用效率與合理性,從內部改善做起,提高中小企業自身的盈利能力和償債能力。
參考文獻
[1]李俊龍.《中小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與對策》遼寧師范大學海華學院.2016.
[2]盧春紅.《探討企業資金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其控制》西安龍華實業有限公司.2012.
[3]陳唯唯.《中小企業資金管理問題分析及對策》福建省中小企業服務中心.201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