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楚澄
【摘要】本文首先簡要闡述了企業財務風險的種類,然后分析了目前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最后從實際出發,探討了新時期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和控制的策略,希望能以此為相關人員提供參考,優化企業財務風險管理。
【關鍵詞】新時期 財務管理 風險控制 企業
當前的市場環境中,各企業之間的競爭愈發激烈,企業要想求得可持續發展,在這樣的條件下生存下去,就必須要進行財務風險管理。如果風險防范意識不足,或是制度不完善等,就可能給企業帶來重大損失。因此,針對新時期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及控制策略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現實意義。
一、企業財務風險的種類
現階段,企業財務風險變得越來越多樣化,而總體來看,主要包含了以下三大風險。第一,投資風險。企業在發展階段中,必須要進行科學合理的投資,這是企業賴以生存的主要保障。企業一旦投資便會出現投資風險,完全沒有風險的投資是不存在的。而投資風險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不僅有內因,同時也包含了外因。如果投資決策出現失誤,則難以得到預期的收益。第二,籌資風險。這種風險主要是由市場、經營、決策等多種因素引發的,在匯率和利率波動的情況下,企業會產生不同程度的成本變化。這就會導致企業財務風險上升,經濟利益受到影響。第三,資金回收風險。該風險是由產品銷售失策、信用政策不當等因素導致,并且和企業資產負債相關,會使企業的財務遭受損失。
二、企業財務風險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一)管理制度不夠完善
對于企業而言,財務風險管理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工作,同時也是必須要落實的關鍵基礎。然而,一些企業的財務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在某些方面出現了漏洞,使得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無法真正落實。甚至于使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和表面,不能深入到內層,大幅度提升了企業財務管理的風險。另外,還有的企業管理制度比較陳舊、落后,無法滿足財務管理的實際需求。這也使得企業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很難得到全面的監督與規范,讓企業在市場變化中面對各種各樣的風險。
(二)內部資本結構不科學
當前國內市場經濟體制正逐步完善,各個企業也迎來了全面發展的大好機會。但是部分企業內部資本結構不科學,這便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企業的發展。一方面,企業將短期經濟利益作為追逐的目標,而沒有看到長遠的利益,因此難以實現可持續發展。另一方面,企業在實施財務風險管控時,由于集中力量追求財務杠桿所提供的經濟效益,導致企業面對較高的負債率,從而產生了資金和負債失去平衡的局面。所以,企業的資本結構不科學,會給企業的發展造成較為直接的負面影響,乃至于使得財務風險頻發。
(三)防范風險的意識不足
有的企業對于財務風險的防范意識較為薄弱,沒有采取足夠的風險防范措施。一些企業在進行財務風險管理時,缺少主觀能動性和必要的方法策略,或是處理不到位,導致出現“重財務效應,輕財務風險”的狀況。同時,企業的財務風險控制還存在流于表面的問題,缺少具有針對性的貫徹落實途徑。于是企業的財務風險成了無法規避的難題,嚴重影響到企業的正常發展。
三、新時期企業財務風險管理和控制的策略研究
(一)建立并完善財務風險管理制度
當前經濟現代化發展速度加快,企業發展也面臨著新的格局,所以,更需要實現科學化與規范化的財務管理。從目前情況看,企業財務風險管理的實施,一定要建立在完善的管理制度的基礎上,并不斷鞏固企業財務風險控制的內在環境。首先,對于財務風險的管理需要重點強調管理工作的標準化、有序化施行,保證相關工作能夠順利開展。同時還要以規范化的考核為基礎,不斷提升財務風險管控的實效性。其次,需要重視財務風險管理的現代化特點,要明確各個崗位的具體任務,把責任落實到人頭上。只有采用這樣的方法,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強化企業內部財務風險管控的有效性與科學性。
(二)對內部資本結構進行優化
從現階段時代背景看,企業發展步入到數字化時代,并且將市場作為主導。因此,企業內部資本結構是否合理,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企業能否實現順利發展。因此,必須把控制企業財務風險作為基本前提,針對企業內部資本結構進行優化處理。特別是對于企業的融資,一定要展開全面的調查與研究,爭取利用最好的資本結構,實現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高效融資。從一方面看,內部資本結構的優化需要將企業的經濟效益最大化作為主要方向,讓企業資本結構逐步變得更加科學合理。從另一方面看,對于企業資本和負債失衡的問題,需要在資本結構優化的過程中進行適當的調節,從而完善對財務管理風險的防范與抑制。所以,企業在經營管理的時候,必須要重視對資本結構的優化,要把企業的實際需求放在首位,靈活適應市場的變化,進而為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創造低風險的良好環境。
(三)強化財務風險防范意識
新時期的財務管理十分重視對于風險的防范意識。世界經濟已經邁入了后金融危機時代,所以財務管理更需要慎之又慎。意識是行為的主導,可以有效規范并控制財務管理活動。正確的意識形態可以讓企業作出合理的決策,從而對財務風險進行科學管控。對此,企業一定要強化自身的風險防范意識,以進一步提升風險控制的有效性。首先,領導者要樹立起自己的風險意識,要秉持科學發展觀,嚴謹地對待財務風險管理工作,為企業構建出理想的財務風險管理環境。其次,企業員工也要重視風險管理,讓自身形成正確的意識,以積極向上的態度全力投入到風險管理工作中,最大限度地規避財務風險。最后,企業還需要在內部建立起端正的財務風險管控理念,讓員工參加培訓,并切實開展有關風險管理的教育活動,以此提高所有人員的素質水平,達到抑制風險的目的。
四、結束語
新時期企業財務風險管理是一項較為復雜的工作,要求管理人員具有較高的素質和較強的專業性。對此,企業應當建立并完善財務風險管理制度,對內部資本結構進行優化,同時強化財務風險防范意識。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企業在新時期實現穩步發展。
參考文獻
[1]黎思.淺析新時期企業財務管理的風險管理與控制策略[J].經營管理者,2016,(35):157.
[2]陳朝暉.企業財務管理內部控制若干問題的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6,(08):253.
[3]陳劍鋒.基于企業財務會計內部控制分析及強化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6,(14):23.
[4]張曉民,張雪艷,權紅.中小企業初創期的財務風險控制策略[J].大學教育,2014,(15):158-1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