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金芬
摘 要:小學科學在小學教育教學中已經成為一門十分重要的課程,而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是小學科學課程教學的首要任務。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非常重要,這不但能夠提高教學效果,而且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具有重要意義。論文通過深入分析目前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在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具體措施,希望能夠為優化小學科學課程教學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科學;存在問題;培養;探究能力
一、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重視程度不足
受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一些學校的管理者沒有正確認識到小學科學課對素質教育的順利實施和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重要作用,始終認為科學課是副科,不能與語文、數學等主科課程相提并論。因此,在教學資源配置上、教師力量的選配上、教學設施的完善上都沒有予以高度重視,導致小學科學課的課時偏少,專業教師和教具缺乏,嚴重影響了小學科學課教學目標的達成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教學方式落后
當前小學的科學課程教育大多重于形式,教師為了課程的順利進行,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和教學計劃,仍以教師的主導作用開展教學活動,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限定了學生的思維,影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過程,使得課堂教學氛圍壓抑。由于課堂缺少學生自主操作的環節,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沒有得到有效培養,從而大大降低了科學課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三)教學方法單一
小學科學課中主要包含基礎的科學理論和科學知識,這些抽象、難懂的知識對于理解能力較差的小學生而言是一種巨大的挑戰。但很多教師并沒有根據課程特點創新教學方法,而是依舊采取板書和講解的教學方法,使得小學生無法消化吸收這些知識,更激發不起學生對自然科學的熱愛與探究。
二、在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小學的科學課應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注重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探究,進而樹立科學嚴謹的科學思維和科學精神。因此,如何在小學科學課程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成為小學科學課的首要任務。
(一)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
小學科學課的知識與內容均與生活實際緊密相連,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課程。因此在小學科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對問題的質疑能力,有效激發學生對科學知識的探究熱情,使學生養成敢想敢問的好習慣。比如,在課堂開展教學內容時,教師可通過聯系實際生活中的一些現象來導入課程,激發學生探究欲望,提升學生探究熱情,從而引導學生對教學內容進行較好的探究。除課堂教學內容之外,由于小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較強,教師可加強課外教學,鼓勵學生多親近自然、感受社會,發現與探究生活中的科學現象,組織開展各種課外科學探究活動。
(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與探究
由于小學生本身具有好奇心較強和天真好問的特點,所以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教師應當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積極發問,引導學生對提出的疑惑和問題進行探究,從而理解掌握科學知識。比如,在“聲音來源”這一內容教學過程中,教師可利用不同方式發出不同聲音,使學生對這些聲音來源進行質疑猜測,然后積極思考探究,最終找出“聲音來源”這一問題所對應的答案,很好地培養了學生質疑探究問題的能力,又使學生對這一知識進行較好學習。
(三)通過實驗教學培養學生探究能力
對于小學科學學科而言,其基礎為觀察及實驗。通過實驗觀察獲取直觀有用的現象信息,使學生的感性認識轉變成為理性認識,在此基礎上更好地促使學生實行探究性活動。所以,在小學科學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實驗教學,加強對學生觀察實踐能力的培養。比如,對講授太陽光的直線傳播和太陽光是七色的復合光的內容時,可以讓學生做小孔成像,三棱鏡色散等實驗,這些實驗需要的工具簡單,操作容易,并且特別有意思,從而激發學生的科學探究興趣,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四)組織學生討論,培養學生的溝通能力
在小學科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自由交流和討論,讓學生在交流和討論的過程中理解和鞏固知識,明確需要注意的問題和事項,認識到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不足,為以后的學習奠定基礎。因為是學生自由交流與討論,學生可以大膽地提出新的方法或思路來解決問題,在提高學生溝通能力的基礎上,更好地培養學生主動探究的能力。例如,在學習《凸透鏡成像規律》這一課程過程中,教師可以安排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自主進行實驗,讓學生相互觀察評價彼此的實驗過程,并通過相互討論總結出實驗的結論。學生通過激烈討論,不但能夠提高學生的交流能力,而且能在交流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新辦法。
(五)挖掘學生潛能,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
小學科學所涉及的科學內容大都和生活現象相關,對于同一知識內容可能有很多生活現象可以揭示說明,所采用的實驗方法也有多種。所以教師應鼓勵學生注意觀察,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設計實驗方法與內容。例如,在進行《細菌》這一課程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分組設計實驗,將不同的食物或者水果放在玻璃瓶內,然后讓學生進行觀察與記錄玻璃瓶內物體的變化,討論總結實驗結果。這樣不但激發了學生的探究興趣,而且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現代小學科學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是一項重要的內容,對推動科學教學進一步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師應根據小學生的特點,制定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科學素養,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從而提高小學科學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光.如何在小學科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J].西部素質教育,2017,3(13):10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