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經濟不斷地發展,人們對教學質量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而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正是學習各項基礎知識的起步階段,在這個時候的教學也需要更加符合學生的要求,特別是數學這種具備一定抽象能力的學科,對于教師來說存在一定的挑戰。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讓知識從課本回歸到實踐中。與此同時,抽象的知識有了具體的附著物,對于教師的教學來說,是相當有利的。本文主要從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的意義以及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的策略這兩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
一、 引言
隨著教學改革的逐漸推進,我們越來越強調學生在整個課堂中的主體地位,也是學生的需求,而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讓課本知識和實際的經驗有效地結合起來,學生能夠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實際的教學中,從而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增長社會經驗,更是一種綜合能力的提升,對于培養綜合素質人才是相當有用的。當然了,進行小學數學課堂的生活化教學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教師需要在這個過程中面對諸多挑戰。所以說教師需要根據實踐中的所得不斷進行調整,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更好地滿足學生的需求,真正的實現數學課堂的生活化教學,讓生活化的課堂為培養高素質的學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 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的意義
(一) 有利于吸引學生的興趣
就目前的課堂來說,很多教師便是進行單純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學生難以參與到課堂中來。而隨著教學改革的推進,需要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來。而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將學生所學的知識和自己實際生活相結合起來,學生并不是學習,而是在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學生的參與度會更高,學習興趣也會更強。同時,接觸的都是自己熟悉的事物,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也會產生親切感以及熟悉感。學生代入感增強,對于學習新知識便會更加的積極主動。在某一種程度上來說,學生更加感興趣,這也是培養學生興趣的一種方式。
(二) 有利于建立高效的數學課堂
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從學生的需求出發,采用貼合學生需求的方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僅是“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中來對于高效課堂的建立是相當有必要的。一方面,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讓學生在良好的生活情境中進行合理而有序的學習,提高該知識點的學習效率,而在另一方面,生活是個大課堂,還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思維的發散,確保學生不僅僅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而是綜合素質的培養。所以說在某一種程度上看來,是建立可持續發展的小學數學課堂,是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
(三) 數學學科的內在要求
數學是一門從實際生活中抽象出來的學科,必然也將利用它解決生活中的問題,而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便是滿足數學學科的內在要求。說到數學,必然是帶著一定的抽象性的,而針對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發展的還不夠,而他們剛處于從幼兒園“游戲性”的教學方式的過渡階段,而這兩方面的原因都造成了小學數學教學上的挑戰。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抽象的知識點回歸到具體的實際中,讓學生學習起來更加的貼近生活,同時更好地利用數學這門處理實際生活中的問題。
三、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生活化的策略
(一) 教師的高度重視
雖然說,一再強調學生是課堂的主人,我們要將課堂歸還學生。但是在這期間我們不可否認的是教師的引導作用。首先來說,教師是這堂課程的組織者,決定了教學知識采用什么樣的呈現方式,而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一套課程質量的好與壞。所以說,教師的專業素質是相當重要的。教師在思想層面的高度重視為教師接下來的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導作用。而思想層面的重視,也意味著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會更能加主動進行探索和思考,讓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不僅僅是停留在思想層面。生活化教學方式的樹立,讓教師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轉變教學觀念,采用更科學的方式進行教學,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建立高效的小學數學課堂。
(二) 采用生活中的教具
生活化的教學首先便是利用生活中的“教具”,為學生的學習創設可能,創設符合學生學習的學習環境。根據課堂教學的要求,進行實際生活情景的創設,不僅僅是可以講學生們的學習熱情調動起來,與此同時,還能夠將具體的知識點具象化,學生更容易理解。比方說,在進行《數一數、比一比》,教師在教學生進行點數的時候,可以從自己實際生活出發,例如,我有幾個鉛筆,我有幾塊橡皮等等……進行點數的對象不僅僅局限于課本上的物體。其次在進行比一比的時候,是需要讓學生明白“多”與“少”的含義,教師同樣也可以從實際中的例子,讓學生進行正確的點數以及判斷。在這個階段中,學生從實際生活出發,更能了解“多”與“少”的實際含義,從而從思想層面建立這些相對概念。當然了,生活化“教具”的使用,應該根據課本的具體要求,進行適當的引入。
(三) 將教學中的重難點與實際生活相關聯
對于數學來說實際上就是將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抽象出來成為數學結論,而直接進行知識點的教學,便是將思考的過程省略了。所以說,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便是將知識點回歸到實際中,讓學生從實際生活中去學習。比如在進行圖形一課教學的時候,教師便可以先讓學生畫出生活中認識的圖形,然后從學生熟悉的圖形中去觀察、總結,自己去進行探索。相對于課本上語言的歸納來說,學生自己的思考過程中對于這些圖形的理解更加的透徹。同時在學生探討的過程中,學生能夠有話說,敢于在課堂上表達自己的觀念,這對于學生來說就是一種進步。與此同時,活躍了課堂的氣氛,讓學生都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來。
(四) 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更是一種教學理念,能夠指導教師采用什么樣的教學組織方式。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要求教學內容緊緊貼著生活,方式也應該貼近生活,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方式中學習知識。當然了,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能夠讓生活化的教學更好的落地。比方說在進行圖形的探索的時候,教師可以采用全班參與的模式,也可以采用小組模式。而對于一些有一定的難度的問題,比方說長方體、正方體表面積計算的時候,便可以通過實際物體,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探索。還有的便是演示法、實驗法等等一些方式。但是無論是采用什么樣的組織形式,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都應該進行適當的引導。同時依據學生的表現,進行及時的評價和總結,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進步。當然了,評價方式也需要注意言之有物,同時具有針對性,這樣才能夠幫助到每一位學生不斷地進步。
四、 總結
在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是建立高效課堂的內在要求。而對于教師來說,卻是一個不小的挑戰,教師需要根據教學知識的重難點以及學生們的內在要求進行判斷,根據學生們實際的認知能力進行安排,使學生的學習能夠始終處于“最近發展區”,從而為學生的發展獲得一個良性的循環。當然了,對于教師而言,更為重要的是,在實際中不斷接受檢驗,為小學數學教學的生活化探索出一條道路,建立高質量的課堂。從而讓生活化的教學方式,能夠真正地為小學數學的發展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吳德貴.與時俱進——對優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思路的思考[J].教師,2014,(16).
[2]賀沖.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高效性的實驗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4,(09).
[3]陳月霞,丁海君.探析新時期小學數學生活化教學模式[J].學苑教育,2015,(03).
[4]盧忠紅.小學數學如何實施生活化教學方案探究[J].數理化學習,2014,(07).
作者簡介:顧丹,江蘇省蘇州市,蘇州高新區通安中心小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