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有效的小學數學課堂能夠啟發學生思維,促使學生在掌握基本數學知識前提下,對數學知識有著探索能力以及思考能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體現在給學生傳授更多的知識,拓展學生的知識層面,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率,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得到較大的提升,就要教師轉變觀念,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課堂教學發揮最大的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一、 引言
課堂教學不僅是一門科學,同時也是一門藝術,課程改革的進行,對于各學科的教學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個學科都在不斷創新和探索新的教學方法,數學作為一門基礎學科更是如此。小學數學課堂教學需要采用靈活多變地教學策略,不斷激發小學生的學習熱情,對于低年級的學生,教師更應該為每個學生提供鍛煉的機會,使他們在小學數學的學習中有所收獲。一方面,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就在于數學課堂的有效性開展,收獲良好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教學的主陣地是課堂,要讓學生在數學課上學到更多的知識,促使小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開展就極為重要。下面就如何開展小學數學教學進行簡單分析。
二、 注重預習,提高數學學習有效性
小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所以教師一定要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開展自我學習,讓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自我學習能力的提升。當然在數學學習中,必不可少的就是對數學知識進行提前預習,學生開展預習,就會使數學課堂的學習效率得到提升,同時小學生處在數學基礎知識學習的階段,教師要以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為己任,進一步幫助學生建立數學知識體系,避免學生在公式記憶以及有效應用上存在問題。我們所講的預習,就是讓學生在課堂開始前,對課本內容有所熟悉,這樣在開展正式授課時,教師可以快速地進入學習過程,避免因為學生不熟悉課本內容,耗費大量的熟悉課本內容的時間。所以,教師要善于教導學生合理地預習,科學的預習,讓學生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知識。我們的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的學科,一旦學生學好了數學,對于小學生的智力發展,以及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同時能夠幫助小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所以加強數學課程學習的課前預習極為重要。小學生通過對教學內容的提前學習,還可以增強學習信心,在教師授課提問時,學生就會更加積極主動地回答問題,讓數學課堂學習氛圍更加活躍。例如:教師在開展圖形教學法之前,給予學生簡單的幾分鐘回顧時間,讓學生回顧一下預習的狀況,明確教師所提出的數學問題答案的出處,進行一定的語言組織,更加有利于提升本節課的課堂學習效率。
三、 角色互換,把握互動合作基調
在開展新型的合作互動教學模式過程中,就是讓學生學會與他人合作,獲得學習方法,提升數學學習效率。時代在改變,我們的教學方法也應該隨之改變,學生需要在一個活躍的氛圍下開展數學學習,所以傳統的教學方式已不適應現代化的數學課堂,這要求我們教師利用互動合作的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那我們說的互動合作學習是一種什么模式呢?就是一種使雙方之間產生相互作用并且交互雙方彼此發生積極有益的改變的過程,教師要認識到學生在學習中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在學習活動中是主體。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地根據學習到的知識框架有選擇性的接受外在的知識補給,在腦海中形成當前事物的主體,同時不斷地轉化為自我理解的方式進行知識回顧以及應用就是學生學習能力的提升。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的教師要樹立平等、民主的觀念,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點,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案,形成良好的師生關系,建立起學生對老師的信任,以學生為本,轉變角色特點。從傳統的知識傳授變為知識引導,用課余時間多多關注學生學習狀態,和學生成為學習上的朋友,互相促進,實現教師與學生角色上的互換,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同時在課堂上對學生的優秀表現給予更多的贊賞、鼓勵、寬容、理解。當然,我們的角色互換要注意適度的原則,在遵循學生學習的客觀規律前提下,教師要轉變自身觀念,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制定出新的教學計劃和目標,適應不同的教學對象,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促進互動合作學習模式的有效實施。
四、 制定教學目標,倡導開放型的教學
小學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一定要綜合考慮學生的學習狀況,制定符合學生特點的知識,尊重個體差異,需要別出心裁地尋找設計適合學生特點的教學計劃,學生的學習過程不是一成不變的,所以教師的教學計劃也應當是開放性的,有目的性的,不斷增強學生的學習效率,并且在課程的最后,通過教師與學生的共同反思中,提升互動合作成效,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在教學實踐中,如何進行反思?就需要教師設定一定的評價考核體系,教師對學生的評價要以鼓勵為主,對于學生犯的錯,通過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學生的行為,實施教育為主,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能力不同,思考方式不同,所以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應當進行分層評價。讓學生能夠在互動合作的學習模式中,增強學習能力,了解數學內容的多樣性特征,拓展思維能力。我們的教師在講解教材內容的時候,例如在學習圖形新知識時,數學教師首先采用傳統的講授方法,在構建基本的圖形知識框架后,讓學生參與到圖形的展示中來,課前可以讓學生動手制作不同的圖形,讓學生發現圖形的特點,這樣學生課堂上通過這些直觀的圖形,就很容易得出結論,提升課堂學習效率。教師一定也要保持充足的耐心,在教學實踐中,一步步摸索,一步步實踐,在不足的地方加以改正,在優勢的地方加以發展,進一步提升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質量。
五、 結語
提高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教師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學習,就能夠發揮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營造良好的氛圍,更加能夠讓學生快速、高效率地學習,不斷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許芳.提高小學數學教學有效性的實踐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2(65):67-68.
[2]馮瑋.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實踐與思考[J].學周刊,2016(17):134-135.
[3]李玲弟.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實踐與思考[J].魅力中國,2016(47).
作者簡介:林霞,江蘇省淮安市,淮安工業園區實驗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