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當體現對學生差異性的兼顧,從教學目標的設定以及教學活動的組織,到教學考核以及課外活動等方面,為學生語文學習活動創造良好氛圍。
關鍵詞:高中語文;差異性;應對措施
“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這是新課改的核心理念,也是教師努力的方向。進入高中階段以后,學生在語文學習方面呈現出明顯的差異性,這種差異有的表現在學習基礎方面,也有的表現在學習情感態度和能力方面。要想從整體上提高語文教學成效,必須要對學生的差異性進行認真分析研究,并兼顧到這種差異性,采取更加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促進語文教學工作開展。
一、 客觀分析學生語文學習能力與基礎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高中生在語文學習中形成的差異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歷經小學、初中多年語文學習導致的。教師在接手一個班級語文教學工作后,首先要認真分析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包括基礎與能力兩個方面。筆者接手新班級后,一般都會對學生進行語文學習情況檢測,了解學生語文基礎知識掌握情況如何,在學習中各方面能力發展如何,通過這樣的方式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究竟能達到什么樣的層次水平,為準確分析學生語文學習狀況奠定了良好基礎。筆者在教學中,除了對學生進行知識能力檢測之外,還結合平時的教學觀察評估學生語文學習情感態度,根據兩方面分析的綜合結論,將學生分為不同的語文學習層級,從而為更加有效兼顧學生差異性提供了參考依據。
二、 堅持體現差異性原則,扎實推動語文教學開展
將差異性原則融入到語文教學設計之中,這是提高教學成效的一個重要抓手。筆者在語文教學中從以下四個方面著手,讓教學工作更加適應學生差異,更加有力地促進學生學習活動開展。
(一) 目標設定體現差異性。教學目標是整個教學工作的引領,學生能力基礎存在差異性,那么相應地學習目標也應當體現差異性。筆者將教學目標設定為三個層面,A級目標對應語文學習優秀生,B級目標對應語文學習中等生,而C級目標則對應語文學習學困生。每一個層級的目標都對應相應的學生,最大的優勢在于讓學生學有目標,并且這樣的目標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基本實現,避免學生因為難度過大而產生畏難心理,對語文學習優秀生所設置的較高層級的目標,則可以讓他們保持學習的旺盛動力。當目標充分兼顧到學生發展的差異,在整個教學活動中的引領作用也就可以充分體現出來,這一點在閱讀與寫作的活動過程中有突出的表現。
(二) 課堂提問體現差異性。在“學講”教學的互動中,問題循序漸進地設置是很重要的。在小組探討與分享的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是點對點的教學提問,還是通過探究提綱設置的點對面的提問,都要充分注意差異性。首先問題設置中的一些基礎性內容,是面向學困生群體的提問,既讓他們有思考,也提高他們小組活動的參與率,避免在討論中邊緣化。其次也應設計較深奧有難度的提問,側重于讓優秀生帶領全組同學思考、探討,從而對大家的思維引領起著示范導向作用。課堂提問的差異性不僅體現在難度上,也體現在形式上。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語文學習差異,巧妙設置各種不同難度的提問,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夠最大限度地參與其中,為課堂有效互動創造良好氛圍。
(三) 作業布置體現差異性。高中語文學習的基礎與難點都在于理解、概括、鑒賞與表達,語文教師要在相同類型、相同難度的作業中,兼顧學生學習的實際差異。例如,在閱讀教學中,高中階段我們傾向于主題閱讀的指導,對中等以下的學生要求他們能在閱讀中整合相關主題的事例、名言,并能應用到寫作中;而對于中等以上的學生則要有意識地指導他們在整合信息的基礎上能有個性化的拓展與思考,并能在寫作中有創新有思考。作業布置不在數量上,而是在難度上充分兼顧學生發展的不均衡性,有助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習目標達成度。
(四) 考核考查體現差異性。語文教學成效如何需要通過考核考查來檢測,過去有些教師習慣于一張試卷論英雄,學困生永遠是低分落后名次,長此以往對他們學習積極性是一種傷害。較為恰當的是通過分層分類考核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分類分層考核考查,有利于和分層教學目標保持一致,同時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除了正常的階段檢測之外,專門針對學困生群體設置低難度的基礎性測試卷,主要考查基礎知識和基本能力,使語文教學考核更加體現激勵性原則。當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滿意的成績,對他們的內心是一種莫大的鼓勵。在能力考查方面也要同樣體現差異性,無論是背誦、記憶、理解還是口語表達等方面,都要體現不同的能力訓練需求,不同基礎能力的學生所設定的過關考核門檻也要體現不同的標準要求。
三、 幾點思考
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有效兼顧學生發展的差異性,這是一項科學的判斷,也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推進措施,具體實施過程中要注意三個方面。一是要實施分層管理。學生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教師要對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進行認真分析,根據綜合評估結果將學生分為不同的層級,分層分類進行管理,確保同一個層面的學生語文學習目標以及各個環節保持連貫性。二是要開展思想引導。對于一些學困生而言,他們存在著畏難畏懼甚至自卑心理,教師在教學中要多給予鼓勵,幫助他們樹立學習的信心,這對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幫助。三是要注重前后連貫。要將教學活動形成整體,從教學目標的設定到課堂教學的組織,到課后訓練鞏固以及考核考查,將分層目標貫穿于全過程。
每個學生都是一顆種子,有的種子,很快就會燦爛的綻放花朵;有的種子,需要漫長的等待;也許有的種子永遠不會開花,因為它是參天大樹!我們教師要肯定差異的客觀存在,蘇霍姆林斯基強調:“教師的每一次尊重與寬容,都會使學生終生難忘,都會促使他去思考,在思考中做人,在思考中做事。”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我們努力探索前行!
參考文獻:
[1] 田守兵.淺析高中語文教學改革的有效性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7(20).
[2] 孫偉偉.高中語文教學中對學生語文思維的培養方式[J].才智,2017(08).
[3] 石云芝.淺談新課改下高中語文教學策略[J].現代農村科技,2016(21).
作者簡介:
朱冠男,江蘇省徐州市,徐州市第七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