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網絡時代的第二課堂具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生動活潑等多種優(yōu)勢,十分適用于中學教學。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建立網絡第二課堂,有助于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讓學習變得更加自由。本文首先介紹了第二課堂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意義,然后從實例出發(fā),提出了網絡時代下中學英語第二課堂建設的具體措施,以期為各位教師提供參考。
關鍵詞:網絡時代;中學英語;第二課堂;拓展
一、 引言
在當前科學技術迅猛發(fā)展的基礎上,教學理念也在逐步更新。我國社會已經步入了網絡時代,而互聯(lián)網上也開始出現(xiàn)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即網絡第二課堂。這種第二課堂和傳統(tǒng)的第二課堂有所不同,其具備一些新的優(yōu)勢和特點。中學生由于心理和生理發(fā)育尚不成熟,在課堂上不容易集中精力。但合理運用網絡構建第二課堂,則能夠有效提高教學效率。
二、 網絡時代下第二課堂的基本概念及重要意義
(一) 網絡時代下第二課堂的基本概念
通常情況下,根據(jù)教材與教學大綱,在既定時間段內開展的課堂教學活動可稱作第一課堂。而如果教學活動在第一課堂之外的時間開展,并且和第一課堂的教學內容息息相關,則可稱其為第二課堂。第二課堂的概念是相對于第一課堂教學而產生的,其教學內容植根于教材,但又不局限于教材。第二課堂是素質教育背景下極為重要的教學手段,具有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等特征,且不容易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
(二) 網絡時代下第二課堂的重要意義
雖然目前中學生已經開始全面學習英語,但每周第一課堂中所學到的內容對學生而言還遠遠不足。中學生在學習英語時,通常只利用到了課堂上有限的時間,而中學課程持續(xù)時間原本就比較短暫。在此基礎上,老師利用互聯(lián)網開設第二課堂,可以讓學生獲得更多自主學習的時間,給學生創(chuàng)造出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喜歡探究新事物。如果在中學英語教學中運用互聯(lián)網開設第二課堂,能夠拓展學生的學習空間,提高中學生學習知識的自由性和自主性,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網絡時代下的第二課堂,學生可以在家中或是其他有互聯(lián)網的地方隨時進行學習,還可以借此加強與老師的溝通,及時解決不懂的問題,進而提高學習效率。
三、 基于網絡時代下中學英語第二課堂的拓展方法
(一) 利用網絡開展課外英語競賽
傳統(tǒng)英語教學的第二課堂中,其競賽與表演通常采取的是面對面交流的形式。而在當前的網絡時代下,教師利用互聯(lián)網資源,可以突破時間與空間的局限,為學生提供網絡信息溝通平臺,讓學生能夠在網絡上參加第二課堂的學習。運用網絡構建第二課堂,可以選擇開展競賽活動的方式。例如,中學教師在網絡上組織英語單詞競賽,通過一些具有單詞記憶輔助功能的網站,讓學生參與其中,進行單詞記憶比賽,看誰能夠識記更多的單詞。
(二) 利用網絡豐富第二課堂教學資源
網絡能夠起到豐富教學資源,實現(xiàn)多樣化教學的重要作用?;ヂ?lián)網平臺能夠為學生和教師提供海量的英語學習素材,例如交際情境教學資源等,讓學生可以接觸到教材之外的知識。中學英語教師在構建第二課堂時,可以充分運用互聯(lián)網的優(yōu)勢,設計出各種有利于學生動腦、動口、動手的教學情境,促使學生自主探索,最大化地發(fā)揮出創(chuàng)造能力。例如,在學到behind, in, on, under, in front of這類方位詞的時候,老師可以在相關教育網上尋找到《森林教室》這一教學資源,并作出如下選擇:鴨子在水中游泳,鳥兒在鴨子上面飛行;人追狗、狗追貓,貓追老鼠;還有將大山為背景,在不同方位上有樹、鳥、河、動物等。此后,老師讓學生在課后進行看圖回答、聽音回答、對話設計等,讓學生在課外也能鍛煉英語聽說能力。
(三) 利用網絡化的第二課堂實施差異教學
中學生處在身心發(fā)展階段,其認識、情感、喜好、學習基礎、學習習慣等,都存在一定差異。如果單純實施統(tǒng)一化的教學,便很難滿足學生個性化發(fā)展的需求。因此,要做到因材施教,老師可以利用網絡開設第二課堂,對學生實行有針對性的教學。在當前的網絡環(huán)境下,第二課堂不易受到時間與空間的限制。老師通過第二課堂的設置,可緩解學生兩極分化的問題。例如,老師可以建立學習資源庫,并設立一些互動交流平臺,如BBS等。還可以通過微信、微博、QQ等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在線答疑,讓學生可以隨時和老師取得溝通,處理疑難問題。通過這樣的方式,學生即使在課堂外,只要是在能夠登陸Internet的地方,就能夠隨時獲取有效的學習資源。通過這一方式,學生可以自主挑選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料,因此能夠滿足學生的個性化學習需求。
(四) 利用第二課堂提高學生和家長的重視
在課堂上,有的中學生會出現(xiàn)注意力分散等現(xiàn)象,沒有對老師的教學引起重視。對此,老師可以在課后建立微信群,在群里布置學習任務,上傳學習資料。此外,還可以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測,引起學生和家長的重視。例如,學到“Whats your favourite food?”一課時,老師可以在微信中詢問學生:“Dear students,whats your favourite fruit?”學生可以回答:“I like apples. Theyre sweet. I dont like grapes. Theyre sour.”老師聽了學生的回答,如果發(fā)現(xiàn)了某些語音或語法問題,就可以再次發(fā)送語音消息進行糾正,讓學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問題,并進行糾正。家長聽到老師的語音后,也會引起重視,進而監(jiān)督孩子完成訓練任務。
四、 結束語
網絡時代下,信息技術與互聯(lián)網作為當前的新型學習工具,擁有快速、高效、趣味、不受時間地點限制等多種優(yōu)勢。中學英語教師如果能夠合理運用網絡建立第二課堂,就能對學生的英語學習起到良好的輔助作用。有了這一方法作為支撐,學生就能將英語學習延伸到課外乃至家中,讓生活中隨處充滿英語,從而在良好的環(huán)境下提升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1] 成利華.淺論中學英語教學中的第二課堂建設[J].中國科教創(chuàng)新導刊,2011,24:95.
[2] 相宇,等.互聯(lián)網時代新第二課堂與人才培養(yǎng)[J].煤炭高等教育,2014,04:85-88.
[3] 高曉霞,等.中學英語第二課堂開展情況調查報告[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5,04:52-53+57.
[4] 王曉如,等.第二課堂與課堂教學關系研究[J].青海民族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1,01:85-88.
作者簡介:
王英,甘肅省武威市,武威第十四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