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英語這門語言國際地位的逐漸提升,對于多數高職院校而言,學生英語水平的高低則成為了衡量他們綜合素質的一大標準。由于高職院校的學校英語基礎整體比較差,而學校本身的辦學條件也不夠完善,從而使得英語這門學科成為了高職教育教學中的薄弱環節。必要明確的是:這一現狀的出現不但影響到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而且對我國整個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也會產生重要影響。鑒于此,本文主要站在一個高職院校英語教師的角度,并針對當前高職院校英語教育的現狀發表一些自己的想法。
關鍵詞:高職院校;英語教育;想法
一、 引言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高職英語教育教學模式也急需要進行轉變,作為教師,也只有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并在實現教學方式上的創新,才能提高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進而培養學生較強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眾所周知,在經濟全球化時代,英語不僅是重要的語言技能,而且也是每一個在校學生必須要掌握的技能之一,由此可見,加強高職院校的英語教育教學工作深入開展顯得相當必要和迫切。
二、 當前高職院校英語教育的顯著特征
1. 高職院校學生基礎普遍較差
整體而言,高職院校英語教育教學工作難以取得成效,實際上也和學生本身知識基礎比較差有著較為緊密的聯系。主要體現在兩方面:
首先,高職學校學生大多是高中畢業且沒有考上大學的群體,研究發現,這類學生的英語基礎普遍較差,并且有的學生還存在有“以后生活中用不到”等錯誤的學習意識,正是因為他們對于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認識不夠,從而也就使得整個課堂教學的效率難以得到有效提升。
其次則是有些同學雖然很認真地學習英語,但是由于沒有掌握到正確的學習方法,加上教師的教學方式比較單一,這也就促使高職學生難以深入地理解相關英語知識,久而久之,也將失去對于英語這門學科知識的學習興趣。
2. 高職院校教師的教學情況不夠樂觀
雖然自己也是一名高職院校的教師,但是在和同事進行教學溝通,交流的時候,卻發現這樣兩個問題:
一是部分英語教師的教學態度不夠端正。由于所教學的學生不用面對較大的升學壓力,加上有的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學習興趣也不夠濃厚,這也就導致部分教師存在“可教也可不教”的錯誤教學思想。與此同時,對于學生課堂聽課,作業練習等要求也不高,這也就使得一些學生出現了懶散等不良的學習狀態。總之,教師不夠端正,不負責任的教學態度對學生英語知識的學習,以及整個高職英語教育事業的發展都會產生不良的影響。
二是一些教師的教學手段過于單一,即通常只局限于一本書和一支粉筆,而這樣既體現出了教師教學方式的落后,而且也不利于激發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在當前教育教學改革的背景下,作為英語教師,更應該要盡力滿足學生對于知識的求知欲望。
三、 關于高職院校英語教育的一些想法
1. 豐富課內外教學活動
對于高職院校英語專業教師而言,由于面對的教學對象都是英語基礎普遍較差的學生,所以其教學難度和教學壓力是不言而喻。事實證明,想要促使高職院校英語教育教學工作取得進展,首先就是要激發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首先就是開展豐富多彩的課內活動。尤其是隨著多媒體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這一教學模式更是在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的同時,也有效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比如:播放《走遍美國》這樣能夠深刻反映出美國人日常生活,社會文化背景及其風俗習慣等方面的影視作品,借此機會,還能夠學習相當地道地美國英語;考慮到高職學生對于一些歐美的電影比較感興趣,為此,還可以播放比方一些比較經典的影片,比如:“Gone with the Wind”,“Jane Eyre”,“Harry Porter”等,由于這些影片的轟動效應強、畫面精彩,所以學生在感受西方的獨特魅力的同時,也能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2. 開設一些比較實用的教學課程
學習的最終目的和最高境界是“學以致用”,在這樣一個高速發展的社會背景中,高職院校的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在體現多元化的同時,也應該更加的彰顯實用性。為此,在相關教學課程內容的選擇上應該格外的慎重。
比如:根據當前的國際形勢可知,一些優秀的商務人才備受青睞,為此,在課程的設置上可以選擇商務會談、涉外文秘、外事管理、游覽賓館管理、國際經濟法、國際經貿、網絡英語等,由于這些教學內容都比較具有針對性,由此還可以提升學生就業競爭力以及未來職業發展的潛力。
通過以上分析可知,高職院校應該切合時代發展需求,并盡量地去培養一批職業型、技術型人才。
3. 充分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
現如今,現代化教學模式已經滲透到了眾多高校課堂之中,其中,最為常用的就是多媒體技術,它的出現也使得高職院校英語教育教學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比如:“Bridge”這篇文章中就提到有六種橋梁beam bridges(梁橋)、cantilever bridges(懸臂橋)、arch bridges(拱橋)、suspension bridges(吊橋)、cablestayed bridges(斜拉橋)和truss bridges(桁架橋)。
為了讓學生對其特點加以深入了解,則可以通過文字、圖片以及視頻等形式進行展現,以及相關知識點的講解。一方面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了解相關知識點,另一方面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也會得到更有效的激發。
四、 結語
高職院校培養學生,更注重其應用能力的有效提高,但由于高職院校英語教師所面臨的授課對象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所以也使其教學改革的道路任重而道遠。總之,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為此,社會各界都應該對高職院校英語教育教學工作的開展提供大力支持,也只有這樣,我國整個教育教學事業工作才能獲得更加良好的成效。
參考文獻:
[1]王安.高校教師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策略探究[J].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06).
[2]楊帆.新局勢下高職英語教育現狀及應答策略[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07).
[3]施詩楊.淺析高職教育與終身學習對接過程中英語專業的教學改革[J].教育教學論壇,2015(10).
[4]靳君.基于建構主義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創新思路探索[J].現代經濟信息,2015(03).
[5]林潔瑩.淺析大學英語課程在高職院校中的現象以及對策[J].時代教育,2017(02).
[6]孫培軍.淺議高職院校基礎英語教學中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培養途徑[J].科學時代,2016(03).
[7]龔莉,朱伊帆.高職院校英語課堂管理策略探索[J].華人時刊旬刊,2016(03).
作者簡介:林少鈞,廣東省深圳市,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