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璐
摘要: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高等職業教育也得到了長足發展。但是我國高職公共英語教學還沒有走出高職教育的特色之路,在高職的人才培養中沒有發揮更好的作用。在實際的高職教育教學過程中,職業院校的英語教學仍然采用重知識,輕實踐的方式,偏離了高職教育的性質。目前,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沒有從根本上以就業為導向,沒有充分結合社會對高職人才的英語需求和素質需求。導致現在大多數高職學生對英語學習的定位出現偏差,認為英語可有可無,對職業沒有價值。因此,要改革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模式,以人為本,以就業為導向,提高學生就業創業的能力。
關鍵詞:就業導向;高職教育;公共英語教學;改革
高職教育已成為高等教育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從目前高職生的就業市場分析來看,各行業除了要求應聘者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具備英語的語言交流能力。不同行業、不同領域對人才的英語水平要求不同,對英語綜合運用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為應對市場的需求,高職英語應該以就業為導向,結合學生的專業需求進行教學改革研究。
一、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的理論依據
所謂就業導向是指高職院校應加快發展職業崗位需求旺盛,也就是適合社會和市場需求的教育類型、層次及其專業。職業院校應根據就業的需求來設置專業,根據就業的需求設置課程,根據就業的需求組織教學。關于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改革一直在進行中,英語教學也應根據就業的需求設置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專業前景組織教學。真正地達到“實用為主,應用為目的”的教學目標,培養學生的語言應用能力,培養學生涉外交際能力,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譯能力,為就業打下良好的英語基礎。
二、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現狀與就業要求的差距
高職教育的發展一直在進行中,但是傳統教學方法與教育思想的存在使得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沒有發揮出特色。高職教育是要培養社會需求的應用型人才,目的是為學生就業打下基礎。高職公共英語教學要與社會需求緊密結合,著重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英語的能力,加強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使學生在畢業后具備較強的就業競爭能力、從業能力、崗位適應能力和發展創新能力。英語作為一種語言,要發揮其實際作用,在教學中要以專業設置為導向,重視學生的學習效果,使教學過程能夠將效果最大化發揮。
三、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公共英語改革設想
就教學目標來說,英語教學仍將聽說讀寫能力作為主要內容。公共英語教學要進行改革以實現在高職人才培養中的重要作用。
1.明確高職公共英語教學的目標
高職公共英語教學改革首先要明確英語教學的目標定位。第一,應以培養學生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為目標,真正地適應市場對職業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高職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學生實現就業,將學生的綜合職業素質與英語教學相結合,不斷提高學生運用英語進行社交的專業技能,集體協作的社交技能,發散思維的創新技能,不斷適應社會需求。第二,要重視語言基礎知識的培養,語言基本技能的訓練。所謂“實用為主、夠用為度”,英語語言最重要是要應用于實際工作中,學生在掌握扎實的基礎知識后,要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的訓練過程,將知識應用于語言表達、語言交流中。第三,培養學生掌握英語聽、說、讀、寫、譯的能力,使學生能夠將知識轉化為技能,將技能應用于實踐,為英語社交打下基礎。
2.優化公共英語教學內容
為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將課堂教學職業化。在課堂教學中要體現英語的趣味性和人文性,將英語知識應用于具體的語境中,根據不同職業領域實現英語模塊化教學。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個體,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英語水平都不同,要根據學生學習情況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授課方法,體現以人為本的人性化教學特點,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要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為學生營造生動有趣的課堂氣氛,根據學生情況制定與實際崗位需求相關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專業、就業崗位制定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英語聽說訓練,為學生制定英語語境,培養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提高學生在工作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能夠聽懂英語、說好英語、讀準英語、寫對英語。
3.優化課堂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
不同就業領域有不同的崗位需求,多樣化的教學方法能使課堂教學效率進行最大發揮。按照不同職業領域的模塊化教學模式,制定不同的職業任務和目標,融入具體的語境場景,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有效發揮。充分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設置不同的職業場景,通過交互協作化方式鼓勵師生、生生進行交流互動,用文字溝通、用語音溝通、用圖像溝通、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溝通,提高教學質量,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4.構建多元化評價機制
教學效果需要通過教學評價來體現,有效的評價體系能夠促進學生學習。構建職業化評價機制有利用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每個職業模塊進行一個階段性測試,根據不同崗位需求模擬不同職業場景。例如,為學生營造一個國際導游職場面試場景,學生現場進行國際導游的面試。根據不同崗位對英語能力的不同需求,評價的側重點也不同,要實行多元化的評價機制,從多角度、多方面進行評估,既要評價學生的英語理論知識,英語應用能力,模擬現場的應變能力。評價形式也要多樣化,可以進行對英語應用文的寫作進行書面測試、可以模擬就業現場角色演練等等。要體現評價機制的靈活性和公平性,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效果。
高職公共英語與就業能力的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因此,高職公共英語教學必須結合社會崗位需求,以就業為導向,提高學生的職業技能和職業素質。教師也應不斷培訓進修,了解社會不同崗位就業需求,不斷更新教學內容,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真正地達到高職英語教學的要求,為社會提高滿足各行業需求的專業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