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淑蘭
摘要:成本會計是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而逐漸形成和發展起來的,是特定經濟環境下的產物,成本會計即受當時經濟條件的影響和制約,又服務于當時的經濟社會,但是成本會計的涵義也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變化。成本會計應用型教學在課堂上存在困難,這些問題如何能進行有效的解決,一直為廣大會計專業教育工作者所關心。文章通過分析成本會計應用型教學中存在及需要解決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改進方法和措施,希望從根本上能夠促進成本會計應用型教學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成本會計;實踐教學;教學方式;教學體系
成本會計是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發生的各種耗費按照一定的對象進行分配和歸集,以計算總成本和單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會計核算為基礎,以貨幣為計算單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企業的成本預測和企業的經營決策等存在直接影響。通過成本核算,為企業提供有用的成本信息,并通過有效的成本規劃來降低企業成本,從而最大程度地實現企業利潤的目標。在教學實踐中,學生容易出現思路不清晰、對知識點把握不到位、容易出錯等問題?,F在應用技術型本科院校學生自主意識較弱,學習能力和基礎也比較差,這些都會對應用型教學課堂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如何提高成本會計應用型課堂教學水平,是擺在應用技術型本科高校會計專業教師面前的一個急需解決的課題。
一、成本會計應用型教學實施現狀分析
(一)成本會計在課堂上應用型教學方法相對落后,受諸多原因的限制各類技術類院校實施起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課堂上還是以老師講授為主,老師講授多的還是基本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不能有效的和實踐結合到一起,學生課后還是不能掌握成本在實際工作中的具體核算,好多具體的成本核算方法還是不會應用,僅僅依靠課后的習題去把握成本核算的技巧和方法,實踐情景和正在的成本工作崗位職責和具體工作流程還會有一定的差距。
(二)應用型教學方法難以實施
會計工作崗位尤其特殊性,用人單位很少愿意學生去接觸真正的成本核算過程,很多學生到實習單位實習都不能完全按照職業會計人員的工作角色去參與到實踐工作中去,即使學校為學生安排了實習單位,學生也只是接觸到一些簡單地業務,還是達不到應用型教學方法的要求,學生的實踐能力沒有實質性的提升,課堂上還是不能與老師很好的配合,達不到應用型課堂的教學效果。
(三)成本會計教師應用型指導能力普遍較弱
當前主要的教學方法是老師課堂講授,學生課后完成作業來掌握相關成本會計的核算的基本理論。老師很多都是直接從高校畢業,基本沒有任何企業鍛煉的機會,講授的知識點也是純理論性的,和實踐是脫鉤的,激發不起學生的參與學習和動手的積極性,把一門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變成純理論課程來學習,無法讓學生理解成本會計工作對企業的現實意義,和應用型院校會計人才培養目標相差甚遠。
二、成本會計應用型教學中需要解決的問題分析
成本會計是會計學專業核心課程,核算方法經常被學生認為是會計專業課中比較繁雜的一門課,和實踐工作聯系比較緊密,應用性較為突出的一門專業課,是學生實踐工作中最為常見的一個工作,大多數高校的成本會計教學方式都采用講授式和案例法,這就要求眼下實施應用型教學的高校應該科學合理地安排成本會計應用型教學實踐活動,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理論聯系實踐,深刻理解課本重要知識點,提高操作技能,通過培養我們學生的實踐性思維和動手能力,在課外實踐中真正掌握成本會計核算流程及每一種分配和核算方法的精髓所在。真正把老師的課堂理論得到理解,適當增加實踐課時量,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去消化這些難懂的知識點,同時相應提升我們教師時間能力,完善應用型教學方案,給老師時間去企業掛職,這樣今后的課堂實訓項目才有實際意義,有趣味性,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三、提升成本會計應用型教學手段的措施
(一)建立配套的成本會計應用型教學體系
嚴格課堂教學互動設計方案。根據翻轉課堂的思維指導,顛覆傳統的教學模式,課前一定給學生留作業,觀看相關教學視頻,有針對性的預習課堂的重要知識點,設計一定的互動環節課堂提問。課堂上學生就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老師有的放矢的去解決難題,讓學生自己就自己的一些想法可以在課堂上探討,激發學生的參與性和主動分析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二)構建成本會計應用型案例教學數據平臺
教育部門要和企業合作起來建立成本會計核算案例數據庫平臺,像電算化軟件那樣設置企業登錄端口和教學登錄端口,學生可以登錄這個平臺查詢企業相關案例并找到參考方法,通過這些真實案例和具體的成本核算方法學生在課堂上發起討論,通過頭腦風暴式教育讓學生真正消化這些知識點,以及在今后的工作中遇到這類問題怎么解決有的自己的一些想法,教師對有偏頗的地方進行實時糾正,產生良好的教學氛圍和實踐效果。
(三)重視對成本會計課程相關教師的培養
能力本位的成本會計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必須要滿足對創造理論應用能力的人才培養需要,建設一支能力強、業務精、專業化的教學師資隊伍,必須提高成本會計教師的應用型能力,走進企業掛職鍛煉,作為企業的一員,參與企業的成本核算工作,才能使成本會計教師深刻了解企業的經營理念,熟悉企業對成本會計人員的需求,然后將這些應用型經驗帶進課堂,按企業的要求去教學。
(四)提升成本會計應用型課堂教學手段
例如可以通過一套相對應的企業真實情境模擬操作系統,讓學生在機房完成相應的課程練習及案例分析。豐富的教學內容和先進的教學手段實現完美結合,既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引導學生進行小組探討和演示,還能由被動學習改為主動學習,使其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無形中得到提高。今后在傳統的多媒體演示教學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一些真實案例的成本核算模擬,尤其是比較復雜的制造類企業更能激發學生的挑戰性,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同時積極參與到其模擬的情境中。
(五)校內課程教學與校外實習基地相結合
應用型本科院校在改革課堂教學的同時,應注重發展校外專業實習基地,在成本會計學習之初,組織學生參觀一些企業,了解企業的整體生產工藝和生產管理流程,以便對相應的企業成本計算有較為真實的感知。在一定程度上實現校企對接,為學生提供一個較為便捷的實習機會。對于校外的實習應該在學生學習完相應知識后進行對應的成本會計實踐,使理論聯系實際,加深學生對成本會計整體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總而言之,今后在成本會計教學中,一個從社會工作角度著手,對成本會計應用型教學進行戰略性的修正,通過校外見習和實習以及實踐型教師的深刻輔導,有效積極安排課堂教學過程,才能達到應用型高校的建設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