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中,單詞記憶和閱讀理解是重要也是薄弱環節,而隱喻作為一種認知方式,為其提供了新的方法。本文結合實例,從空間隱喻,實體隱喻,動作隱喻三個方面,分析了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引入隱喻對于單詞記憶和閱讀理解的幫助。
【關鍵詞】概念隱喻 大學英語教學 應用
在大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常有學生反映單詞記憶的難度太大。和中文一樣,英文中也存在一詞多義的現象。傳統的教授單詞的方法是逐一列出各個涵義,通過造句或者翻譯的練習來說明和熟悉用法。學生往往死記硬背,方法落后,效率低下。而在閱讀英語文章時,又會出現單詞都認識,但是文章意思卻理解不了的情況。
針對這一問題,在大學英語的教學中,可以嘗試引入隱喻的概念。認知語言學家Lakoff曾指出,語言中有70%左右的表達方式來源于隱喻,語言的本質就是隱喻。英語單詞的基本涵義和引申涵義之間存在內在聯系,這種聯系往往是通過聯想、類比而產生的隱喻。如果在大學英語的教學過程中,教授給學生隱喻聯想的方法,可以幫助詞匯記憶,甚至加強對句子以及段落篇章的理解。
本文以《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二版第一冊為參考,試從空間隱喻、實體隱喻和動作隱喻三個方面,通過實例來論述英語教學中引入隱喻對英語學習的幫助。
一、概念隱喻的概述
隱喻的概念起源于亞里士多德時期,但在當時,隱喻僅作為一種修辭手法。直到20世紀80年代,Lakoff和Johnson在《我們賴以生存的隱喻》中揭示了隱喻是一種思維方式,它不但存在于語言中,還存在于人們的思想和行為中,是人類對周圍世界的理解和認知的體現。在這個基礎上,Lakoff提出了概念隱喻的說法,它包含原始域和目標域兩個部分,將原始域的圖示結構映射到目標域上。由于映射是發生在概念層次上的,所以稱之為概念隱喻。
二、概念隱喻的分類
1.空間隱喻。空間隱喻是以人們對空間的概念為原始域,投射到抽象概念的目標域上。例如,介詞“up”, “down”, “over”, “behind”, “into”, “out”等。這些介詞構成了人們最基礎的空間體驗,并被廣泛映射到人的心理狀態,身份地位,認知活動等抽象概念上。例如,“lighten up”表示“放輕松,別太當真”,“look up”和“look down”分別表示“尊敬”和“鄙視”。“tap into”表示“挖掘,了解”。通過表達空間感的介詞的隱喻聯系,學生在單詞記憶時能形象的體會其抽象涵義。
2.實體隱喻。實體隱喻是以人們對具體事物形狀,特點,性能等方面的理解為原始域,投射到抽象的目標域概念上,通過兩者的共同之處,加強人們對抽象概念的理解。例如,“contagion”的意思為“傳染病”,它的形容詞形式“contagious”是“接觸傳染的”意思,但是在引申到感情,態度,行動層面上的時候,它就有了“富于感染力的”意思。通過隱喻聯系實體本身和抽象概念,能讓學生在面對一詞多義時,更好的把握單詞的涵義。
3. 動作隱喻。動作隱喻是以人們對生活中常見動作的理解為原始域,投射到抽象的動作概念上。由于人們對日常動作的熟悉和了解,可以降低理解抽象概念的復雜性。例如,“reap the benefits”中“reap”是“收割,收獲”的意思。農作物成熟之后需要“收割”,獲得成功之后利益也需要“收獲”,所以這是“獲得益處”的意思。通過隱喻的聯系,降低了復雜性,加深了理解。而同學在記憶單詞或是閱讀英語文章時,也應先分析單詞的本來涵義,而后運用隱喻的聯想功能,加強理解。
三、概念隱喻在英語教學中的運用
人類的對新事物的認知過程是在已有的認知基礎上,通過對新事物的同化吸收,建立和創造新概念。在英語教學中引入概念隱喻,可以為學生的英語學習提供新的方法。
1.有助于提高詞匯的記憶效率。隱喻作為一種認知方式,以相對具體和清晰的基本詞義為基礎,通過分析基本詞義和外延詞義的共同性,幫助學生記憶單詞引申的各種不同涵義。以隱喻為基礎的單詞聯想記憶法,降低了學生記憶單詞的難度,加深了理解,不易遺忘,同時還有助于提高學生對于單詞使用語境的把握。
2.有助于提高閱讀理解的能力。隱喻是連貫的,及時的發現和正確的理解英語文章中的隱喻,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很有幫助。例如,在《新概念大學英語讀寫教程》第一冊第一單元的文章Keys to Successful Online Learning中提到:This forum for communication removes the visual barriers that hinder some students from expressing themselves. 這是典型的旅途隱喻,將學習英語比作一趟旅程,會遇到阻礙學習的障礙,而在線課程正是移除了這些障礙,讓旅途能順利進行。如果能正確理解句子中包含的隱喻,就能把握這一段內容的大意了。
四、結束語
隱喻作為我們認識世界的一種方式,構建了我們的認知體系。建立在相似性的基礎上,由原始域向目標域的映射,是隱喻的基本方式,也為大學英語教學中單詞的記憶和閱讀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新的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建立隱喻的聯想,培養學生對于隱喻的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提高學生英語學習的水平。
參考文獻:
[1]Lakoff,G.&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鄭樹棠.新視野大學英語(第二版)讀寫教程[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余音(1985.10-),女,安徽安慶人,碩士研究生,講師,研究方向:應用語言學,語篇分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