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臣??
摘要:通用技術是高中新課改中新開設的一門課程,其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學生的技術素養。在通用技術的教學中我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在不斷改進和創新,逐漸由主導變引導,讓學生在通用技術的世界里收獲更多。
關鍵詞:通用技術;方法;主導;引導
通用技術課程的內容與生活結合較多,它側重整個設計與制作全過程的體驗,注重學生在整個參與過程中素養的提高。通用技術教學要引導學生學習,為學生提供提升能力的空間和展示素養的平臺。
一、 加強學科認識,明確教學目標
當我第一次打開通用技術教材的時候,感覺很陌生,很茫然,面對這種情形必須在看透和吃透教材上下工夫,可以上網查找資料,還需要涉獵一些相關的技術方面的書籍,如機械、藝術、建筑類等。對粵教版和蘇教版的教材進行相互借鑒也是一種不錯的方法,一些概念經過對比就比較清晰和容易掌握,兩版教材相互補缺,豐富了教學案例和教學內容。除此之外,我們還要認真鉆研課程標準,掌握每一章、每一節的教學重點和教學難點,把握好每一個知識點。
二、 借助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
通用技術這門學科的知識點涉及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課程內容包羅萬象,我經常圍繞課程主題制作生動形象的課件,實現了優化課堂教學。在制作課件前要先備好課,做好教學設計。制作課件時首先要根據課堂教學內容的特點,圍繞主題選素材和案例。選擇好課件素材后,要緊緊圍繞教學目的和教學設計來設計課件。課件構思要嚴謹,避免花哨。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起主導作用,把握好教學環節以及課件展示的時機和節奏,讓學生的思維與教學同步。
三、 強化案例的選擇與操作,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高中通用技術本身就是一門貼近生活的學科,結合這一特點我們不妨采用一些適合的案例,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和講解,使學生容易理解和掌握知識,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在選擇案例的時候可以從以下幾方面進行選擇:一是選擇貼近學生生活的案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從其生活世界中選擇使學生感興趣的主題和內容,讓學生的情感在生活氛圍中得到陶冶。如紅外線水龍頭、太陽能熱水器等等。二是引用當前的社會熱點作為教學案例。如在進行技術試驗、發現問題、結構設計、系統設計等內容的教學時,可以選擇“天舟一號”貨運飛船成功對接“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這一當前或近期的社會熱點作為案例,熱點案例往往可以引起師生共鳴,使學生產生極大的興趣。三是選擇有一定實用價值的案例。例如在講授《流程的優化》時,教師可以把課程表、學生日程表作為教學案例,讓學生從中發現問題,試著把課程表和個人日程表依據自身的學習規律進行調整和優化,以便提高學習效率。案例的引用,不僅完成了教學內容,而且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學生在課堂當中取得的成果在現實中也會得到很好的應用。
四、 由主導變引導,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高中通用技術教學不僅要求教師傳授給學生理論知識,而且更側重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傳統的講授型教學已經不能滿足教學的需要,教師在課堂上需要由課堂的主導者變成引導者,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作為通用技術課堂教學的引導者,教師要做到以下幾點:
一是創設情境,激發興趣。教師要根據課程內容,選擇適合的教學案例,精心設計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為學生成為“主導者”做好鋪墊。
二是問題引導,任務驅動。這一環節的目的是通過學生對問題的探究和發現,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實現教師的引導作用。
三是合作學習,評價展示。
通用技術教學中學生的合作學習是非常重要的,學生之間相互交流,共同探討問題,共同完成作品,這種方式的教學一方面營造了和諧的學習氛圍,實現了協作和發展,另一方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教師從主導者變為引導者,這樣的教學方式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如在講“正確思維方式培養”的時候,我給學生們展示幾個腦筋急轉彎題,把全班同學分成幾組進行比賽,通過回答必答題及搶答題,使學生熱情高漲,思維上也產生了變化,課堂氣氛融洽,課堂中的知識點迎刃而解。
四是點評反思,能力提高。
教師作為引導者要適時對學生進行點評,一方面對出現的問題指導和糾正,另一方面對出色的創意進行表揚,進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樹立學習的榜樣,讓課堂充滿活力和正能量。點評可以是教師點評學生,也可以讓學生自我反思,讓學生點評學生,這樣的環節會給學生更大的展示平臺,讓他們更多的能力得到展示,如獨特的見解,流暢的語言表達能力等。
教師的由主導變引導,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不斷提高,技術素養不斷提升。
高中通用技術是一門正在成長的學科,通用技術教師需在實踐中不斷學習和摸索。我們要立足學生的興趣和生活經歷,在教學中采取最適合的方法來提高課堂效率,實現教學目標,豐富學生的技術素養,讓他們收獲更多的本領。
作者簡介:
李洪臣,吉林省通化市,通化縣第七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