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康玲??
摘要:低年級培智學生自制力差、注意力不集中、長期處于具體形象思維階段,且對高度抽象、具有嚴密邏輯性的數學概念難以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抓住低年級培智學生與普通小學生同樣愛玩、好游戲的心理特點,巧妙地把游戲引進課堂,不僅能吸引低年級培智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還能有效促進學生參與課堂,提高數學課堂的實效性。
關鍵詞:游戲;低年級培智學生;數學教學
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力是對所學材料有內在興趣,而最能激發學生興趣的莫過于游戲。”對于小學生來說,愛游戲是他們的天性,低年級培智學生也不例外。游戲是一種需要多種感官同時參與的活動,能同時培養學生操作能力、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等等。在低年級培智數學教學中,適當插入富有情境性、激勵性、挑戰性的趣味游戲,營造一種快樂、輕松的學習氛圍,把抽象的數學游戲化,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最大限度地發展學生的數學能力,從而構建和諧快樂的數學課堂。
一、 游戲的情境性,讓低年級培智學生專注學數學
低年級培智學生的注意力極不穩定,很多時候,上課鈴聲剛剛響起,學生的課間活動被打斷,他們的思想興奮點往往還停留在課間活動中,注意力還沒完全集中到課堂上。在引入新授前的復習環節中如果巧妙的設置游戲,培智學生就能很快融入到課堂中來。例如:在教學《認識數字8》時,課的一開始,教師設計了一個游戲情境:第一步,在游戲開始的時候,老師告訴小朋友們,今天我們要去參觀數字城堡,認識一個新的數字朋友,小朋友們聽到這些消息,都很興奮,很急切地要參與到學習中去;第二步,告訴小朋友們,由于數字城堡比較遠,我們要坐小火車去,讓我們一起準備出發吧;第三步,隨著歡快熟悉的音樂,老師和小朋友們雙手握拳轉動,享受“開火車”的音樂律動游戲,接著老師又開始提問,“我的火車快要開,火車幾點開?”并依次拿出數字卡片,引導學生回答,學生認數后回答“火車3點開”、“火車5點開”等,在這個過程中,引導學生鞏固數字1-7的認識;第四步,老師和小朋友說,數字城堡到了,一起來認識新的數字朋友8!在這節課中,采用富有童趣的情境,形式生動活潑,活躍了課堂氣氛,引導學生迅速地把注意力從課下轉移到課上,帶著興趣投入到新課的學習中,學生通過游戲情境的感知,保持了持久的注意力,既完成了學習任務,又放松了心情。
低年級培智學生能夠集中注意的時間大約只有十幾分鐘左右,在長達四十分鐘的課堂上他們的注意力常常處于分散狀態。因此,在低年級培智數學教學中設計合理的游戲環節,把學生吸引到游戲的情境中,引起學生的好奇和思考,激起他們強烈的學習熱情,使學生能夠集中注意力更好地參與課堂教學,給數學課堂增添活力。
二、 游戲的激勵性,讓低年級培智學生主動學數學
真正的學習源于完全的自發狀態,只有當學生主動投入到學習中,方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由于游戲的形式和過程符合培智學生的發展需求,因此基于學生自身的意愿和需要,游戲激勵他們去主動地參與學習。在教學新知的重難點時,可借鑒趣味游戲這一載體,引導學生在游戲中探得規律、方法、結論等,讓每個學生體驗到參與游戲的成就感。
低年級培智學生的思想特別單純,簡單的游戲道具,如:新奇好玩的課件、顏色不同的球、模樣可愛的小動物模型等,能有效調動培智學生的學習熱情,讓學生興趣高漲,躍躍欲試。例如:在復習10以內的數量關系對應時,教師設計了多個闖關游戲讓學生參與,鞏固手口一致的數數能力,形成數學技能。1. 抓球游戲:讓學生自己動手抓球,再數一數抓了幾個球。為了看得更清晰,不僅選取了顏色鮮艷的彩球、透明的塑料罐子,還引導其余學生一起跟著數數,充分調動他們的參與熱情。2. 喂小動物游戲:這不再是簡單的數一數了,而是要有看到數想到量的意識。規定好數量,請學生給喜愛的小貓喂魚吃,邊把小魚塞到小貓的嘴里,邊數一下,數到規定的數就停止喂食。3.摘蘋果游戲:根據數字提示,摘取相應數量的蘋果。好玩的flash動畫,電腦觸屏操作簡單,演示清晰直觀,效果形象生動,學生參與度高。
通過游戲,學生在課堂中掌握了主動權,而不是“灌輸式”的被動學習。學生在游戲中自己思考、自己探索、自己領悟,對自身的數學能力進行調度和分配,習得數學技能;而游戲又將學生與數學技能牢牢的串聯起來,相輔相成,事半功倍。
三、 游戲的挑戰性,讓低年級培智學生有效學數學
由于低年級培智學生存在著很大的個體差異,要讓每個學生掌握相同的教學目標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中教師常常會設置一些分層游戲。根據學生的接受能力、智殘情況和思維能力,把他們分為A、B、C三組,分別有不同的目標難度設定,難度依次降低,符合每個學生的發展水平。
例如:辨認數字點卡的環節,首先請學生把自己當做是一個數字寶寶,帶上點卡,向同學們介紹自己的身份。A類學生能夠直接說出自己的身份,B類學生通過用手指數一數點點的數量知道自己的身份,C類學生需要老師幫助才能數出點數并通過點卡反面相應的數字記住自己的身份。然后讓學生根據自己身份挑選出相應數量的禮物,這個游戲更具挑戰性。由理解能力略差的B類學生先來完成,幫助大家理解游戲規則。在教師的引導下,B類學生通過數出每張卡片上的禮物數量找到了與自己身份相對應的禮物。很多C類的學生也運用了這方法拿到了禮物。此時,A類學生已經理解了數與量的對應,很容易就找到了自己的禮物。最后,學生們每完成一次與之能力相應的任務,就可以得到一個紅蘋果貼紙獎勵。這個活動的設計,由易到難,層層遞進。在游戲中合理設置與學生能力相應的挑戰,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用不同的速度、不同的方法,學好不同水平的數學。
總之,低年級培智學生的學習離不開游戲,教師要利用學生身心發展的特點,巧妙地將數學教學游戲化,讓游戲為數學教學服務,把教育目標、教育內容融于各種游戲之中。利用游戲的情境性、激勵性、挑戰性,讓培智學生在這種輕松活潑、有趣好玩的氛圍中感知、體驗,積累相關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技能,自然而然地喜歡上數學課,真正享受快樂的數學學習,成為學習的小主人!
作者簡介:錢康玲,江蘇省張家港市,江蘇省張家港市特殊教育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