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宏昊??
摘要:在義務教育階段中,小學體育發揮著至關重要的教育作用,是激發小學生運動興趣、培養運動能力的重要課程。隨著新課程改革程度的深化,小學體育教學迎來了良好的機遇,教師對小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更加關注,并注重對其運動潛能的挖掘與社會能力的培養。但是,就當前而言,小學體育教學仍存在諸多問題,對小學生的全面綜合發展形成阻礙。因此,本文通過分析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教學對策,希望能改變當前教學現狀,提升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體育;問題;教學對策
現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進步,體育事業取得良好的成果,越來越多的人積極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甚至在全國范圍內掀起了體育鍛煉熱潮。與此同時,青少年兒童的身心健康也逐漸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小學體育是基礎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在增強小學生身體素質、促進身心健康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因此,必須做好體育教學工作,促進小學生的綜合發展。
一、 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 教學內容設置欠合理
小學體育教學內容的設置,應以課程標準為依據,從小學生的實際出發,始終遵循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但就實際情況來看,許多體育教師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產生忽略,忽視其對體育課程的真實訴求,導致教學內容空洞乏味,小學生學習興趣不高,參與熱情不足,教學效果欠佳。例如,在武術課程的教學中,因教學時間有限,教師通常不會將其作為重點內容來講授,而小學生對武術課程往往非常感興趣,這就導致了學生的興趣需求無法滿足,久而久之,逐漸喪失學習興趣,影響教學效果。
(二) 深受應試教育觀念影響
在應試教育影響下,許多學校忽略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過分重視語、數、外等考試課程,一味地關注學生的考試成績,在教學課程的設置上存在較大隨意性,認為體育課程不重要,將其教學課時隨意減少,用其他考試課程來取代體育課程,或在體育教學時間開班會或排練節目。尤其對于即將考入初中的六年級學生而言,學校更是直接將其體育課程取消,使學生的身體素質得不到良好鍛煉,影響其全面發展,更沒有充分體現素質教育的價值。
(三) 師資力量不足,教師素質不高
從整體層面來講,小學體育教師隊伍多由中專及專科學歷的教師組成,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并不高。而對于偏遠的農村地區,更是如此,甚至沒有配備專門的體育教師,而是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這些教師并沒有對體育專業知識進行系統學習,體育專業素質不高,在體育課程中,只是讓小學生自由活動,或參照體育教材進行照本宣科地講解,沒有任何設計,教學模式單一、落后,導致學生體育學習興趣不高,課堂氣氛沉悶,無法發揮體育教育效果。
(四) 學生主體地位被忽略
在素質教育背景之下,體育教師應及時轉變教學觀念,積極學習新的教育理念,摒棄以往陳舊的教學思想,正確認識自身在體育教學中的角色與地位,尊重小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其主觀能動性。但就當前而言,許多體育教師往往忽略這一點,采用填鴨式教學模式,一味地對學生灌輸體育知識,教授體育技能,忽略其主觀意識,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狀態,個性發展受到束縛,不利于小學生今后的健康成長與全面發展。
二、 小學體育教學對策
(一) 注重教學內容設置,培養體育鍛煉興趣
從小學生的個性特點來看,他們生性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對新鮮事物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應從小學生的個性特點出發,注重教學內容的巧妙設置,尊重小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增加趣味性與探究性教學內容,在激發小學生學習興趣的基礎上,逐漸培養其健康意識,養成積極參與體育鍛煉的好習慣。例如,在體育教學中增加游戲環節,讓小學生進行角色扮演,例如警察抓小偷、龜兔賽跑、老鷹捉小雞等,使小學生在獲得體育鍛煉的同時,對體育鍛煉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 轉變教育觀念,創新教育方法
在素質教育背景之下,體育教師應樹立“健康第一”的教育觀念,明確體育教育目標,并積極探索新型教育方法,在傳授體育知識的同時,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具體而言,體育教師應首先摒除“學習成績第一”的錯誤觀念,將教學重心放在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上;擺正自身在體育課堂上的地位,將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尊重其主體作用的發揮,使其在自我思考與探究中獲得成長;以課程標準為依據,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靈活設置教學重點,并在教學過程中滲透情感教育,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三) 關注教師成長,提升教學水平
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教師在關注學生發展的同時,要關注自身的專業成長,積極參與教學培訓,參加教學理論講座,尋找機會進修,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與教學水平,同時積極學習體育專業理論與學科專業知識,并將其充分運用于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另外,作為學校,應積極引進優秀的體育專業教師,適當增設體育教師崗位,并適當提升體育教師薪資水平,留住更多的體育專業人才,充實體育教師隊伍,提升整體教育教學水平。
(四) 加大資金投入力度,改進體育基礎設施
第一,適當增加體育教育經費,滿足體育教學場地與教育器材的需求。學校應對體育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在人力、物力及財力方面給予足夠的支持,加強學校的體育基礎設施建設,改變當前體育基礎設施不足的現狀,以進一步滿足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需求。
第二,學校增設體育器材管理部門,并安排專門的管理人員負責體育器材的維護與管理工作,以此改變當前體育器材隨意使用與廢棄堆放的現狀,提升其使用效率,充分為體育教學服務。
三、 結語
總之,小學體育教師應正確認識體育教學的重要性,更新教育教學理念,轉變教學思想,從小學生的身心發展需求出發,積極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與教育形式,關注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增強其身體素質。同時,應不斷學習,提升自身教學水平,為我國體育事業的發展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陳天文.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學周刊,2016,(29):169-170.
[2]王軍.論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對策[J].學周刊,2016,(29):199-200.
[3]孟可嘉.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6,(S1):423.
[4]劉麗梅.小學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新課程(小學),2014,(10):105.
作者簡介:閆宏昊,江蘇省江陰市,江陰市大橋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