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林 惠源源
摘要:寫作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是一項重點的內容,也是其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寫作能力提高而是新時期小學語文教育中的一個重要問題。語言學習大量練筆是不可或缺的途徑,而教材中豐富的閱讀文本,是寫作教學的重要資源。本文簡要分析新時期小學語言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為有關教學教育者提供教學參考依據。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一、小學語言讀寫結合教學概述
(一)閱讀
閱讀一詞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是指“看(書報等)并領會其內容。”閱讀的過程要有閱讀者對文本的解讀,以及實際運用等活動,不是閱讀者在單純地獲取信息,還應該有作者和閱讀者心靈之間的彼此交流溝通,是一種行動和思維的過程。處于小學階段的孩子心智水平發展很快,閱讀是他們了解大千世界的重要方式。可是此階段的孩子社會經驗有限,知識儲備也不是特別豐富,在閱讀時如何更高效地獲取文章信息,掌握作者寫作方法,還需要老師的經驗來幫助孩子們理解與提高。
(二)寫作
人們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都離不開寫作。學習聽、說、讀的能力,最終能夠轉化成寫的能力,這也是新時期小學語文教學中重要的教學目的。寫作主要是利用書面語言形式來對人或事進行的一種書寫活動與認識,也是寫作是一個動態的實踐活動,因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該讓語文教學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從而使學生在寫作上更愿意去身邊的事物,另一方面,在教學中要著重培養學生的表達技巧,從而使學生的寫作能力在教學中得以提升。
(三)讀寫結合
讀寫結合,就是閱讀與寫作相結合,是語文教學中常見的一種教學方法。閱讀包含了復雜的心理認知和信息加工過程。在小學階段,學生需要理解詞匯和短語在文本中的意義,這些意義有的并不依附于語言形式的表層,因此課程標準期望學生借助文本和其他知識,利用積極的思維實現與文本的對話,從而獲取意義。寫作標準在寫作過程的各個環節都對學生提出了相應的要求。寫作過程中的計劃環節是加強思想和組織,讓學生關注到讀者、寫作目的等,也是學生決定寫作內容和寫作風格的環節。學生在閱讀時不是被動地接受灌輸的知識,而是主動地挖掘文本信息。學生的寫作也不是單純的模仿,而是要進行研宄創作。閱讀標準和寫作標準都強調學生在閱讀和寫作過程中要有研宄意識,都倡導研宄性學習。
二、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策略
(一)培養學生課外閱讀習慣,發展學生思維能力
1.培養學生課外閱讀能力,達到讀寫結合教學目的
小學生良好的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需要從小抓起,因此教師應當從小學階段就注重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的培養,促進學生在課外時間也能有效的保持良好的讀寫習慣,這樣才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的讀寫結合的學習效果達到最好。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強的階段,其生性也比較但活潑。因此,教師應當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給予學生更多自主選擇的空間與時間,這樣才能有效的提升讀寫結合的教學效果。
2.發展學生思維能力,促進讀寫結合教學實施
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在語文教學中體會到閱讀的優美感,讓他們體會到語文中的優美意境,并理解和運用語言文字,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讀與寫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小學語文教師應當注重學生的讀寫結合教學,進而有效的發展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并讓學生突破原有的語文知識的束縛,實現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協同發展,并引導學生在讀寫結合中獲取更多的語文知識,進而有效的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為學生以后的學習與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礎。
(二)構建快樂讀寫平臺,注重仿寫能力
1.構建快樂讀寫平臺
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注重對學生興趣的培養就顯得尤為重要,而構建快樂的讀寫平臺是幫助學生提升讀寫興趣的有效手段之一。讀寫訓練必須與課堂教學融合發展,隨文讀寫,促進學生情感與智慧的共同發展。教師還可以借助學校力量,與《讀寫》等刊物進行合作,讓學生的課堂教學與書店、圖書館等地方完美融合,以“讀寫微信群”為課外拓展方式,讓讀寫課堂教學在實踐中得到升華,讓學生讀寫訓練靈活多樣,從而實現“實”“活”有效轉換,在豐富多樣的語言構建環境中提升全面學生的語言素養。讓學生濃厚的興趣引導下,快樂閱讀,快樂寫作。
2.注重小學語言的仿寫能力
段落是文章的重要構件,而句子又是段落形成的基礎,是課本主題思想表達的載體,是閱讀教學的切入點。在課堂中,對于那些用詞精準,描述靈動、句式獨特的句子要著重摘抄記憶,引導學生對詞語、句子、段落、范文的積累,不斷精煉語言能力。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善于總結和捕捉文章中的佳詞佳句,指導學生對其進行仿寫,幫助學生在仿寫中掌握各種句式的運用和詞語關系的搭配,提高學生的造句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學生應該進行的重點仿寫句式練習有:生動形象的句子,關聯詞運用得當的句子,比喻允恰的句子,比擬生動的句子等。
(三)語文基礎知識讀寫結合
1.語文課文與生字的讀寫結合
語文課文的讀寫,主要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因此,關于對課文的讀寫,教師首先對于一些需要領讀的課文進行領讀,必要的時候,學生需要對一些重要段落進行背誦,關于課文的寫,主要用于學生對課文內容或課文體裁、形式的仿寫,在這一環節可以有效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生字的讀音和字形的記憶是一個龐大的工程,為了減輕學生記憶的負擔,教師需要在每篇課文教學之后對其中的生字進行領讀、聽寫或默寫,學生在朗讀和書寫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對學生拼音和筆順提出要求,幫助學生在讀寫結合中完成生字記憶。
2.利用小學語文的教學特點來進行讀寫結合教學
小學教育的對象為年級尚小、理解力不足、對世界充滿好奇的未成年人。師在教授語文課文的時候,可以采取與課文當中教師相同的做法,讓學生們也對課文內容進行多角度的觀察。另一方面,小學語文中語音與詞匯的學習是同步的,小學生在開始學習拼音、生字、詞語的時候,一個可以引導他們完成精確教學的教師的存在非常重要。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讀寫是學生的基本功,為了未來更好的學習和發展,教師需要在這一基本功上更加重視。
三、結語
讀寫結合通過對閱讀教學與寫作教學的有效結合,實現了以寫促讀、以讀學寫的教學效果,對小學語文教學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兩個重要的能力項。教師要采取有效的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從語文教材入手,教給學生正確的閱讀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展學生的閱讀量,做到以讀促寫,以寫帶讀,從而提高語文的綜合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秦志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07:197.
[2]丁璇.淺析小學語文教學讀寫結合策略探究[J].亞太教育,2016,23:195.
[3]龔清華.小學語文中段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2:104.
[4]范元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教學法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3:70-71.
[5]東野廣梅.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探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