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瑞霞
[摘要]小學數學是基礎教育的一門重要學科,具有其他學科不可代替的育人功能。在數學教學中必須努力挖掘課程中的德育資源并進行巧妙的加工,適時把握教學過程中的德育時機,使知識、技能和方法的構建與道德、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有機滲透。要注重陶冶學生的高尚情操,發揮教師在教學中的人格魅力,在課堂中聯系生活實際滲透德育,讓學生成為新時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接班人。
[關鍵詞]數學教學;德育;滲透;結合
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是: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適應國家教育的新形勢,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積極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中指出,應結合數學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進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學生逐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和人生觀,這是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必須重視德育滲透。教師要明確教學目的,由單一的“教”轉變為“教”與“育”的有機結合;學習先進的教學方式,選擇符合學生的教育方法和途徑;改變學生“分數是命根”的偏激認識;引導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接受思想教育,做到既學習知識,又培養良好的品德。
一、課堂教學與德育滲透有機結合
在數學教學中德育重在滲透。作為教師,必須在傳授知識、培養技能和發展學生智力的同時,注重發掘教材所蘊涵的思想教育因素,結合學生的思想實際和學習表現,及時、恰如其分地對其進行思想教育。
新舊教材的一個明顯區別是新教材增加了更多的情境圖。這些情境圖內涵豐富,含義深刻。巧妙利用情境圖,充分挖掘情境圖中的資源,將是新教材思想品德教育的一個亮點。在授課時采用情境導入的方式進行教學,不但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讓學生輕松地接受新知識。例如,在教學《1000以內的數的認識》一課時,我積極開展情境教學,帶領學生到體育場進行實踐活動。學生通過仔細觀察,找到每個方陣座位的規律。由于各方陣的座位數比較多,方陣也比較多,憑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完成的,我引導學生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很快就計算出各方陣的座位數。這種教學不但讓學生印象深刻,而且達到了品德教育的目的,使學生意識到這些任務的完成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結果,懂得了團結就是力量,強化了集體主義觀念。又如,在教學《8、9的認識》時,教材中有一個環保教育圖片,我讓學生討論:圖上的小朋友都是怎樣保護環境的?我們平時又應該怎樣做?通過討論,學生領會到保護環境的重要性,增強了環保意識。
情境教學大多以學生平時經常接觸和熟悉的事物為載體,只要恰當地利用情境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就會取得理想的效果。
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數學資源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要結合教學內容,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地創設一些思想性強、教育性強的應用情境,使之成為很好的思品教育素材。例如,教學《20以內進位加法》,在引導學生數小動物的時候,我教育學生要保護小動物,做講文明、懂禮貌的小朋友。又如,教學《時分秒》時,教育學生要珍惜時間,“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時間一去不復返,不要虛度光陰。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很強、思維高度抽象的學科,數學中一些概念的界定、法則的運用、結果的驗證都有相當嚴格的要求和規定,稍有疏忽就會使解題過程前功盡棄。很多數學問題在求解的過程中常常要為一個符號的確定、一個式子的建立、一個輔助平面的作出而絞盡腦汁,這就使某些意志薄弱的學生望而卻步。鑒于此,教師在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優化學生的認知結構的同時,也應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樹立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磨練吃苦耐勞的品質,培育堅忍不拔的意志,使學生在解題的實踐中養成實事求是、一絲不茍、不懈探索的科學態度。
小學數學課本中編入許多生動真實的素材,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有關內容向學生介紹我國數學家的杰出成就,介紹從古到今我國對世界數學發展的巨大貢獻。古代數學家劉徽、朱世杰、祖沖之,現代數學家蘇步青、華羅庚、陳景潤等對人類數學發展的貢獻,都是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生動教材,有助于激勵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培養學生刻苦學習的態度,樹立遠大的理想。還可以結合教學內容增強學生環境保護的意識,培養學生熱愛祖國的情感。例如,在講解百分數應用題時,可以選講荒漠化治理問題:資料顯示,1996年我國荒漠化土地占國土總面積的17.6%。近二十年來,我國荒漠化土地以每年2460平方公里的速度擴展,若這二十年治理荒漠化土地面積占前一年荒漠化土地面積的1%,試問二十年前我國荒漠化土地的面積有多少平方公里?通過習題讓學生認識到,愛國就必須熱愛環境、保護資源,想辦法處理好土地的荒漠化問題。再如,在教學統計方面的知識時,我把我國體育健兒在歷屆奧運會上獲得獎牌的數量設計成統計表和統計圖,讓學生通過分析、觀察、比較,體會奧運健兒為國爭光的拼搏精神,使學生從小樹立崇高的理想;在講授簡便運算時,把數學家高斯童年做過的數學題讓學生做,鼓勵他們向小高斯挑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樹立超越前人、為國爭光的崇高理想。
二、緊密聯系實際,進行德育滲透
聯系實際開展德育活動,是小學數學教學的一項重要任務。教師要把引導學生學習數學知識與技能、發展智力與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要緊密結合教材中的習題和例題的內容,向學生進行愛黨、愛祖國、愛社會主義、勤儉節約、遵守社會公德等方面的教育。例如,教學《兩位數減兩位數》時,習題“北京贏了”就是一個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最佳內容。在完成此題的知識傳授后,教師可借機滲透:“2001年7月13日,我國發生了一件大事——北京申奧成功了!那天電視進行了現場直播,電視畫面上以及老師身邊的人們個個欣喜若狂。同學們,你們知道為什么申奧成功會令全國人民如此激動嗎?因為一個國家申奧能否成功,不僅僅看這個國家體育水平的高低,更重要的是看這個國家綜合國力的強弱。你們看,現在我國的宇宙飛船上了太空,我們身邊的很多家庭都購買了小轎車,這些都是國力增強的一種表現。申奧的要求這么高,我們國家能爭取到2008年奧運會的主辦權,這是多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啊!”同學們聽后群情激昂,為祖國的強大而自豪,愛國情感油然而生。又如,在教學《節約用水》一課的過程中,應使學生了解我國水資源人均占有量只有2300立方米,約為世界人均水平的四分之一,排在世界的121位,是世界上13個貧水國家之一。節約用水是每個人都應該做的事。通過讓學生調查水價、自己家每月的用水量,以及計算一個滴水水龍頭一年浪費的水量,說說今后自己如何采取行動來節約用水。這樣,學生就會于無形中懂得一滴水的重要性,杜絕浪費每一滴水。
品德是評價一個人的首要因素。培養學生良好的品德是非常重要的。在數學教學中,我對學生的品德教育還包括孝敬父母、尊老愛幼、誠實待人等。教育學生在家適當做些家務,幫家長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在學校團結同學,講衛生,講文明,懂禮貌等,使學生逐步養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
教育的過程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教師的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親其師而信其道”,只有學生喜歡教師、信任教師,才會接受教師所推行的教育思想。所以,教師要嚴于律己,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和道德楷模。教師與學生要永攜關心、理解、尊重、信任之手,營造和諧的教育環境。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課程資源中的德育因素,貫穿課改理念,探索符合學生實際的教學改革思路、方法和途徑,在教學與德育結合上下功夫,虛心學習,取長補短,真正做到把品德教育融于數學教學之中,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蹇紅星.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的途徑[J].新課程(教師版),2010,(02).
(責任編輯 趙永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