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凝
摘要:雨是天地之靈,經過宋代無數詞人的情感體驗的主觀改造,具有了豐富的人生體驗和思想情感。雨意象的情感性和藝術表達效果,使其具有深邃的文化意味和審美價值。本論文首先對雨意象進行了思想情感方面的歸類,接下來從四個方面探討雨意象的審美文化特征,最后從審美形態和審美體驗兩個方面簡單總結雨意象的美學貢獻。
關鍵詞:宋詞;雨意象;思想情感;審美特征 ;美學貢獻
宋詞是中國文學苑里一朵靚麗的奇葩,宋詞中雨意象多種多樣,內涵豐富。據統計《全宋詞》中出現雨意象的次數多達4910次,詞人把梨花雨、梧桐雨、清明雨、秋雨、山雨等各種雨意象融入了情感體驗和精神意志,使雨成為表達詞人情感的載體,或者通過雨意象的營造來追求各種各樣的藝術效果來滿足情感表達的需要,由此雨意象具有了濃厚的人文色彩和審美文化特征。
一、雨意象在思想情感的分類
每個詞人的思想傾向和情感體驗不盡相同,雨意象也就具有豐富的文化特征和情感特征。“雨,可以聽,可以觀,可以淋,可以怨。”從思想感情方面,我們可以把雨意象主要分為:
1、雅之雨。
有的雨意象纖細柔滑,傾心淡雅,在這樣的雨中,詞人通常可以感受到不為俗世所困,在雨中賞景的高雅情致,追求一種閑淡儒雅的生活情趣,這就是宋詞中的雅之雨意象。
黃庭堅的《菩薩蠻》中寫到:“半煙半雨溪橋畔,漁人醉著無人喚。”詞人以非常自然輕松的筆調為我們描述了一幅顯示優雅的雨景圖,一位漁翁正在醉酒酣睡,慵懶愜意,無人來驚擾他的好夢,多么閑雅散淡的人生境界。
2、禪之雨。
禪之雨,不大喜,亦不大悲。在這種雨中,詞人抱有一種淡定從容的心境和情感,在雨中思考人生嗎,領悟人生的真諦。蔣捷的《虞美人 聽雨》就是禪之雨的代表:“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這首詞用雨來表達三個不同的人生階段,不同的心境追求,自我觀照,感悟人生。當然,我更喜歡蘇軾的“一蓑煙雨任平生”,他無論在何種處境之下,都保持著從容和淡然,灑脫達觀,得禪意人生,悟人間大道。
3、悅之雨。
喜悅之雨清新明快,給大自然帶來勃勃生機,給人帶來希望和愉悅。田園詩人范成大在《蝶戀花》中寫到:“村南村北,谷雨才耕遍。秀麥連岡桑葉賤。看看面收新繭。”谷雨時節,漫岡遍野。麥穗和桑葉欣欣生長,一幅豐收氣象,怎不讓詞人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雨給了農民以希望,給了我們以快樂。
4、苦之雨。
宋詞中雨意象出現的4910次,百分之六十是苦之雨,它抒發了悲怨、憂傷。這種基調表達了詞人對自身、對人生、對國家的悲情。吳潛在滿江紅中有“近簾鉤、暮雨掩空來今猶昨”的慨嘆,暮雨的降臨家中了作者內心的悲涼。辛棄疾也利用“憂愁風雨”表達了自己年華逝去,壯志難酬的憤懣之情。
二、雨意象的審美文化特征
雨作為自然景觀本身就具有審美特征,經過詞人的加工成為意象,充實和升華了它的審美特征,它所表現出來的審美文化特征是多種多樣的,以下歸納為四種:
1、朦朧之美。
煙雨蒙蒙是雨最普遍的特點,寇準的《踏莎行》中有“畫堂人靜雨濛濛,屏山半掩余香裊”的描述,畫堂前,詞人獨坐,靜看眼前細雨蒙蒙,遠處的山巒半遮半掩,模糊不清,給人迷離的朦朧美。再如葉夢得的《虞美人》:“落花已作風前舞,又送黃昏。”天色昏暗,透過黃昏雨,似見又不見,脫隱若現,多么神秘的朦朧之美。
2、凄涼之美。
下雨時,天氣通常陰涼,這種清冷的景象,往往夠氣人內心的苦楚,雨意象通過人的感悟傳達一種凄涼、凄迷、凄楚的美。
歐陽修這樣寫道:“雨橫風狂三月暮,門掩黃昏,無計留春住。淚眼問花花不語,亂紅飛過秋千去。”文中的主人公是一位深閨中的女子,見狂風橫雨,摧花折柳,落紅滿園,美好的事物轉瞬即逝,內心的苦楚,再加上無情的風雨,無比凄涼。文天祥在《過零丁洋》中,感嘆“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國家危在旦夕,自己大起大落,如雨中的浮萍,自然界的雨幻化成人生的風風雨雨,凄涼之意自然生發。
3、憂柔之美。
淅淅瀝瀝的雨,纖細輕柔,最能引起人們內心不可名狀的微妙變化,也最能勾起人們心中淡淡的憂傷和閑愁,這種情感狀態往往是柔軟的,婉約的,微妙的。
晏殊在《玉樓春》中,借“五更鐘、三月雨”細膩含蓄而委婉地表達了夫人憂柔的相思情感。葛勝仲在《點絳唇》中寫道:“閑愁幾許?夢逐芭蕉雨。”作者在他鄉客居,時當秋晚,百無聊賴,閑愁頓起,他將半夢半醒的深思和芭蕉雨融為一體,含蓄清妙地將滿腹閑愁表達出來。
4、清雅之美。
雨過天晴,萬物在雨水的滋潤下更加富有生命力,花艷草綠,一切都是那么清新,生機勃勃,詞人借此雨意象抒發自己內心的清新素雅之情。
“春晴也好。春陰也好。著些兒。春雨越好。春雨如絲,繡出花枝紅裊”,蔣捷面對如此清新明媚的景色,心情自然也是舒暢和閑雅的,在雨中享受春天的美好,不因春陰而悲,不因春晴而喜,淡然風雅。自然辛棄疾的“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寥寥幾筆,為我們描繪了幽靜甜美的鄉村夜景,我們似乎可以聽見辛棄疾輕聲漫步于小路上,內心的平靜和小確幸。
雨意象是宋詞中的重要意象之意,它符合并體現中國古代的審美形態,豐富著人們的審美體驗,因此從審美形態和審美體驗兩方面具有美學貢獻。雨意象蘊藏了無盡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價值,它吸引著我們去欣賞它的瑰麗神奇,去領會它的價值,去感知他在美學領域的影響,讓我們繼續行走在宋詞的萬千雨境里,發掘更深層次的美。
參考文獻:
[1]唐圭璋,孔凡禮.《全宋詞》.北京,中華書局,2009.
[2]傅德民,李元強,盧晉.《宋詞三百首鑒賞詞典》.武漢,長江出版社,22010.
[3]姚亞妮.《論宋詞雨意象》.陜西師范大學,20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