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作為學生走向身心成熟的最后一個過渡階段,對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有著不可忽視的重要性。班主任作為連接學校和家庭以及社會的紐帶,其德育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本文以新課改為背景,對如何更好地開展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展開探究。
關鍵詞:新課改;德育工作;方法探究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它所提出的新要求已經在學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得到了進一步的落實,其中包括高中班主任的德育工作,新課程改革要求高中德育工作應以學生為主體,要求高中班主任理解、尊重學生需要,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這就對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德育工作,幫助學生正視自身的優缺點,找到自己的定位,揚長補短提高自身的道德情操和綜合素質,是每一個高中班主任共同關注的焦點。
一、 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各自的觀念以及自身的實際情況并不相同,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特別是高中生正處于走向成熟的最后一個過渡階段,他們在意識上有著強烈的成人感,希望班主任和家長能理解、支持他們偏離社會現實的一些想法和決定,但是在行動上又不可避免地會因為缺乏實際經驗而做出錯誤的選擇。
如當學生因為著迷于電影中的不良少年行為而模仿他時,班主任要做的不是一味地與學生發生口角爭執,而是應該了解學生為什么會對電影中不良少年行為產生好感進而模仿他的原因,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然后從這個原因出發尋找突破口,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班主任只有在理解、尊重學生的基礎上去幫助學生,才能以公正的態度去看待學生所犯下的錯誤,從而贏得學生的信賴,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
二、 培養良好的班風
班風對學生三觀的塑造起著不可小覷的作用,如果周圍的學生都不喜歡學習,那處于這種班風下的其他學生,很有可能會為了合群而選擇不學習,這是一種被迫的選擇。班風是一個班級整體風貌的展示,代表了班級的整體信念,它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和生活。
培養良好的班風,首先,要從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行為習慣開始入手,班主任可以在學生剛剛進入高中校園懵懵懂懂時,通過在第一節課上設置具體的情景,將學校的規章制度和學生該有的行為規范和守則強調給學生聽,這樣既能減輕學生對學校規章制度和學生行為守則的厭倦也能幫助學生更輕松地理解其內在含義。
其次,在日常的班集體會議和晚點總結時可以通過演講、辯論、觀看影視作品等生動活潑的形式加強對學生三觀的引導,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世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增強其明辨是非曲直的能力。
再次,在學生中尋找優秀的榜樣人物,這個榜樣人物首先要是班上學生群體的核心人物,是班上學生關注的焦點。這個榜樣需要有優秀的品質和良好的行為習慣,他的行為可以將看不見、摸不著的道德規范用實際的行動表現出來,同時,因為榜樣人物是焦點人物,其他學生會不由自主地關注他,從而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向著榜樣人物的行為學習。
最后,班主任應給予恰當的鼓勵與批評。恰當的鼓勵和批評,有利于減少學生不適當行為的發生,規范班級的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風。同時,抓住時機的鼓勵,還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全面地認識自己,不拘泥于自身的短處,取長補短,發展自己的長處。這個鼓勵和批評的標準應該具有針對性,對于不同情況的學生應該要有不同的標準,比如對于怯懦、自信心不足的學生,應以鼓勵為主,因為這類學生對自己已經持有一定的否定態度,過多的批評會加重他們否定自己的心態。但以鼓勵為主并不意味著不批評他們,只是在一些無關是非的小事上多鼓勵他們。
三、 加強自身德育培訓
在班主任德育工作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的成長,班主任也要注意自身德育知識的培訓。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求學生如何做,自己首先就應當做到。高中生最大的特點就是可塑性強,非常容易模仿他人,只有班主任自己先做到了德育工作中的要求,學生才會跟著做,所以不能輕視了班主任的帶頭作用。班主任在開展德育工作時,要盡量不將自己的私人情感摻雜其中,控制好自己的情緒,不將情感宣泄在學生的身上,理性地開展德育工作。
至于德育培訓方法,筆者認為班主任首先可以通過學校開展的集體備課等大型交流活動,并與其他班主任交流來豐富自身的德育工作經驗。其次,班主任可以通過網絡、電視等工具了解德育工作研究的最新進展,學習其中的先進方法。最后,班主任可以通過德育工作最后的對象——學生,來收集資料,調查學生最常用的生活娛樂方式,想辦法創設一個情景,將德育工作融入到學生最常用的生活娛樂方式中,啟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寓教于樂,提高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整體有效性。
班主任加強自身德育知識的培訓對其德育工作的有效性有著重要的作用,只有班主任自己了解得很透徹了,才有可能教授給別人一些皮毛,只有班主任自己去做了,才能要求學生去做。為了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順利開展,班主任對自身德育知識的培訓是一定不能放松的。
四、 結束語
德育工作的開展要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使德育工作具有針對性、有效性。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而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也是大不相同的,對待不同的學生,德育工作開展的方法也要有所改動,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種子健康的成長離不開良好的環境,學生就像種子一樣,他們也離不開良好的環境。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基礎,有效的雙向溝通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手段,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遇事應多溝通,不要帶著偏見去看待學生,要尊重、理解學生,只有這樣班主任才能真正贏得學生們的信賴,才能更好地開展德育工作,幫助學生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趙婧.論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開展[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7(1).
[2]柴官會.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究[J].《亞太教育》,2016(6).
[3]王麗蘭.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開展的途徑[J].《教育界》,2014(10).
[4]鐘水浩.新課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13(54).
作者簡介:
葉高歡,福建省泉州市,德化第三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