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玉鳳
摘 要:在全國各地語文中考中文言文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要提高復習的效果,教師可以從研讀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入手,結合讀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對學生進行方法指導,讓學生以點帶面,緊抓重點,分類歸納,整體把握做到復習工作有的放矢。同時,還要回歸課本,以課本知識復習為主,做到溫故知新。
關鍵詞:語文中考;文言文;復習;回歸課本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7-007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46
在全國各地語文中考中文言文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但由于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所占篇幅較多,要求學生所要掌握的內容多,涉及的范圍廣大,有時還會出現一些漫無邊際的課外閱讀,從而使文言文成為中考中學生失分最多的內容之一。如何通過高效復習來突破這一教學瓶頸,有效減輕學生中考復習壓力,就需要在中考文言文復習中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
一、研讀課程標準和考試說明,做到有的放矢
(一)研讀課程標準,進行方法指導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對文言文閱讀教學的要求具體為:“閱讀淺易文言文,養成初步的文言語感。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詞句含義,讀懂文章內容。”[1]因此,在進行中考復習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明確此要求的內容,讓學生提高復習的信心,并引導學生從課程標準的要求中找到復習一些具體方法。
課文注釋既是初中文言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生對整個文章進行把握的窗口,更是中考考試的重點考查內容。因此,在進行中考文言文復習時,教師一定要有選擇性研究課本中文言文中的注釋內容,既要做到歸類整理,探尋共性的規律,又要重視一些特殊的注釋內容,讓學生通過課文注釋來把握整個文章的內容,做到大處著眼小處著手。例如,在初中文言文中通假字是課本注釋中的重要內容。雖然初中課本中通假字很多,但這些通假字大多都有規律,那就是同音代替。如果學生了解這一規律,就可以輕松解決大部分的通假字。同樣是課本注釋,對于一些有特殊意義的字詞,就需要在復習中進行特強的強調,提醒學生注意。如在考試時常發現有學生將“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的“汗”寫成為“漢”,這就是學生對課本中特殊的注釋沒有認真看所造成。如果學生在學習認真看了課本注釋,就可以知道“汗青”本意是指古代制作竹簡時的一種工藝,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中代指“史冊”,從而避免出現學生寫錯的現象。
(二)研讀考試說明,進行方法指導
考試說明既是不同地區對課程標準理解與貫徹執行的文本,又是對本地中考文言文命題方向指引的文本。在中考復習過程中,只有明確考試的方向,才能確立中考復習的方向。因此,教師要認真研讀《考試說明》,明確中考對初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教學的要求與標準,并將其所傳遞的信息與要求滲透到中考復習工作中,結合學生學習情況制定出具有可行性的中考復習計劃,以使文言文復習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以點帶面,輕松應對作家作品等文學常識復習。從全國各地的中考《考試說明》中可以發現,對作家作品等文學常識的考查是中考復習的一項要求要求。但從近幾年的中考試題可以看出,對作家作品等文學常識的考查主要還是集中在一些典型的作家和作品上。例如對于唐宋八大家及其作品的考查歷來是中考的重點和熱點,對這些知識的掌握就必須讓學生熟練掌握。
2.緊抓重點,做好文言詞語注音和課文背誦默寫復習。對于初中語文考文言詞語注音和課文背誦默寫,從全國各地的中考《考試說明》和近幾年中考試題來看,這也是中考考查重點。對于這些內容,由于時間關系,學生可能已經遺忘,教師就要對這部分內容有重點再次進行訓練與強化,幫助學生做好復習工作。
3.分類歸納,做好重點文言詞語解釋復習。在文言文復習中,學生感覺最不易掌握的內容之一就是文言詞語解釋。由于古今詞語的演變,文言詞語解釋確實給學生學習文言文帶來了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在中考復習中,一方面要重要文言詞語解釋的復習,將這部分內容列入復習的重點,在時間多傾斜,讓學生多記憶;另一方面要做好分類歸納工作,讓學生眾多的文言詞語解釋中通過對比、歸類發現規律,降低學生復習的難度。
4.整體把握,做好重點句子翻譯復習。盡管在初中階段,對學生文言文句子翻譯的考查要求較低,但從學生實際情況來看,學生在這一部分內容的考查上失分還是比較嚴重。從近幾年的中考試題可以看出,這些試題的考查一般都集中在一些重點篇目的關鍵句子上,特別是那些對整篇文章的理解具有畫龍點睛作用或高度概括的句子上。教師在復習時,就要引導學生從這些篇目的整體中心思想把握入手,做好重點句子翻譯的整理集中,將其既要與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相結合,又要注意對個別字詞的特殊含義入手,做到準確性與深刻性的有機結合。
二、回歸課本,做到溫故知新
(一)再讀重點篇目,做到對篇目的整體把握
從中考命題的要求與近幾年的中考試題來看,盡管中考考查內容變化多端,但重點篇目的考查是重中之重。因此在復習時,教師要再次引導學生再讀重點篇目,從整體上把握課文內容,對一些易忘記、易混淆內容進行強化,通過相似內容的對比強化,提高學生整體感悟能力,形成新的更高的認識。
(二)分類歸納,在對比中提升認識和能力
通過多年的學習,學生已經積累了許多的文言文知識,但這些知識往往比較零散,學生在復習時已經遺忘。在復習時,教師可以對學生所要掌握的文言文知識進行分類,并引導學生進行分類復習。在回歸課本時,再次將這些已經歸類的知識,對應到課本之中,讓學生去看一看本節課都出現了哪些已經復習的知識,這些內容在本節課與其他課文中有什么不同,讓學生在對比中提升認識和能力。例如,在初中語文教學中,雖然課程標準沒有要求學生掌握文言文中的語法知識,但在復習中,教師可以結合一些典型語句,讓學生來體會文言文一些常見文言文語法的規律,并在一些具體的課文內容對比應用,就可以達到提升學生能力的效果。
(三)回歸課本,重視特殊考點的復習
在文言文復習中,大部分知識都要一定的規律可循,這為中考復習帶來了方便,但也一些特殊的考點需要在具體課本中進行強化與復習。如一些個別的字詞,僅在某一篇課本中出現,一些典故或成語等內容的復習就必須要與這篇課文內容緊密結合才能讓學生準確掌握。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制定.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M].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