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旺
摘 要:近年來,隨著微博、微信的快速普及,一個無處不“微無“微”不精彩的“微時代”已經到來。公安機關傳統的思路、觀念和方法,在面對民警多樣化的價值取向和利益訴求時暴露出許多的不適應和不足。如何真正理解“微時代”,如何發現“微時代”背景下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問題,樹立全新的思想政治工作觀念,真正發揮“微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激勵和導向作用,是新形勢下公安思想政治工作亟待解決的重點課題。
關鍵詞:微時代;新形勢;公安思想政治
一、“微時代”下公安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機遇
微信、微博的廣泛普及,帶來了傳播方式和輿論格局的深刻變革,為做好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新視角、新理念和新方式。
(一)相互交流空間更為廣闊。在“微時代”環境中,民警更容易流露個人的真實情感。領導與民警之間、民警與民警之間,可以談工作,也可以傾訴生活中的困難和思想上的疑惑,一些“面對面”不好解決的問題,通過“鍵對鍵”的方式能夠輕松解決。
(二)了解民警思想狀況更為及時。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普及,為民警提供了工作、學習、生活和思想展示平臺。大到工作決策部署,小到民警的生活瑣事,都可以在“微界面”上找到。政工干部可以通過微博、微信的關注功能在第一時間了解民警內心的變化及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并及時為民警解決困難。
(三)開展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更為靈活。網絡信息覆蓋面大,內容豐富,傳播速度快,可以為民警提供學歷教育、業務培訓、心理健康咨詢等各種服務。通過開通官方微博、微信公眾號等,動動手指就能傳播知識、了解心聲,既能夠滿足民警的素質需求,又能夠及時掌握民警的思想動態,讓思想政治工作變得更加便捷高效。
二、“微時代”下民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特點
微博、微信也已成為民警互動交流、分享經歷、表達意見的主要平臺。受此影響,公安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呈現出不同于以往的特點:
(一)傳播內容兩極化?!拔r代”背景下,言論自由達到了一個新高度,每個人都可以自由、便利地發表自我觀點與見解,在這種情況下,發表的言論極易出現兩極化:一方面是傳播正能量、弘揚主旋律的主流信息;另一方面,由于個人情緒導致,極易出現一些消極甚至極端的信息,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挑戰。
(二)交流方式簡潔化。微博、微信以及QQ的發表往往設置字數限制,通常百字左右,內容基本短小精悍,不需長篇大論且門檻較低。字數的限制,使得發表者必須要抓住重點且吸引眼球,內容往往簡潔通俗。在這種環境下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必將逐漸趨向通俗易懂、平易近人。
(三)人際交往圈際化。在微博、微信等軟件中設置的“關注”、“粉絲”、“好友群”、“朋友圈”等功能,以及“屏蔽”、“特別關注”、“黑名單”等依據個人喜好設置的功能,在無形中形成了個體的關注范圍、朋友圈等小環境,民警可以自由設置形成自己的個體化環境,使得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具有圈際化的特點。
三、做好微時代條件下公安思想政治工作的幾點建議
在“微時代”背景下,公安機關要緊跟“微時代”的步伐,著力轉變思想理念,創新工作方式,切實推動公安思想政治工作從“灌輸式”向“啟發式”轉變,不斷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實現工作的常態化、全覆蓋。
(一)樹立“微理念”,創新思想政治工作模式
“微時代”的到來,在對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產生巨大影響的同時,還為做好新形勢下的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豐富的資源。作為公安機關,應當充分利用“微時代”帶來的種種便利,樹立“微理念”,打破以往思想政治工作過于嚴肅、枯燥的模式,充分依托微博、微信,推動思想政治工作從“灌輸式”向“啟發式”轉變,賦予新的時代氣息,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一是創新對民警的教育方式。要借助微博、微信快捷、生動、開放和聯系廣泛、傳播速度快的特點,以文字、圖像等民警樂于接受的方式開展豐富生動、靈活多樣的各類主題教育和民警思想調查,尤其是要把培育人民警察核心價值觀作為基礎工程,抓好思想教育、文化熏陶、典型示范、實踐養成和制度保障,使培育工作融入到思想政治建設的方方面面,真正讓廣大民警把忠誠、為民、公正、廉潔的理念內化于心、外踐于行。二是創新與民警的溝通方式。各級政工部門要通過開設“公眾號”、“訂閱號”、“民警論壇”、 QQ群等形式,發動單位民警和家屬廣泛參與,通過在線交流、在線互動,搭建平行寬松的平臺,全面了解掌握每個民警的家庭狀況、成長經歷、工作成績、社會交往、情趣愛好和特長,以及民警當前的思想動態和訴求,掌握民警各自的思想特點,收集匯總民警在工作、生活、家庭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和實際困難,拉近領導和民警之間、民警和民警之間、單位和家屬之間的距離,在虛擬空間了搭起思想交流的“連心橋”,切實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民警的心坎上。三是創新抓管理的方式。微博、微信等媒介,在時間、內容、地域、范圍上具有高度的開放性,政工干部作為抓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角”,要學會用開放的心態審視“微時代”下出現的新思想、新事物、新變化,用創新的思維研究解決思想政治建設面臨的突出矛盾和問題,不斷提高信息獲取能力、信息決策能力和信息管理能力,用好“微講”,開辦理論小講壇、熱點小論壇、執勤小課堂等,將大道理講清,小道理講透,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在“微”中求落實,于“微”中出成效,實現內容與形式、過程與結果、動機與效果的有機統一。
(二)構織網格化格局,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覆蓋
“微時代”深刻地改變著人們傳統的信息交流方式、人際溝通方式和文化表達方式。玩轉“微博”、聊著“微信”、讀著“微小說”、看著“微電影”業已成為民警業余文化生活的方式之一。以往那種哪里出了問題就往哪里趕,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思想政治工作模式已顯現出諸多的不適應和弊端,不能及時滲透到底、覆蓋到位。為此,必須在準確把握“微時代”環境給民警思想行為帶來變化的同時,構織網絡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一是建立自上而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保障網絡。落實組織保障,是抓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關鍵。要在市、縣兩級公安機關和基層所隊中按照“分級負責、分級實施”的原則,建立起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靠上抓、政工干部具體抓的三級組織保障網絡。要落實“一崗雙責”,把公安思想政治工作滲透到業務工作的各個環節,做到業務工作與思想政治工作同部署、同落實、同檢查、同考核,著力在業務工作中發現、總結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鮮經驗,在業務工作中檢驗思想政治工作,以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推動業務工作開展,實現思想政治工作與業務工作的無縫對接。二是建立渠道暢通的思想政治工作信息網絡。要嚴格落實局領導分包單位聯系制度和下基層調研走訪制度,及時了解基層隊伍狀況和民警在想什么、干什么,有針對性的落實管理措施,確保隊伍不出問題。要從各警種、部門和基層所隊中分別明確一名業務素質高、會做思想工作的副職或民警作為思想政治工作信息員,建立起橫到邊、縱到底的輿情信息網絡機構,實現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覆蓋。三是建立高效有序的思想政治工作運行網絡。建立由各級政工部門牽頭,紀檢、督察、法制、信訪等警種參加的思想政治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堅持縣市公安局、分局每季度一次,市局每半年一次召開聯席會議,對隊伍思想狀況進行分析研究,準確把握民警思想脈搏。要建立單位與民警家屬互通信息制度,了解掌握民警8小時外的“社交圈”、“生活圈”,構筑單位、社會、家庭三位一體的民警管理體系,提高對民警思想和行為的管控能力。
(三)堅持“傳統+網絡”,落實常態化機制
在做好“微教育”、“微溝通”的同時,對于傳統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要認真總結,形成機制,實現“微時代”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常態化。一是把創先爭優激勵機制常態化。通過評選“服務之星”、“業務標兵”、“崗位能手”和媒體宣傳、群眾推薦等靈活多樣的形式在各警種、各部門選樹一批能夠發揮標桿和榜樣作用的集體和個人典型,認真挖掘總結民警身上的“閃光點”,形成輻射帶動效應,在民警中產生共鳴,營造比學有榜樣、趕超有對象、事事有模范的良好氛圍。要建立隨警作戰機制,采取“跟進式”工作方式,對重大警務活動、重大案件、重大違法違紀事件及時跟進了解情況,通過隨警作戰宣傳隊伍、樹立典型、送獎到一線,切實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最大效能。二是把文化育警機制常態化。充分發揮文化的育人作用,要將文化理念引入精神、制度、管理、行為等各個層面,推動文化建設在隊伍管理、警務機制等方面的新應用,有效推動管理從制度約束向內化養成逐步轉變,培養民警良好的行為習慣和紀律作風,確保內務有序、警容嚴整、禮儀規范,形成“事事有規范、人人講規范”的良好工作局面。要搭建不同層面的文化活動平臺,吸引民警廣泛參與多種形式的文藝警體活動,以文化修身、以文化舒懷、以文化怡情,營造格調高雅、情趣高尚、精神振奮、心情愉悅的工作、學習、生活環境,舒緩民警身心壓力,培養民警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全面構建和諧警營,使廣大民警快樂工作、幸福生活。三是把關愛優撫機制常態化。要體現“以警為本”原則,堅持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統一,建立健全從優待警分析評估和督促檢查機制,對基層單位落實休假、健康體檢等及時檢查,確?;菥こ搪涞綄嵦帯R叨戎匾暶窬睦斫】倒ぷ?,要針對民警隊伍中易發、高發的心理問題,研究制定心理危機干預預案,積極做好重大心理問題和心理疾病的預防控制工作。及時開展專業的心理輔導和危機干預,幫助民警盡快脫離陰影、緩解心理壓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