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學校教育的組成部分,體育教育對于培養身心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快樂體育”教學模式在我國體育課程中的應用有效提升了學生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教師教學的主動性,但是由于種種因素致使當下我們的“快樂體育”教學效率并不高,基于此,筆者在第一部分闡述了“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定義;第二部分則分析了開展“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所需要遵循的幾項原則;文章最后一部分,筆者通過結合個人工作經驗就如何才能運用好這一教學模式提出了個人幾點思考。
關鍵詞:快樂體育;內涵;遵循原則;實施途徑
一、 引言
伴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展,各種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如雨后春筍般出現,給我國各階段的體育教學帶來了新的生機。“快樂體育”教學模式具有較強的互動性,能夠給學生充足的機會參與到課堂中來,因此憑借著良好的教學效果、較高的教學質量,“快樂體育”教學模式越來越得到廣大教師的青睞與認可。
二、 快樂體育的內涵
所謂“快樂體育”是指一種以情感教學為突破口,以身體教育與人格教育為最終目標的體育教學模式?!翱鞓敷w育”這一教學模式,非常重視對學生進行以“愛”與“美”為主題的教育,它旨在讓學生在學習中體驗到體育帶給自己的樂趣,因此這種教學模式往往能夠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進而最大限度地滿足他們對于體育課程的求知欲望,這有助于學生終生體育學習理念的養成。快樂體育相對于其他的教學模式主要有以下幾點優勢:首先,快樂體育不僅研究學生基本的體育需要,而且研究學生的人格需要以及情感需要,因此它實際上是讓學生把學習動機建立在了發展自身、服務社會的基礎之上,這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強烈的社會責任感;第二,“快樂體育”不僅把學生鍛煉身體當作教學目標之一,而且還把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這種“成功體驗”作為目標之一,學生能夠從中感受到極大的成就感,有助于進一步增強學生的學習樂趣;第三,“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教學方法并不是單一的,教師能夠在自己的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需要、情況進而改變自己的教學方法,因此這有助于幫助教師營造出充滿快樂、和諧的情感與氛圍,既能夠讓學生喜歡體育課程又能夠讓學生明白體育學習的目的與意義,進而使他們養成自覺主動進行體育鍛煉、發展體育個性、增強體育能力的行為,這就是“快樂體育”的意義所在。
三、 “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所要遵循的原則
(一) 教育性原則
無論是哪一種教學模式,“教育性”原則都是其所必須要遵循的原則之一。教育性原則要求教師在具體的體育教學實踐中能夠培養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幫助其樹立起正確的三觀。體育教學雖有其自身特殊性,但是它與其他的科目并無本質區別,其教學目的都是為了促進學生的全方面發展,為社會主義建設儲備人才。因此從這一點來說,要想運用好“快樂體育”教學模式,教師就必須要遵循教育性原則。
(二) 平等性原則
平等性原則要求教師要從尊重學生的立場出發,在做到尊重學生人格的基礎上,對所有的學生同等看待,不因學生長相、學習成績等作為評價學生的標準。要相信學生的體育潛力,耐心教導,以平等的師生關系作為幫助學生學習的基礎。為了營造“快樂、愉快、和諧”的學習氛圍,體育教師必須嚴格遵循著這一原則。
(三) 情境性原則
所謂“情境性原則”是指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要積極發揚教學民主,采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來創設具有較高吸引力的情境,使學生在體育學習過程中能夠以良好的心境來輕松愉快地學習。情境性原則旨在通過教師各種各樣的活動方式介入到學生體育學習過程中,從而起到積極引導的作用,運用好這一原則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積極參與教學,而且能夠使其體驗到學習的成功與樂趣。
(四) 趣味性原則
趣味性原則主要有兩個方面的要求:一是要求教師“授之有趣”,另一條則是要求學生“學之有趣”。因此,要想做到有趣味的課堂學習,就必須要在充分發揮教師主導作用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積極性。教師一方面要增強自身教學技能,不斷學習,更新自身體育知識系統,另一方面在語言使用和教學方式選擇上都要幽默詼諧一些。值得注意的是,趣味性原則不能脫離科學性與教育性,教師不能為了趣味而趣味,去教授一些與學生體育學習毫不相關的內容。
(五) 激勵性原則
“快樂體育”目的不在于教師的“樂教”,而在于學生的“樂學”。激勵性原則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投入到體育學習中的精神,而且能夠激發學生“疑”“思”“智”等心理活動。
三、 實施快樂體育的基本途徑
(一) 情感先行,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
體育這門課程尤其要求教師能夠具有良好而穩定的情感品質。教師是一堂課的組織者與先行者,擁有良好情感品質的教師更容易與學生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而師生之間這種平等、和諧的關系正是“快樂體育”開展的前提。因此,為了更好地實施“快樂體育”教育,體育教師必須要與學生產生情感共鳴,通過情感的力量驅使學生高質量地完成各項體育活動,進而達到讓學生喜歡上體育課的目的。
(二) 創新教法,激發興趣,讓學生樂學活學
教學方法的多樣化,是活躍課堂氣氛、培養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的重要因素。因此,作為一名體育教師必須要在充分了解教材的基礎上,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實際,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技巧。
(三) 教學內容搭配得當,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
眾所周知,學生對事物感到新穎而又無知時,最能激起求知欲,對符合本人運動水平的活動容易產生興趣。因此,體育教師在選擇具體的教學內容時,應當注意搭配得當,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讓學生能夠充分理解知識內容、充分掌握各種體育技能。當學生在獲得成功體驗后,就會更加傾向于加入到“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中去。
參考文獻:
[1]邱伯聰.論“快樂體育”本體理念的體驗教學[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6,(01):30-33.
[2]張振華,周靜.倡導“快樂體育”的高校體育教學模式[J].甘肅科技縱橫,2006,(01):165.
[3]樊翠紅.談新形勢下“快樂體育”教學模式的構建[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7(12):106-107.
作者簡介:
衛強勇,四川省成都市,四川文軒職業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