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愛軍+杜利強+郭艾英+鄒亞學
摘 要:實踐教學是應用型大學教學內容的基本組成部分,也是培養應用型高素質人才的必經之路。積極開拓生物技術專業與企業的聯合教學及實習,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河北科技師范學院生物技術教學部為例,簡單介紹了本教學部近年來的本科企業實習及其教學工作,以期為探索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提供更為現實性的新思路。
關鍵詞:生物技術專業;校企合作;教學模式
生物技術專業是生命科學的重要分支,也是本校校級專業綜合試點改革的資助對象,一直以來備受校院等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它的綜合改革涉及培養方案、授課計劃、教學模式、評價機制、就業引導等諸多方面。作為實踐教學的企業實習一直是生物技術專業的必修課程,是應用型大學教學內容的重要組成部分。以往的培養模式由于受到經費、教育觀念等因素的束縛,教師多注重校內教學,而容易忽略與生產實踐相互結合這一重要環節。這樣帶來的直接后果便是學生的理論知識較強,而生產一線的實踐經驗大打折扣。這勢必造成生物技術專業學生的就業難點涌現。由于學生缺乏必要的實踐經驗,企業用人單位很難將其錄用為員工,或者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再次培養初入職場的這類員工。作為一所普通農業院校,便很難在全國專業范圍內打出自己的特色,甚至會逐漸失去專業辦學資格。
當前,本校正處于應用型大學建設的攻堅時期。為了配合本校這一新的歷史性改革,生命科技學院各級領導積極鼓勵各專業教師“走出去”,到生產一線去觀摩實戰本領。為提高生物技術專業學生的綜合素養,生物技術教學部、專業帶頭人及其相關教師響應學校和院級領導的號召,在新形勢下探尋新的教育模式,積極推動企業見習的新道路。希望“以點促面”,以高新企業見習帶動專業的全面改革,從教育觀念、培養方案到教學模式等一系列都能借以獲得大幅度提升。
為了實現生物技術專業改革的順利實施,本專業教學部積極籌劃,提前醞釀改革思路。早在兩年前便委派多名教師深入西部高校及科研院所進行考察和交流,吸取兄弟院校的專業改革經驗。寒冬時節,五天橫跨四省,克服種種困難,勇走取經之路。先后走訪了陜西師范大學、甘肅農業大學、中國農科院蘭州獸研所、內蒙古農業大學以及寧夏大學等。通過與生物技術專業相關負責人進行交流,取得了豐富的專業改革經驗和新點子。本教學部還走訪了天津高新產業園區,與康希諾生物有限公司等多家生物技術類高新企業負責人了解企業用人機制、本科生企業實習等相關事宜。其實,為了更多了解企業用人情況,同時也為學生打通更為廣闊的實習空間,本教學部每年均會委派教師利用寒暑假去周邊省市的相關企業進行實際考察,并洽談學生實習事宜。去年上半年,在前期調研工作基礎之上,生物技術專業帶頭人果斷將培養方案進行大膽改革,大量縮減理論教學內容和課時,將企業實習正式納入培養人才計劃,進而為新教育教學模式的開啟提供了政策保障。培養計劃要求每一位學生,在本科第七或八學期任選2-3個月作為實習階段進行生產實習。這種選擇富有彈性,既照顧了備考研究生的學生能夠有充分的時間進行復習,又保障了每一位學生能夠完成實踐學習,從而獲得企業生產的實踐經驗。我們鼓勵學生延長企業實習時間,并將企業實習所做的科研工作等同為學位科研,從而極大保障了實習的延續性,也解除了學生的本科科研壓力和后顧之憂。
在前期充分調研的基礎之上,我們首選了天津高新區作為首批院企合作范圍。那里具有獨特的地理和企業文化。為帶動我國生物技術和醫藥產業的跨越發展,科技部、商務部、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與天津市政府在天津濱海新區共建“國家生物醫藥國家創新園”。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成為創新園的核心和重要標志。截止到2016年8月,已邀請多位諾獎得主等世界前沿科學家擔任顧問,初步形成以饒子和院士、張伯禮院士、閻錫蘊院士、崔占峰院士等領銜,包括18位國家“千人計劃”,42位天津“千人計劃”,13位京津冀生物醫藥產業化示范區創業領軍人才為骨干的人才聚集高低。所以通過前期考察調研,生物技術專業相關負責人決定在此率先進行試點實習。2016和2017年,生命科技學院生物技術專業四名教師帶領生物技術專業學生共計58人,到天津國際生物醫藥聯合研究院參觀實習。通過這次活動,學生們不僅見識到我國高端產業的相關設備、技術和人力資源,也充分認識到了生產實習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時,生物技術專業與研究院的相關負責人通過協商,達成了學生帶薪實習的意向,并準備輸送第一批本科生到此實習。學院與相關企業進行了掛牌儀式,標志著生物技術專業與企業的正式合作。同時,還要求企業相關負責人作為外聘教師,結合企業需求和生產實踐經驗,每年為專業學生進行授課。
我們必須承認,作為一所普通應用型農業院校,本校的辦學水平還需加快提高。隨之學校轉型發展,很多陳舊的教學觀念需要更新。首先是教師自身的觀念更新,要用于走出學校這一象牙塔,積極去聯絡企業。只有這樣,才能夠使得生物技術專業的發展有新目標、新能量、新趨勢。
參考文獻:
[1]楊桂梅.農業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的模式研究與實踐.中國校外教育,2017,4(12):46-47.
[2]趙永平,等.基于校企合作下地方院校生物技術專業實踐教學培養模式構建——以商洛學院為例.安徽農業通報,2017,23(5):144-146.
作者簡介:
蔡愛軍,杜利強,郭艾英,鄒亞學,河北省秦皇島市,河北科技師范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