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芳??
摘要:微課課程內容具有主題突出、成果簡化、傳播多樣,并極具針對性,反饋及時,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順暢等特點,因此,更有助于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鍛煉同學的創造力,培養學生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自主學習的能力。所以,開展微課教學在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的應用研究至關重要。
關鍵詞:微課;地理教學;應用研究
一、 微課教學概述
MicroLearningResource也就是微課,它是指運用信息技術按照認知規律,呈現碎片化學習內容、過程及擴展素材的結構化數字資源。最早微課的概念是由美國人McGrew所提出的60秒課程,微課概念的正式提出是在2008年,由戴維·彭羅斯提出并在胡安學院推廣應用。我國最早源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北京大學的部分老師利用課程上的錄像所形成碎片式錄像進行教學。2010年李玉平老師利用PPT數字化的方法將之呈現在屏幕上,稱其微課程。2011年胡鐵生老師將過去的教育資源庫影像整理成碎片,將其名為微課。由于微課的核心組成內容是課堂教學視頻,同時還包含一些諸如素材課件、練習測試等輔助性教學資源,再加上微課短小精悍的特點,使得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由于微課的靈活性與層次多樣性的特點,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地用微課來學習,還可以根據自身學習的特點與實際情況來挑選適合自己的微課。另外,微課也有助于提高老師的教學能力,幫助教師挖掘題材、整理資源。這種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的結合,并應用于課堂上,增強了地理教學的活力。
二、 在高中地理教學微課教學的重要意義
1. 增強課堂教學動感效應
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理念的不斷革新,現代化教學手段的應用,微課的概念孕育而生。微課的出現很好地解決了那些較難理解的地理現象,將各種抽象的文字變為具體生動的影像,將靜止冰冷的現象表達成為富有熱情的觀感。
2. 增強地理學科的魅力,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運用,許多學校都在推行現代化教學的改革,借助微課教學實施翻轉課堂,將微課與地理教學有機地融合,從而有效地解決了地理傳統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在高中地理中開展微課,增強了地理學科的魅力,激發學習的熱情。
3. 提升教學水平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微課的主題明確、短小精悍的特點可以極大程度地提煉地理知識的精華,理順要掌握的知識要點,大力開發地理微課的資源,搜集豐富的教學素材,提高學生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主動學習的能力,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成績,與此同時,教師在進行微課設計的過程中,也有效地促進了教師專業成長,提高了教學的水平。通過研究和開發在高中地理微課的教學資源,利用大量的調查問卷和數據分析,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逐步累積經驗,努力探究出一條適合于高中地理教學的微課之路。
三、 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1. 微課的呈現方式
目前的微課存在呈現方式單一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微課的設計單一。微課的多采用以講授為主的方式,與學生的互動性不強,教師雖然運用了先進的多媒體及其他輔助教學的方式,但是內容卻如以往一樣陳舊,缺乏新意,依然慣性地采用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實質上屬于換湯不換藥,很難引起學生的興趣。另外在內容的呈現上以視頻為主,但內容連貫性不強,視頻錄制的效果也不好,使得微課在實際教學中的效果大打折扣。
解決方法:采用校企相結合的方式,即學校提出課程設計的理念,以及所要完成的教學目的,再有企業負責制作與推廣。作為企業有著一流的設計團隊,可以做出高品質的微課資源;作為學校的老師,具備多年的教學經驗,業務能力扎實,了解學生的需求與心理。所以校企結合這種強強組合的方式,發揮了各自所長,也客觀地促進了優質微課的推廣與分享,極大程度提高了微課在實際教學中的應用水平,也避免了資源的重復性設計與浪費。
2. 微課資源系統化
微課在實際的教學中對于學生的配套資源不足,即僅僅提供了教學的內容,相應的練習題以及相關的考試題,沒有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只是達到了讓學生被動接受的目的,沒有很好地發揮微課在高中地理教學中的優勢,原因就在于微課資源在內容組織上缺乏系統化,層次性不強,不夠多元化,不夠全面,沒有形成一個完好的教與學的閉環控制。
解決方法:要建設一個完善的微課網絡平臺,讓該平臺能夠根據學生自己的實際情況以及學習興趣自動推送學習資源,更智能、更高效地支持學生的自主學習。在平臺上建立在線討論區,一方面通過學生之間的討論,逐步提高理論水平,激發學習熱情;另一方面教師也在平臺上為學生解惑答疑,從而在側面也了解了學生平時在課堂上學習成果。另外在微課內容的設計上要實現閉環控制,不僅要有教與學的過程,還要有對于學習成果的反饋,讓教師真正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效果。教師可以通過平臺將零散的知識點以知識地圖的形式連起來,由淺入深,由點到面,為學生指明學習路徑,提供有效的學習方法,明確指出所要掌握的知識點。作為學生,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學的過程后,在課后可以充分利用平臺,及時回顧與梳理所學的知識點,通過各種有趣的圖片和視頻加深印象,充分吸收知識,提高主動學習的意識。學生可以在平臺上自主制定課程,設置課程向導,利用平臺上的數據統計、即時筆記等功能,制定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逐步形成適合于自己的主動學習的理念。
四、 小結
微課教學正處于高速發展的時期,已經給現在的高中地理教學帶來了深刻的變化,通過為學生搭建網絡平臺,讓學生在平臺上相互交流,互相探討。地理學科涉及空間和時間,教師要利用微課資源,加強情景創設,從空間和時間的角度引導學生學習地理知識,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僅讓要讓學生成為微課的受益者,更要引導學生成為微課的創造者。
參考文獻:
[1]王偉波.分析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創新能力培養策略[J].新課程(下),2016,(09):88.[2017-09-15].
[2]彭麗歐.高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人文素養培養策略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6.
[3]溫小青.高中歷史教材中文學史教學設計探索[D].揚州大學,2016.
[4]蔡良子.高中歷史教學中非線性思維能力的培養[D].揚州大學,2016.
作者簡介:
崔芳,江蘇省常州市,江蘇省常州市金壇區金沙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