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廣,教師的教學方法也在不斷發展和革新。相比于傳統的初中物理教學方法,課堂討論法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使教學更加民主,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更加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從而提高初中物理的教學質量。本文主要對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研究,分析了課堂討論法的應用策略和應該遵循的原則,希望可以為相關初中物理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課堂討論法;初中;物理教學
一、 引言
物理是對自然規律進行概況和總結的一門學科,初中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困難。傳統初中物理教學方式存在很多不足,如教師的素質有限、教學方法不當、學生的學習方式不當等。如果在新課改之后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仍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會嚴重影響教學的質量和學生的成績,針對上述不足,我們可以在初中物理教學中使用課堂討論法。
課堂討論法是指針對具體問題,在教師的指導之下,學生通過自主開展知識的探究,從而獲得知識的一種教學方式。課堂討論法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還可以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同時也可以改善教師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二、 課堂討論法的應用策略
1. 營造良好的環境
在初中物理教學過程中,良好的教學環境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從而為課堂討論法的應用打下一定的基礎。在課堂討論過程中,參與討論的學生,應該抱以互相尊重的態度,相互學習,認真傾聽不同的同學所提出的觀點,并且及時指出其中存在的問題和提出自己的意見,最終得到正確的結果。另外,教師應該對學生所提出的觀點和意見進行鼓勵,不能一味地指責學生,并且對他們的不足之處進行合適的點評,從而為課堂討論的順利進行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
2. 激發參與的意識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教學評價的重點是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不是教師的授課情況,主要是指學生學習的熱情、課堂討論中學生的參與程度和積極性、學生討論問題的過程等。初中階段的學生具有十分強烈的好奇心,因此對物理知識的學習是有很濃厚的興趣的,但是需要學習很多其他科目,如地理、化學、歷史等,學習的任務很重,隨著物理學習內容的不斷加深,難度加大,很多學生難以跟上進度,會喪失學習物理的信心。因此,初中物理教師在課堂討論過程中,應該選擇一些符合學生興趣,難度適中的問題,從而使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
3. 科學合理的分組
在初中物理課堂討論中,可以采用小組合作的方式。在進行分組時,教師應該進行嚴格掌控,組員最佳人數應在五個左右;在選擇小組成員時,應該根據不同學生的情況,如興趣愛好、成績、性格等,使小組之間的實力保持均衡。另外,在討論問題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適當控制討論的進程,確保討論可以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特別是在小組中的成員遇到困難,情緒比較低落時,應該及時采取適宜的手段,使討論可以一直保持比較良好的氛圍,保證討論可以順利進行,從而提高討論的效率和質量。
4. 及時的評價與反饋
在初中物理課堂討論結束之后,教師應該及時對討論過程進行科學、合理、有效的評價,從而確保課堂討論順利有效的開展。評價的內容主要包括在討論過程中,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方式、團隊合作意識等。與此同時,在評價過程中,教師還可以使用提問的方式,對課堂討論中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檢驗和反饋,從而保證評價的真實性。通過這種討論后,進行及時的評價和反饋,學生可以獲得很多信息,如教師的鼓勵、問題的反思等,從而進一步調動學生的討論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三、 課堂討論法應遵循的原則
1. 多種教學方法并用的原則
教學方法的種類繁多,每種方法都有其優缺點。在初中物理討論式教學中,應用最多最廣泛的方法是課堂討論法,但是課堂討論法并不能完全實現三維教學目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使用其他方法進行輔助,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充分發揮出不同教學方法的優勢,使學生更加容易接受,而且對物理知識掌握得更好,從而實現三維教學目標。因此,初中物理教師應該對各種教學方法進行調研和學習,在備課之前,優選最佳的教學方法并進行演練。
2. 激發學生思維的原則
在初中物理課堂討論過程中,一定要選擇合適和新穎的導入環節,并且合理應用情境創設,設置較好的教學情境。與此同時,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應該使用多種方式來活躍課堂的氛圍,激發學生的思維,積極地進行鼓勵和指導,充分調動學習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對課堂討論的熱情,使學生可以更加積極地參與其中。
3. 教師主導,學生主體的原則
根據新課標的要求,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同等重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將二者兼顧。教師主導是指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該掌握好教學方式、環節和流程,對討論問題加以引導,確保討論方向的正確性,以及對知識點進行及時的歸納和總結等。在課堂上,教師應該采取合適的方式,積極地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在課堂討論過程中,教師還應該對學生進行鼓勵,從而使學生敢于發言、參與討論和小組合作探究,這些都體現了學生是課堂上的主體。
四、 結論
總而言之,初中階段的學生的好奇心比較強烈,喜歡探索各種新奇事物。物理是對自然規律進行研究的學科,學生的好奇心更強。傳統的物理教學方式比較刻板,壓制了學生的好奇心和創新意識,導致學生逐漸失去了探索精神和學習物理的興趣。而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課堂討論法,可以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滿足學生的探索欲望,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從而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徐志軍.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生數理化(教與學),2017,(03):10.
[2]于開真.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應用的研究[D].煙臺:魯東大學,2014.
[3]張大明.課堂討論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數理化學習(教研版),2017,(03):50-51.
作者簡介:
岑鉻鋒,廣東省東莞市,東莞市光明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