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曉丹??
摘要:本文分析了幼兒游戲與教育的聯系和意義,我們提出了加強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實施的方案,如:一是游戲道具的設計和材料的選取由幼兒自主進行,二是擴大幼兒活動空間與擴展幼兒活動器械,三是教師應當轉別教學觀念,從幼兒需求出發開展工作。
關鍵詞:幼兒園;課程游戲化;推進策略
一、 引言
隨著《3~6歲兒童學習和發展指南》的實施,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開始探索游戲教學方案和相關實踐活動的開展。游戲化教學方案的提出,其根本目的在于,通過游戲教育,引導學生構建正確的價值觀,促進學前教育水平的提升,為學生將來的全面健康發展奠定基礎。基于幼兒身心發展的特點,在這個階段的孩子,生活和學習當中接觸的任何人、任何事、說過的任何話,都會成為他們學習的對象,通過一次次的接觸,逐漸積累經驗,最終新城認識。面對孩子如此直接的學習方式,無論是教學還是游戲,都是孩子獲取知識的途徑。而之所以開展游戲課程化,是因為以往的教學中,也有游戲環節,但是卻并沒有起到相應的教學目的,而將游戲課程化,更加能夠幫助實現幼兒在游戲中學習和成長。
二、 幼兒游戲與教育的聯系和意義
(一) 二者之間的聯系
幼兒時期,孩子的成長特點是非常明顯的,這一階段的幼兒,在身體和行動方面比較活躍,但是在接受和掌握知識方面比較緩慢。如果這一階段實施的教學過于理論化,就會導致教學內容枯燥無味,不僅無法提起孩子的學習興趣,同時也泯滅了孩子好動的天性。但是,如果將課程教育通過精心設計,改變為一場游戲,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激發學生極大的興趣,幫助他們集中精神更好地學習,而且還能在游戲課程中,對孩子的身體進行一定的鍛煉。游戲與教育之間存在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適當地把游戲與教育結合,可以使孩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二) 游戲之于教育的意義
首先,寓教育于游戲,是將孩子作為教育的主體,將孩子作為教育的主人翁的體現。在游戲的過程中,孩子是自己的決定者,如何選擇,如何決定,如何開展,如何操作,教師都不予任何干涉,全部依靠幼兒自己的意愿進行,促進幼兒不斷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其次,學齡前兒童在游戲中學習時,可以使學生放下壓力和負擔在游戲中全身心地學習,畢竟對學齡前兒童來說,學習的東西都是基礎的,在游戲中完全可以融入學習知識。在游戲教學中順應孩子自身發展方向,適應時代發展。
三、 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實施方案
根據幼兒園課程游戲化的推進的現狀,我們就解決如何組織游戲、如何開展游戲課程這一大難題,下面就是本文提出的一些實施策略:
(一) 游戲道具的設計和材料的選取由幼兒自主進行
組織學生開展游戲課程時,游戲道具或者游戲材料,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在以往的游戲活動中,幼兒的游戲道具幾乎都是教師或者幼兒園給準備的,而且大部分情況下,這些道具都沒有改變,無法引起學生玩耍的興趣。在教學課程游戲化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自行選擇自己喜歡的游戲道具或者材料,教師通過幫助幼兒自主設計游戲道具和材料,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和興趣,而且還能夠在無形中激發學生的動手能力。
(二) 擴大幼兒活動空間與擴展幼兒活動器械
擴大幼兒的活動空間,有益于課程游戲化的實現。草坪、樹林以及消防通道,這些都是幼兒園必備的環境和設施,但是在過去的時候,這些都只是幼兒午餐過后用以散步的場地。在開展課程游戲化之后,草坪、樹林以及消防通道等,都可以開放成為幼兒進行游戲的活動空間。可以在草坪上,設置各種適合幼兒適用的運動器具,在樹林中,搭建帳篷、秋千等,還可以放置一些鍋碗瓢盆,讓幼兒在樹林中玩耍、嬉戲,發揮想象,此外,對于活動區域進行有效的規劃,通過涂鴉一些圖畫,創設新的區域環境,譬如可以將其創設成為一個十字路口,包括繪制斑馬線、設立紅綠燈等等,讓幼兒自行選擇,可以扮演過馬路的路人,也可以讓幼兒裝扮交警進行交通指揮活動,這樣在游戲中學習,能夠幫助幼兒更好地掌握交通規則。
除了擴大活動空間外,還需要對活動器械進行擴展。活動器械的擴展,應當以貼近生活為主,這樣的器械更能發揮幼兒的想象力,譬如生活總常見的廢棄物,包括紙箱、易拉罐、廢舊報紙和書籍等等,可以開發幼兒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還有一些大型的廢舊物,例如廢舊輪胎,廢舊油桶等,可以用以搭設攀爬障礙,實現幼兒肢體協調能力的提升。
活動內容的擴張,也是必不可少的。幼兒園充分利用樹木、樹林等空間資源,搭建攀爬網,建立攀爬架,架設繩梯、竹竿、吊環、秋千,讓幼兒自主開展豐富多樣的活動。以此來推進幼兒園游戲化課程的實施。
(三) 教師應當轉別教學觀念,從幼兒需求出發開展工作
在課程游戲化的改革當中,幼兒園要對幼兒教師進行相應的培訓,幫助教師樹立課程意識,提升教師的課程資源意識。在課程游戲化過程中,教師不再像以往一樣,積極主動的去說、去做,而是作為旁觀者,觀察幼兒的表現,分析幼兒的行為,進而對幼兒的性格、思維、心理活動等進行邏輯分析。由此,帶來的最大問題是教師不會觀察,不知道看什么,怎么看。為此,指導教師觀察成為我們課程游戲化建設中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們通過講座、園本研討、案例分析、視頻解讀等方式指導教師了解基本的觀察方法;通過設計觀察表,運用時間取樣觀察法和事件取樣觀察法進行觀察,并做好觀察記錄,幫助教師掌握基本的觀察方法。通過對教師的觀察記錄進行交流、分析和解讀,逐步提高教師的觀察能力。
四、 結語
綜上所述,想要順利開展課程游戲化,就必須對教師進行培養和提高,優化教師的教學技能,此外,還要不斷建設和完善幼兒教學的課程體系,樹立明確的游戲化教學方向和教學目標,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刻的理解,同時,改革教學管理工作,優化教學評價機制,促進課程游戲化的開展與實施。
參考文獻:
[1]陳建華.幼兒園課程游戲化之思考與實踐——從一個區教研員的視角談觀念與操作[J].早期教育(教師版),2015,(12):9-11.
[2]徐東,李林燭.幼兒園游戲整合課程的現實性分析[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5,31(5):35-38.
[3]李林燭.整合課程背景下幼兒園游戲與教學整合的實踐研究[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5,(5):142-144.
作者簡介:
顧曉丹,江蘇省昆山市,昆山高新區新華舍幼兒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