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春春
摘 要: 本文主要探討了我國在高校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建設過程中發現的諸多問題,并對相對應的解決方法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旨在使網絡教學資源管理平臺的建設功能更加完善,有效輔助教師教學,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方便使用者。
關鍵詞: 教學資源 云服務平臺 高校教學
進入二十一世紀后,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不僅改變了信息的傳播方式,改變了人們的思維方式和生活,還在教育領域引發了一場巨大的變革。互聯網使得封閉式課堂變成開放式課堂,課堂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引入并共享了海量的數字化教學資源,使得教學教育質量得到了極大的提升。
一、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隨著互聯網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近年來,我國有關教學視頻資源云服務平臺的研究和建設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教師利用教學視頻資源能有效地提升教學能力,資源平臺對學生自主學習也有很大的幫助,但是,我國高校建設的精品課程視頻資源平臺仍存在很多問題,如,分類不科學,不系統;查詢效率低;教學視頻上傳、下載、在線瀏覽不方便、不順暢,或者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不支持這些功能;難以進行二次編輯;各個院校制作精品課程資源時沒有規范化,沒有統一的標準;所建設的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不具備跨平臺性,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不支持后臺管理,或者后臺管理使用不便捷;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缺乏師生在線問答模塊,互動模塊做得不夠好。
1.教學資源分類不清晰,檢索功能簡單。
由于各校教學環境、硬件設施、教師素質等領域的差別,教學資源在使用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各個院校制作視頻資源標準不統一、不規范,分類方式不科學、不統一,教學資源庫檢索方式簡單,不支持關鍵詞、教學資源時間、教學資源類型等檢索,使得檢索結果不夠方便、不夠高效,檢索結果不夠準確。因此,科學地對教學資源進行分類很有必要。
2.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資源不便于交流使用。
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的內容不便于交流使用,主要有三個原因。第一,教學資源內容匱乏陳舊;第二,教學資源庫未標準化、規范化且開放性差;第三,互動交流模塊功能簡單。
各大高校采用的規范和標準都有所不同,未能及時地溝通協調、統一教學資源的制作和分類規范,勢必造成資源的重復開發,資源利用率低下,資源共享機制缺失等不良后果。給校際間教學資源的交流學習帶來極大不便,造成人力資源和物力資源的浪費。
二、解決方法
1.清晰教學資源,便于檢索。
教學資源種類繁多,包括數字化視頻、數字化音頻、數字圖像、動畫、文獻資料、教學案例、測試試題、教學課件等,所以資源管理平臺必須有強大的分類、管理、檢索功能才能實現檢索的高效性、查詢的準確性和科學性。教學資源的分類必須足夠清晰,分類有多種方式,根據資源類型大致可以分為三大模塊:第一基本素材模塊,該模塊包括數字化音頻、數字化視頻、圖像、動畫等基本素材;第二知識集成模塊,包括試題庫、文獻資料庫、案例庫等;第三教學課件模塊,包括pdf格式課件、PPT課件、word課件、exe課件、光盤課件、電子圖書等不同形式的教學課件。
對教學資源進行詳細的模塊分類,上傳資源到相應模塊和相應類別,并標明該資源的詳細信心,如資源名稱、作者信息、內容簡介、時間長度、資源大小、制作單位、制作時間等重要提示信息。資源管理平臺應當支持對這些信息的檢索。
2.統一標準,增加交流模塊。
為解決以上問題,筆者建議高校在建設本校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時,進行如下兩種改善。第一,統一資源庫的標準。制作視頻素材、教學課件等教學資源時統一制作標準,只有資源庫進行標準化,視頻資源庫才能不斷擴展,資源才能夠共享。第二,平臺應支持各種不同環境下的開發工具。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應支持不同環境下的開發工具,支持跨平臺操作,并且具有維護方便、良好的開放性、可擴充性等特性。
某些高校在教學資源庫建設中忽略了在線交流、答疑討論功能模塊。教師和學生互動交流性差,是教學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在線交流和答疑討論模塊有效強化師生課后教學活動,是不可或缺的模塊,比如BBS答疑討論區、常見問題解答、自動答疑、郵件答疑等。在進行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建設時,應該注重國內教學管理模式和教學過程的實施特點及師生操作習慣,真正使在線交流和答疑討論模塊發揮其作用,輔助課堂教學,穩步提高教學質量。
三、加強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建設的舉措
1.建立后臺便于管理和使用。
基于便于維護的原則,高校開發的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都有后臺服務模塊。后臺服務模塊主要有四大基本功能模塊。
第一,用戶管理功能;管理員可以對新注冊的用戶進行刪除和權限設置,通過這些操作管理用戶,并給予用戶相應的權限,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權限,比如在校教師和學生,教師既有上傳資源、修改資源的權限,又有下載資源權限。而學生只有下載資源權限。
第二,教學資源發布和管理功能;管理員可以對平臺上的資源進行遠程/校園網批量或單獨地上傳、刪除或修改;該平臺具有評論應用模塊,管理員可以根據教師和學生觀看教學資源后對相應資源的打分對該教學資源進行管理,比如推送、刪除或者調整到方便用戶選擇的位置。
第三,數據分析功能;該平臺可以自動收集并統計每個教學資源的點擊次數和觀看時長,一段時間后,列出點擊排名,通過統計教學資源的點擊率,分析得出同學們的學習習慣和學習需求,可以定時推送點擊量較高的教學資源。并且對內容相對陳舊、點擊率低的教學資源進行刪除,節省占用的平臺空間。
2.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提供交互模塊。
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若只提供教學資源,缺乏交互模塊,那么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只是一個海量教學資料的堆砌。交互模塊包括師生交流平臺及利用各種新媒體手段形成的交互平臺,使學生在課外時間進行課程的自主性、研究型有效學習。endprint
在設計開發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的用戶交流模塊中,應包含公告區、學術問題討論區、教師學生答疑區和留言交流區等。教師分別在各個區塊中布置作業、發布信息、提供參考文獻、發布最新研究成果、回答學生提問等。同時,老師可以通過學生留言得到一些教學的反饋信息,改進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質量。在留言交流區,已注冊的用戶可以登錄就自己最近研究的問題和對其見解在該模塊發帖,并且后期可以進行修改和刪除,其他感興趣的用戶同樣在登錄后可以對該帖進行回復和評論,互動交流學習,共同進步。
3.資源庫要求對教學資源進行規范化。
為了擴大和發展教學資源庫,必定需要不斷向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上傳多媒體資源,多種多媒體資源需要有一定的規范化標準,才能保證其能夠被大量推廣和共享。如:文本類資源采用統一的編碼方式進行編碼;圖像類資源用常見通用壓縮率高,失真率低的格式儲存(如bmp、tiff、jpg、png等);數字音頻資源采樣率為44.1kHz,量化為數16位,同樣保存為壓縮率高、失真率低的常見格式,如mp3,wav,AIFF等;數字視頻資源多使用AVI、MPEG、QuickTime等支持流媒體技術的文件格式,流媒體技術因其支持邊播邊下,傳輸延遲小,有效降低儲存介質的要求等諸多優點,被廣泛應用。
四、結語
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提供大量種類豐富的網絡教學視頻資源,包括音頻、視頻、課件等,能夠滿足學者的學習需求。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對海量資源進行科學的分類、組織、儲存和管理,保證了檢索結果的高效性和準確性。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對多種教學資源分別建立標準,促進校際間資源的交流和共享。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增添了答疑交流模塊,促進了師生間的交流。本文僅對以上幾個方面進行了初步的探討,具體涉及教學資源云服務平臺開發使用的語言和數據庫及視頻格式編碼等有待進一步探討。
參考文獻:
[1]黨保生.關于資源庫中教學視頻資源的二次開發與利用的探討[J].長沙大學學報,2012(5).
[2]汪存友.基于優質教學視頻資源的通識課教學平臺設計與開發[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2(3).
[3]葉永沛.高職院校實踐教學視頻資源分類建設與共享實現[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2(26).
[4]陳宗讓.高校校園網教學視頻資源庫的應用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02(11).
[5]許艷麗.國家精品課程網站中教學視頻的應用研究[D].徐州:江蘇師范大學,20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