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淑梅
摘要:近年來新課改逐步深入,對學生綜合能力有了更高要求。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學生普遍存在著興趣不濃的情況,甚至還會產生抵觸情緒,不能全面掌握寫作技巧與方法,加之大部分學生缺乏扎實的語文知識基礎,寫出的文章既不通順,也無血肉,不能表達出自己真實情感。基于此本文將簡述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具體可行的創新方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創新途徑
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育中的重要內容之一,能夠培養學生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教師的合理引導,學生可以正確使用祖國語言描述客觀事物,為學生今后的學習打牢基礎。但是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難度較大,學生經常出現無話可說、難以動筆的情況,主要原因是學生日常積累的寫作素材較少,也不懂得寫作技巧的合理運用。對此教師應該引起高度重視,注重對寫作教學方法的創新,確保每個學生寫作能力都可以得到提升。
一、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重要性
在新課改背景下,對學生寫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生需要將自己親眼目睹、親身經歷的事情寫下來,并運用一定的寫作技巧,表達出自己內心的真情實感。對此學生應該注重在生活中挖掘各種蔬菜,既要勤于思考,也要勤于動筆,這樣才會有話可說,避免出現語言空洞和缺乏創新與個性的問題。對此加強小學語文作文教學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應該充分意識到這一點,在課堂上合理組織教學,為學生精心創設良好的寫作環境,并加強寫作指導。這樣學生才能逐步產生寫作的興趣,在教師的科學指引下不斷提升自身寫作能力,確保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目標順利實現。
二、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創新途徑
(一)融入游戲,激發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只有對作文產生興趣,才會形成強大的學習動力,主動投入到寫作中,完成教師布置的寫作任務。為讓學生對作文保持濃厚的興趣,教師可以引入游戲的方法,讓學生在游戲中盡情玩耍,并激發他們的寫作靈感。小學生有著愛玩好動的天性,通過參與到游戲中,既能夠放松身心,還有益于他們身心健康發展,在玩樂中掌握寫作素材。這樣學生將更好的認識周圍的事物,親近大自然、親近生活和親近教師與伙伴,并將自身潛能充分發揮出來。此外,教師還要增加作文教學的趣味性,保證教學內容生動、有趣,從而逐步產生寫作的興趣[1]。例如:教師要在課堂上組織學生做“吹雞毛”、“打氣球”、“貼鼻子”等游戲,或者是指導學生動手實踐,做“燒不破的手帕”、“紙橋載重”等實驗。在學生完成游戲后,教師可以讓他們寫下自己的經歷與心得,這樣學生能夠快速動筆,記錄整個游戲過程。
(二)注意觀察,善于思考
對小學生而言,寫作過程中容易出現描寫不具體、中心不突出等問題,對此教師要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認真思考。教師要讓學生注意觀察身邊的現象,如靜物、場景、事件和社會現象等,并認真想象、思考、分析與整理,逐步形成自己的思維成果,為之后的寫作創造良好的條件。例如:在學校組織各種活動的過程中,教師都應該讓學生認真觀察,在拔河比賽進行中,學生要仔細觀察拔河學生的動作與表情,并觀察身邊的啦啦隊,如有的學生神態緊張,時刻關注拔河比賽進展狀況,有的學生在大聲吶喊,為拔河學生助威。接下來,教師要讓學生將觀察的結果記錄下來,形成片段,用于寫作中。學生應由表及里認真思考,并通過挖掘和提煉,認真分析有價值的素材。在長期的訓練中,學生將形成善于思考的良好習慣,寫作能力也會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三)傳授技巧,寫出感情
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還要注重為學生傳授寫作的技巧與方法,以狀物文章為例,要讓學生懂得如何使用語言文字準確、細致的描寫具體事務,如何在讀者面前逼真、形象的呈現自己描寫的事物。狀物文章不僅能夠寫動物和植物,還可以寫各種物品。在學生描寫的過程中,教師要及時給予指導,讓學生注意方位順序,既可以按照先整體后部分的順序寫作,還可以對每個部分分別進行描寫,或者是從特征最明顯的地方進行寫作,根據物體實際特征,將主要部分寫具體。為讓學生寫出更具真情實感的文章,形象描寫的更加生動、活潑和具體,教師可以讓學生采取比喻、擬人、夸張等修辭方法,提升文章寫作質量[2]。例如:在學習完《我愛故鄉的楊梅》這篇課文以后,教師要讓學生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即根據楊梅的形狀、顏色和味道等特點進行描寫,將楊梅樹的美麗與楊梅果的可愛充分展現出來,并表達出作者熱愛故鄉的思想感情。
(四)反復訓練,循序漸進
寫作可以將學生的語文綜合能力反映出來,涉及很多問題,包括如何使用素材、表達思想和抒發情感等,對此教師要在日常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寫作訓練。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模仿,這是一種有效的作文訓練方式,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尤其是對小學低年級學生而言,作用更加明顯。模仿訓練并非是一味照抄全搬原文,教師要利用作者思考、觀察和表達等方式,引導學生學習這些技巧,在模仿中獲得提升。此外,教師還要加強對學生的作文片段訓練,這樣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并降低作文難度,讓學生更加牢固掌握寫作技巧。對此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教師要利用自然中某個小景觀、生活中某個小場景,也可以引導學生細致觀察人物的語言和表情,通過簡練語言進行描述,幫助學生提升寫作能力。當然,教師還要加強學生的作文篇章訓練,這是作文訓練的重難點內容,比片段訓練要難,涉及很多問題,有著很強的綜合性,要求學生具備一定寫作能力。對此教師應耐心指導,幫助學生實現寫作能力的提升。
三、結語
總之,為確保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順利開展,教師先要將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出來,指導學生認真觀察生活,逐步積累起更多的素材。教師應充分認識寫作教學的重要性,不斷創新方法,從學生的學習狀況出發,有針對性加強指導,讓學生在反復訓練中獲得提升。這樣學生才會寫出有真情實感的文章,并做到詞優美、語句通順,在提升寫作能力的同時,教師也順利完成了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任務。
參考文獻:
[1]毛新芳.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方法的創新研究[J].學周刊,2017,(33):128-129.
[2]鮑璠.小學語文作文教學的現狀及其應對策略[J].漢字文化,2017,(15):34-3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