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東來
【摘 要】本文基于吉林區域產業集群對web開發應用創新人才的需求,通過與區域內IT企業合作,改革和創新了Web開發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實踐達到預期效果。
【關鍵詞】Web開發;區域產業集群;人才培養;課程體系;培養模式
0 前言
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為社會培養了大量的人才,促進了社會不斷完善與進步。隨著信息技術的普及,企業對IT人才的需求急劇增加,尤其是那些具有扎實的基礎知識、熟練的實踐技能和綜合素質強的IT應用型人才得到了企業的青睞。
吉林省的區域經濟建設急需大量懂技術、實踐能力強的IT技術人才,尤其基于Web開發的應用型人才。因此,人才培養如何與區域產業對接,使我們培養出來的畢業生更加適應用人單位的要求,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通過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創新,培養區域經濟建設急需的Web開發應用型創新人才,是當前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
1 人才培養目標構建
構建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以行業(職業)要求為參照,以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培養為目標的人才培養方案。積極推進案例教學、項目教學、仿真教學,在強化理論的同時,全方位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和動手實踐能力。
構建以實踐能力培養體系和綜合素質培養為核心的課程體系。培養具有一定理論基礎,能夠適應產業發展,面向生產、管理、服務一線工作的應用型人才。只有通過“實戰演練”才能切實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團隊合作意識和溝通交流能力等綜合素質。
通過“校企對接”,及時獲取技術應用的動向,結合高校在技術創新和技術儲備方面的優勢,及時調整人才培養方案中的應用型課程,提高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此外通過建立“校企對接”應用型人才培養實驗區,引入企業項目和管理經驗,提高項目研發與管理能力。
借鑒CDIO工程教育理念,以及項目教學、基于工作過程等先進教育理念,圍繞企業應用需求對Web開發應用技術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整體系統的創新構建。通過“工學融合”,引入企業實際的項目,拉近課堂和社會需求的距離,不僅可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
2 人才培養模式的提出
吉林省是教育大省,高等教育占有很大的比重,每年培養了大量的高層次人才。然而,高校培養出的人才很難適應本地企業的實際需求,導致了企業招人難,大學生對口就業難困境的產生。針對吉林地區各企業對IT人才的需求,提出“面向區域產業集群的Web開發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旨在通過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的創新與改革,建立與區域產業集群相適應的課程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完善專業方向主干課程的教學案例庫,創新實踐教學環節,改革實驗、課程設計、生產實習的教學內容與方式。為吉林地區區域企業提供專業對口、技術對口、實踐能力強的人才,推動區域產業集群的穩定、高效發展。
3 人才培養模式的實施
3.1 構建基于區域產業集群的Web開發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型
根據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和地方區域產業的人才需求,提出一個主體(人才)、四大支柱(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Web開發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型。
“厚基礎”,就是將Web開發應用所需要的基礎知識、體系結構,公共基礎等知識做實做透,要求學生全盤掌握,實現理論基礎不斷線。
“寬口徑”,就是實行“平臺教育+模塊教育”的模式。“平臺教育”是指在“厚基礎”的前提下大學科通才教育,讓學生掌握整個學科的發展規律,掌握整個學科的知識結構;“模塊教育”是指在“平臺教育”基礎上的方向教育、專才教育。“厚基礎,寬口徑”的人才培養模式實現了社會對應用型專業人才需求的多樣性和對個體人才需求的專一性的有機統一。
“強能力”,是指我們培養的人才應具備產業界Web開發人員應具備的各種能力,包括系統設計與優化能力、系統維護與測試能力、團隊協作與合作能力等。強能力是我們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落腳點和關鍵點。
“高素質”,是指我們培養的人才應用具有良好的工程實踐素質、人文思想道德素質、自然科學文化素質和較強的心理生理素質。高素質是培養Web開發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
3.2 構建以區域產業需求為導向的課程體系
以“區域產業需求”作為構建課程體系的基本準則和導向、以“應用實踐能力”作為課程體系建設的價值取向。根據上面確定的Web開發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型,從學科大類角度出發,系統地考慮公共基礎平臺、學科基礎平臺和專業方向平臺的內在聯系,協調構建Web開發方向專業課程體系結構。
3.3 構建以工作崗位為參考的教學內容體系
通過對區域產業典型企業走訪、調查,建立適合企業需求的課程群,將學生Web開發能力與區域產業應用建立關聯,以工作崗位為參考,以區域產業應用為目標,構建Web開發技術課程教學內容體系。把區域產業中的Web開發應用貫穿到理論、實驗、課程設計、生產實習和畢業設計等各個教學環節中,形成“知識點案例教學課程綜合應用專業知識綜合應用”這樣環環相扣、逐步加強的應用型課程教學內容體系。
同時,組織學生到IT高新技術企業參觀學習,熏陶和啟迪學生的創新思想,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業能力,強化學生Web開發應用專業技能的能力,培養Web開發應用型創新人才的創造精神和創新能力。
3.4 構建與區域產業應用無縫對接的畢業設計模式
將畢業設計選題與區域產業典型企業的生產實際應用有機地結合,要求畢業生到企業實習,并在實習崗位完成畢業設計;將畢業設計從需求分析到設計實現的整個過程與用人單位職業崗位要求有機結合,完全按照IT企業軟件系統開發的實際流程要求進行畢業設計;將畢業設計由單純的學校專業教師指導轉變為專業教師和企業工程師共同指導,強化學生的企業項目實踐能力。
4 人才培養模式實踐效果
通過人才培養模式的綜合改革,Web開發應用專業方向的學生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明顯提高。近三年來,參加ACM程序設計競賽、省級創新創業大賽、全國移動互聯創新大賽等各類學科競賽屢獲獎項,其中國家級獎6項、省級獎項13項;主持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32項,其中國家級項目6項、省級項目14項、校級項目12項。
通過人才培養模式的綜合改革,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的辦學實力不斷增強。本科生就業率持續保持在90%以上,在2016年全省試點專業綜合評價中,我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在新建本科院校中創造了全省三個第一(定性、定量、總分)驕人成績。
【參考文獻】
[1]劉有耀.工程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9.
[2]陳列.地方工科院校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以機械制造專業為例,教育教學論壇,2015.11.
[3]鄧云川.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探索,職業教育(下旬刊),2015.2.
[4]陳志泊.以程序設計與軟件開發能力為主的計算機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計算機教育,2015.4.10.
[5]榮守范.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應用型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鑄造設備與工藝,2015.2.
[6]陳志泊.以程序設計與軟件開發能力為主的計算機專業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研究與實踐,計算機教育2015.4.endprint